眾所周知,在魏蜀吳三國之中,蜀漢的國力是最弱小的。但是,弱小的蜀漢,卻堅持了40多年才走向滅亡。究其原因,在於蜀漢長期堅持聯合東吳,以此抗衡曹魏的策略。值得注意的是,在蜀漢建立之初,因為關羽大意失荊州和夷陵之戰,蜀漢和東吳的關係,自然來到了冰點。當然,在夷陵之戰後,蜀漢有內部叛亂,東吳有曹丕的進攻壓力,這為蜀吳聯盟的恢復,提供了有利的時機。
在此背景下,蜀漢派出了多位使者來到東吳,從而恢復和鞏固了蜀吳聯盟。其中,就本文所要說的陳震,就曾在孫權稱帝時出使東吳,並約定蜀漢和東吳一起消滅曹魏,進而二分天下。
一
具體來說,陳震(?—公元235年),字孝起。荊州南陽郡(今河南省南陽市一帶)人。雖然陳震是荊州人士,但是,沒有陳震曾為劉表效力的記載。公元208年,劉表去世後,曹操率領大軍平定荊州。不過,在接下來的赤壁之戰中,曹操敗給了孫權、劉備組成的聯軍。公元209年,趁著曹操撤退到中原之地的機會,劉備率領大軍攻佔了荊州南部的四個郡。並且,在劉琦病逝後,劉備還獲得了荊州牧這一官職。
在此基礎上,劉備將陳震徵召到自己麾下,任命他為荊州從事。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後,劉備從孫權借來了南郡之地,這凸顯出他奪取益州的野心。公元211年,在劉璋的邀請下,劉備率領大軍進入益州。而陳震作為荊州從事,也跟隨劉備前往巴蜀之地。
二
公元212年,因為張松被殺等原因,劉備和劉璋決裂,從而爆發了益州之戰。到了公元214年,劉備擊敗了劉璋,奪取了益州之地。對此,劉備讓陳震擔任蜀郡北部都尉,因郡名更改,而任汶山太守,又轉任犍為太守。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登基稱帝,正式建立了蜀漢。公元223年,劉備病逝於永安白帝城,後主劉禪即位。
公元225年(建興三年),陳震來到成都,擔任尚書這一官職。公元227年(建興五年),諸葛亮率軍來到漢中,準備北伐中原。彼時,陳震被晉升為尚書令。對此,在筆者看來,因為諸葛亮經常在外領兵作戰,無法兼顧朝廷的事務。所以,陳震在這個時候被晉升為尚書令,自然有幫助諸葛亮處理朝政的意思。在三國時期,尚書令是非常接近丞相的官職。比如諸葛亮去世後,蔣琬、費禕、董允等大臣,也擔任這一官職。
公元229年(建興七年),孫權選擇在武昌登基稱帝。對此,蜀漢任命陳震為衛尉,派他前往祝賀孫權登基。陳震來到東吳後,和孫權進行了友好的交談,鞏固了蜀吳聯盟。並且,陳震與孫權在武昌升壇歃盟,宣誓蜀漢和東吳二分天下。
一定程度上,蜀漢對於孫權稱帝的行為,還是心懷芥蒂的,畢竟一山不容二虎,而現在的三國,已經有三位皇帝。但是,畢竟蜀漢實力有限,不可能同時和曹魏、東吳開戰,這促使陳震只能承認甚至祝賀稱帝的孫權。
三
最後,正是因為完成了出使東吳的重任,陳震在回到成都後,獲得了城陽亭侯的爵位。和關羽的漢壽亭侯一樣,城陽亭侯也屬於亭侯的檔次。作為一個文臣,陳震能夠獲得亭侯的封賞,已經是比較少見的情況。公元235年(建興十三年),諸葛亮去世的第二年,陳震這位大臣也病逝了。陳震去世後,他的兒子陳濟襲爵。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四川成都南郊的武侯祠,出劉備殿西偏殿的西廊中,塑有十四尊塑像,以紀念蜀漢一朝的文臣,稱文臣廊。陳震塑像在其中排第八,塑於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十四文臣塑像排名依次是龐統、簡雍、呂凱、傅肜、費禕、董和、鄧芝、陳震、蔣琬、董允、秦宓、楊洪、馬良、程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