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近代歷史上,大英帝國就像是神一般存在,不可一世,滿眼傲嬌。可進入20世紀以來,大英帝國的表現就乏善可陳,特別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其表現那是各種作,軟弱無能,與超級大國的身份嚴重不相襯,最終把自己幾百年的基業葬送殆盡。
1919年到1939年,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這段時間,西方史學界將之稱為“和平的20年”或“黃金的20年”。也就是這在期間,大英帝國在面對法西斯擴張態勢的瘋狂暗示時,一味地妥協退讓,實行綏靖政策。
其實,大英帝國實行綏靖政策的原因是複雜的,有著其深刻的現實因素。
大英帝國是個老牌殖民主義國家,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殖民地,是國際利益的最大獲得者。經過一戰的衝擊,它喪失了大量殖民地,加上20年代,經濟發展的不景氣,還有30年代經濟大危機的影響。這些都給大英帝國經濟造成致命損害,要想重整軍備,抵制法西斯的擴張,的確有極大困難。
面對如此糟糕的經濟狀況,大英帝國政府仍堅持保守的財政政策,反對用赤字財政來刺激經濟,因而進一步導致軍費嚴重不足,而民眾又反對透過增加個稅來籌措軍費。因此,軍事實力的不足,推動政府主要依賴外交上的綏靖來平息各種爭端。
一戰後,歐洲的和平思潮盛行,特別是帝國民眾普遍反對戰爭。鑑於一戰的嚴重傷害,以及擔心新的戰爭會毀掉其幸福生活。民眾認為如果對法西斯國家採取強硬態度,很可能導致戰爭發生。這種普遍的和平思潮,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政府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