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4月9日晚,志願軍第39軍115師344團8連進入驛谷川前沿無名高地,替換下了兄弟連隊。與他們對峙的是美2師第23團。
出發時,每名戰士負重七八十斤:棉衣、大衣、七八雙鞋、兩套新單衣,鍬鎬、步槍、子彈、手榴彈、米袋餅乾,還有打飯箱子,乾菜、花生米、食鹽等,就像是搬家。
駐地距離前線40裡,過了臨津江就聽到敵人的炮聲,部隊一路快走,每人間隔5米。
過驛谷川時,炸塌的橋上又搭了浮橋。在公路邊的坦克洞外,兄弟連隊派來一個班接應,分散領著8連各班進入陣地。
兄弟連隊已經為他們燒好了開水,準備好了吃食。
第二天上午10點以後,兄弟連隊的戰士們帶著他們看地形,下山挑水,熟悉坑道,談論作戰經驗。當晚,8連的戰士們歡送他們下了陣地。
部隊剛上陣地時,不熟悉坑道、敵情、地形。而且,坑道工事的門多岔多,戰士們又不熟悉,找不到解手的地方,出來後就找不到進口了。
坑道里面燈很少,黑黑的看不見,只好拿手摸著走。洞子低,有一半的戰士擦破了背、磕破了頭。因為剛進去不適應,大家老想著站起來走。
最初,戰士們點上燈爬坑道,半個班佔領工事,半個班往前送彈藥。後來,把燈滅了摸黑爬,練了整整一天,大家這才基本熟悉。
8連防守的是一條橫線似的陣地,連主陣地下面有一座小山,距離連部300米,距離敵人500米。連裡只能看見前沿班的小山,卻不能拉電線,只能用步話機聯絡,打槍為聯絡訊號。
全連正面有兩里長,分成了18個點,其中有4個戰鬥小組分擔的4個點,都在朝向敵人的那面山脊,白天不能出來,只能呆在坑道。
敵人每天最少往8連的陣地上打300多發炮彈;戰鬥激烈的時候,光主峰上一天就要落下2000多發炮彈。
連裡有32名剛上戰場的新戰士,怕敵人的炮,出了洞子就跑,幹活也是快乾快回洞;炮來了就趴下,執行紀律很好,就是心裡沒底。
還有少數人怕苦,坑道里黑呼呼的,啥也看不著,一個班一兩盆洗臉水,水很困難,菜淨是乾的沒有湯。
除了生活上的困難外,戰士們晚上要趕修交通壕,白天要掏洞子,每天平均只能休息5個小時。挖洞子是特別苦的一個活,只能坐在地上挖,有力氣也使不上,因為空間限制,鎬頭輪不起來。
有人對洞子有顧慮,敵人每天要轟炸數次,丟了不少大炸彈,有洞口被炸垮了,震下來一層土,人只能從小空眼裡爬出來。
為此,連裡想盡了一切辦法。
為了讓新戰士儘快適應戰場環境,克服怕炮的心理,就都由老戰士帶著,一人帶一個。先座談防炮經驗,挑水、放哨、外出活動時,一個老戰士配一個新戰士。
周紹文是從廣西來的新戰士,上陣地三天不起床,老黨員萍德水負責幫助他,給他洗臉、洗腳、送飯,啟發他的榮譽心,談防炮經驗。
萍德水對他說:“有我在一定把你帶好,炮一定打不著你。”
周紹文起來了,開始站崗,萍德水陪著他,時刻不離開。
一次,敵人打來一發炮彈,周紹文就要蹲下來,萍德水說:“不要蹲,這一炮打在營指揮所後面了。”
半夜,輪到周紹文站崗,萍德水起來去看他,忽然聽到敵人打炮,動靜不對;萍德水趕忙把周紹文拉進了洞子,敵人的炮彈正好打在哨位上爆炸。
周紹文感動地說:“這回你救我一命,我不好好幹,都對不起你。”周紹文從此進步很快,一個人也敢下山挑水。
五班副李丕真選了新戰士伊金才為幫帶物件。兩個人互下保證,一個保證教好帶好,一個保證學好。
去伏擊的那天晚上,他倆都去了,在一個組。兩人趴在光山頭上,敵人的火炮打得激烈,彈片在頭頂嗤嗤飛。
李丕真身前有一個彈坑,正好容一個人,他就把伊金才叫過去,讓他隱蔽在彈坑裡,自己還趴在彈坑外面。伊金才見副班長如此愛護他,工作變得十分積極。
在老戰士的幫帶下,新戰士的成長飛速,很快就克服了初入戰場的恐懼,可以獨自外出完成任務。
對於少數怕苦怕累的人,連裡就組織讓他們去聽炊事班的報告。
陣地上最辛苦的要數炊事班。炊事班駐地離連陣地有8里路,他們每天都要給戰士們送兩次飯,一趟就要穿過8次封鎖線,一天走22里路。
炊事班的戰士每人揹著40多斤的飯菜,回頭還要在路上撿拾柴禾,送完飯後還要磨豆腐、生豆芽,為戰士們改善伙食。他們一天只能睡三四個鐘頭。
有一次河裡漲水,沒過了脖子,炊事員們把飯頂在頭上,泅水給戰士們送飯。戰士們的一雙鞋子還沒穿爛,炊事員已經穿爛兩雙了。
炊事員的實際教育了大家,讓個別怕苦怕累的戰士徹底改變了思想。
戰士們對洞子有顧慮是個實際問題,主要是因為沒有頂柱。為此,連裡抽了10餘名老戰士,帶著斧頭鋸子,水和乾糧,在緩衝區砍伐木料。
那裡的松樹又直又長,連著去了7天,一共搞到了1700多棵木料。這下,全連的洞子都按上了頂柱。
炮2排的洞子被敵人炸堆洞口,8連3排把儲存的30多棵木料送到了炮2排,幫助他們加固了洞子。
問題還遠遠不止這些。
戰士們呆在洞子裡很苦悶,聽的是馬達聲,聞的是炸藥味;玩的東西是由,他們上陣地前帶了撲克牌,可是洞裡沒有燈,黑乎乎的玩不成。只有敲鑼打鼓,組織簡單的文娛活動來穩定戰士們的情緒。
8連讓每班都選一名鼓動員,這些都是戰鬥勇敢、思想積極又有威信,且善於做鼓動工作,能說會唱的戰士。
當然也不是隨隨便便指定的,而是透過支委會討論確定,群眾公開選舉選出來的。鼓動員見人見事都要鼓動,不唱獨角戲,多鼓動戰友,工作積極帶頭。
8班分了3處,一處4個人,散著住,守著3個小山頭。鼓動員張文才是名黨員,他只能在一個點活動,那兩個點他就培養了兩名鼓動員。
一個是戰鬥小組組長王金柱,另一個是見習班長楊鎮山,這兩人在班裡能說會唱,也能排個戲,編個快板,就是技術和辦法不及張文才。
張文才給他倆開小組會,研究如何文娛工作搞好,讓大家精神愉快,以幹好工作。
張文才那個點有4個人,班長,一名東北新戰士、一名廣西新戰士。廣西新戰士叫鍾玉華,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於是有人給他起了個外號叫“肉頭”。
張文才決心讓他活躍起來,就找他談話,“我剛來部隊時,也不敢說話,害羞,經過鍛鍊我就好了。幹革命工作,咱們應表現得愉快呀!明天咱們排個劇玩一玩,你不會我教你。”
鍾玉華說:“他們叫我“肉頭”,我不高興,話我也不想說。咱們人少,那好吧。”
第二天,張文才編了五六句快板,一句一句地教,鍾玉華全記住了。晚上,4個人開日評會時,張文才提出讓鍾玉華唱段快板。
大家鼓掌,鍾玉華站起來唱了;以後,張文才又給他教了小調、快板,他都能學會。這個4人小組,以後每晚開一次晚會,兩個人演,兩個人看,張文才和鍾玉華節目最多。
鍾玉華不僅話多了起來,而且在全班、全排都敢表演,工作也更加積極了。
不難看出,這是戰士們苦中作樂、樂觀主義精神的體現。如果沒有多樣的文娛節目緩解著大家的疲勞和緊張,在那種沉悶、壓抑的環境下,呆上幾個月,非把人逼瘋不可呢。
連裡讓各排以鼓動員為骨幹,成立文娛組,由各排自己準備節目,來一次文娛比賽。
晚上的連部,各排的節目讓戰士們看得津津有味,很是熱鬧。
最後,3排拿了第一名,後勤班和連部第二,個人最好的是張文才、孟先文、陳喜春三人,連裡給他們獎勵了鉛筆、紙張、香菸等。
張文才這位作戰勇敢、又十分有才華的戰鬥精英,在後來的一次戰鬥中不幸壯烈犧牲。
連裡還將文娛組的活動和當前的任務結合起來。
一次,2排晚上要去伏擊,指導員提前告訴文娛組,讓他們各自準備演出節目,為即將出戰的戰士們送行。
1班打了勝仗,事務處單另給他們包了餃子,送了過去,還寫了鼓勵信;2排要去執行伏擊任務,事務處給他們做了罐頭炒肉,戰士們紛紛說:“我們要抓不到敵人,可怎麼對得起人家的菜。”
互相寫信鼓勵,在前沿陣地上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班與班,排與排,連與連,個人與個人,信寫太多了,根本無法統計。
戰士們就是這樣相互鼓勵,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打了一場又一場的勝仗。
全連最前面的是1排1班,守著一個小山包。這個小山包沒有名字,地圖編號是44號,小山的左前方500米是敵人一個加強連佔領的無名高地。
他們左側有驛谷川繞過,後面是連主陣地,離連部400米;左面是一條深溝,直通臨津江邊。右前面是緩衝區,有好多小山頭。
正前方是一趟溝,出溝是198.6高地,敵人有一個加強排守著。敵人在198.6高地和無名高地上的60炮、重機槍都可以直接打到他們。
1班所在的小山包,繞山頂15米的方圓,挖了一圈環形交通壕,1.5米深,4個單人掩體都設在靠外面的壕沿裡,另外有一個輕機槍掩體,設在正面,成了梅花形。
人出了洞子就是交通壕,出了交通壕就沒有其他路,全班戰士的活動都在這15米的方圓裡。在單人掩體下面,有一個防炮洞,踩土臺階就可以下去,這都是明工事。
小山頭裡的坑道裝置,有4個洞口,每個洞口都通交通壕。洞子裡面分兩層,從交通壕進洞是第一層,有小灶臺,水缸,洗臉盆,水桶等,是一個小廚房。
小廚房有幾個岔口通到裡面,那裡放有彈藥、餅乾、糧食等。第一層洞子基本上是個小後勤部。
從小廚房下了土樓梯,進去後,中間是一條走廊,走廊兩側是一個個小單間,裡面搭起了木條鋪,戰士們分散著住。
交通壕兩邊的洞口兩側,都是彈藥洞子,有情況就拿出來打,坑道里的彈藥是積存的。這種堅固的地下堡壘,讓敵人吃盡了苦頭。
1班一共有12人,兩名新戰士,餘下的都是老戰士,1排副排長張治學跟他們在一起,指揮作戰。由於1班的陣地最靠前,因而也是戰鬥頻次最多的一塊陣地。
4月10日晚上,也就是1班上陣地的第二天,約莫四十多名美軍,帶著一門火箭筒、兩挺輕機槍、1挺重機槍,趁著黑夜,偷摸到了1班對面的15號和右前方的10號山上。
這兩處原本是緩衝區,敵人想以這兩處為跳板,奪取1班的陣地。
隨後,敵人分為兩路,一路從正面佯攻,一路從右側主攻。因為天色太黑,敵人距離我方哨兵五六米的時候才被發現。
正面方向的哨兵是老戰士劉家邦,發現敵人後,他端起衝鋒槍就掃,又扔出手榴彈,將前面的幾個敵人打了下去。
槍聲一響,班長等人都出來了,機槍組也出來了。敵人的炮火也開始封鎖連主陣地,企圖切斷1班的後援。
敵人開始在火力的掩護下發起衝鋒,兩路起來。機槍手戴樂亭抱著機槍就向敵人掃射,不幸機槍出現故障,他趕快將槍遞進洞,叫副射手修理。
為了不使火力中斷,戴樂亭拿起自動步槍射擊,他站在工事裡,從上往下打,敵人離山頭已經很近,亂喊亂叫的。
戴樂亭邊打邊喊道:“同志們,沉著地打,立功的時候到了。”敵人一個炸彈打進工事,戴樂亭不幸犧牲。
劉家邦的工事前面,上來七八個敵人。班長呂煥章投出去一顆加重手榴彈,正好在敵群中炸開,瞬間炸倒四個敵人,餘下的跑了。
副班長阮國才那裡,主攻方向的敵人上來了,因為佯攻的敵人受到打擊,主攻的也攻的不猛。阮國才趴在工事裡,端著槍,瞄著敵人打單發,敵人未能上來。
外面一共5個人在戰鬥,裡面的人很急,都向往外走,張治學擋住了大家,不讓出來。所有人都往洞外的人送彈藥,鼓勵他們好好打。
戰鬥持續了20多分鐘,敵人丟下20餘具屍體,灰溜溜地撤了下去。
第三天晚上,指導員去了1班陣地主持戰評會,犧牲的機槍手戴樂亭記三等功,班長呂煥章記三等功。
當天晚上,連裡將最好的機槍手王耀武調到了1班。
1班打了勝仗,全連全團,展開了對1班的慰問。慰問信連部收到了許多,還有香菸、菸絲,每到晚上,連部就派通訊員把這些東西送到1班去。
營後勤派出代表,背了半袋蒸餃,帶了七八件新襯衣,直接去1班慰問。團裡工作組組長趙照,帶著一名女同志,兩名男同志,還有兩筒電池、一個手榴彈、一條香菸、一副撲克、一封團首長的信,來到了連部。
當晚天黑,他們滑下小坡,去了1班陣地,把東西送給了1班,還為戰士們表演了小節目。電池很實用,因為油燈老滅。
本連的事務處包好了生餃子,是罐頭肉、蛋粉、野菜餡。餃子用炮彈箱裝了起來,由連部運輸員送到了1班。
各方的鼓勵,讓1班的全體戰士備受鼓舞,決心一定要打更大的勝仗來回報大家的關心。
這就是8連上陣地後,第一次戰鬥的前前後後。戰士們之間、各作戰單位之間,相互鼓勵,相互幫助,同仇敵愾,就想大敗美國鬼子。
不久後,敵人換防,美軍撤下去了,換上了南朝鮮軍隊。連著一個多月沒有打仗,戰士們都急壞了。
期間,1班長呂煥章升為副排長,原副排長張治學回到連主陣地,當了2排長,原2排長打伏擊的時候負了傷轉到後方治療。1班長由連裡最優秀的戰士蔣玉太擔任。
雖然沒有怎麼打仗,可堅持在最前沿的1班戰士們也是十分辛苦。
平常,陣地上只有4個人放哨,再加一個帶班的,也就是5個人。其餘的人都在坑道里待著。每當出太陽的時候,大家就輪流到洞口去曬曬。
太陽落山後,兩個人下山挑水,一個挑,一個持槍保護。
連著兩個月,1班戰士們吃的是酸飯,住的是陰暗沉悶的坑道,見不到太陽,睡鋪上鋪的草蓆子也都腐爛了,環境真的是無比艱苦。
連裡想讓4班把他們換下來。可1班全體戰士都不怕苦、不怕困難,更不願意離開陣地,他們集體寫了決心書,要求繼續堅守陣地。
連部同意了他們的請求。
不久後,敵人發動了兩個排的兵力,分兩路進攻1班陣地。
這次戰鬥,還是5個人在外面打,其他人都在洞子裡為外面的戰友準備彈藥。他們把手榴彈的後蓋擰開,外面的戰士在單人掩體裡一伸手就能接到。
戰鬥很順利,1班沒有任何傷亡,敵人又一次丟下了幾十具屍體,退了下去。
戰鬥結束的第二天,1班進行戰評。機槍手呂成才立了三等功,戰士趙連成也立了三等功。
緊接著,各班、各排、各兄弟連隊的慰問來了,香菸、菸絲等,連事務處還把過去積存下來一直捨不得吃的兩根香腸,背到了1班陣地,讓他們自己做飯吃。
前沿1班戰鬥的同時,連主陣地也沒閒著,打伏擊、修洞子,戰士們同樣辛苦地付出著。
近三個月的時間,全連加掏坑道676米,修築闇火力點22個,擔任掩體64個,交通壕新挖240米,防炮洞、糧食庫、彈藥室、廁所等,都加挖不少。
全連戰鬥情緒高漲,通說營裡要把他們換下去,大家都不樂意。
8連在無名高地的戰鬥,是數百公里對峙線上的一個縮影。在這條對峙線上的每一處高地,都有一群可愛的英雄戰士,克服著重重困難,與敵人鬥智鬥勇,一次又一次的粉碎了敵人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