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根植於農耕文明,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人民的一項偉大發明創造,對我國以農為主的農耕國家的農業生產興旺與連續起到了重大作用。陳廣忠先生的《二十四節氣———創立與傳承》一書,闡述了二十四節氣的形成與創立的歷史過程,對二十四節氣的變化規律論述較為豐富而深刻。科學把握二十四節氣的變化發展迴歸的規律,是順天應時、搞好農業生產與養生的關鍵。
01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農耕生活的國家之一,農業生產要求有準確的農事季節,所以人們自然要十分精勤地觀測天象。中國是世界上產生天文學最早的國家之一,遠在5000多年前,中國就有了《陰陽曆》,每年366天。
商代(公元前1600 年—公元前1066年)時期,已有專門的官員負責天文曆法,當時採用的是《陰陽合曆》,將閏月放在歲末,稱為十三月。
西周(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771年)時期,天文學家用圭、表測量日影,確定冬至、夏至和一年的節氣,來指導農牧業生產。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漢武帝命令官員在古歷的基礎上重新制定了新的歷法——《太初曆》(公元前104年成書),沿用200餘年。
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初年,國家又制定了《四分曆》。
魏晉南北朝(公元220 年—公元581年)時期,祖沖之制定《大明曆》,首次將歲差計算入內,每年365.2428天,與現在的精確測量值僅相差52秒。
相傳夏代曆書《夏小正》載正月斗柄懸在下,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由此可知,早在夏代時就用北斗星的指向確定正月和六月。相傳作於戰國時代的《鶡冠子·環流》也說:“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西漢初年的《淮南子·天文訓》則說:“帝張四維,運之以鬥,月徙一辰,復反其所。正指寅,十二月指醜,一歲而匝,終而復始。”可見西漢初年已經將北斗定季節的方法,發展到以斗柄指向寅卯等十二方位,確定正月、二月等十二個月了。
《史記·天官書》則總結說:“鬥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鬥。”言天帝坐在由北斗組成的馬車上巡行四方,行一週就是一年,並由此區分出一年中的陰陽兩個半年,分判出四季和五個時節,節氣和太陽的行度也由此可以確定。
古人把天象的變化和農業興衰緊密聯絡在一起,以太陽出沒和月亮盈虧的週期定出日月,如晝夜交替為一日,月相變化一輪為一月。以朔望月為單位的歷法是陰曆,以太陽年為單位的歷法是陽曆。中國古代的歷法不是純陰曆,而是陰陽合曆。
02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時。《淮南子·天文訓》在原有成果基礎上第一次系統地完整地提出了二十四節氣,這是中國古代人民的一項偉大發明創造,對我國以農為主的農耕國家的農業生產興旺與連續起到了重大作用。
2016 年11月30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把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曆法與農耕文化緊密相連、渾然一體,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好東西。從古至今,農田的耕種、收播都要依照曆法行事,順天應時,按照季節變化來從事農業生產,以求五穀豐登。四季迴圈,就是一個生產週期。春播夏管秋收冬藏,農民懂得農作物因季節節令變化收成有多有少,更懂得精耕細作與粗放勞動之間的收入差別。
江淮地區有個農業諺語詩歌總結說:
立春天氣暖,雨水糞送完,驚蟄多栽樹,春風犁不閒,清明點瓜豆,穀雨要種棉。
農業生產的季節性很強,誰都不敢耽誤了農業收種季節,上到天子,下到百姓,都強調不失農時、不違農時、不誤農事,國家頒佈月令、曆書,強調遵守節氣。為了農業豐收,人們勤於觀察天象,預測氣象與水旱。一些天象的變化常常被看作是水旱、饑饉、疾疫、盜竊等自然、社會現象的預兆。
在農業生產興衰預測中,古人特別看重歲星即木星。《史記·天官書》中提到的攝提、重華、應星、紀星等,都是歲星的別名。古人認為,每十二年中,有大豐年兩年,豐年四年,饑年四年,旱年一年,大旱年一年。
《淮南子·天文訓》中記載,“歲星之所居,五穀豐昌。其對為衝,歲乃有殃……故三歲而一飢,六歲而一衰,十二一康。”古人還認為,歲星正常執行到某某星宿,則地上與之相配的州國就會五穀豐登,而熒惑執行到某一星宿,這個地區就會有災禍等。
《史記·天官書》曰:“以攝提格歲:歲陰左行在寅,歲星右轉居醜。正月,與鬥、牽牛晨出東方,名曰監德。色蒼蒼有光。其失次,有應見柳。歲早,水;晚,旱。”這些話都帶有判斷年成的意思。《天官書》還認為:大凡測候年歲的豐歉美惡,最重歲始。歲始或指冬至節、或指臘祭的第二天、或指正月初一的黎明、或指立春節,這些都是候歲的重要日子。
陳廣忠先生研究《淮南子》40多年,出版有關著作30多部,發表論文90餘篇。這本《二十四節氣——創立與傳承》一書,闡述了二十四節氣的形成與創立的歷史過程,對二十四節氣的科學依據 ,對二十四節氣的二“至”、二“分”、四“立”,小、大“雪”,小、大“寒”,小、大“暑”,雨水、驚蟄 ,清明、穀雨,小滿、芒種,處暑、白露,寒露、霜降都作了詳細的論述,還附有二十四節氣表,可以說全書闡述了二十四節氣的氣候特點與要求,對二十四節氣的變化規律論述豐富而深刻,科學性、權威性、指導性較強。
03
二十四節氣對防病養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周易·文言傳·乾文言》曰:“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兇吉。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從人與自然的合契參同,到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二十四節氣培育了中國人尊重自然規律和生命節律的世界觀。古人稱五天為“微”,稱十五天為“著”,而在節氣上稱五天為一“候”,十五天為一“節”,見微知著、觀候知節,是中華民族先民們守處節氣、立身處世、安身立命的遵守與參照。二十四節氣實際上是“時序化的生命韻律”“生命的歷程”。
節氣蘊藏在一年四季中,二十四節氣的氣候特點與謹守,與中醫養生所強調的順應四時、順時養生理念相統一。中醫認為,人與自然是天人相應天人合一的整體,人們肌體的變化、 疾病的產生與二十四節氣緊密相連,可以說,節氣的更替變化影響著人類臟腑功能活動、氣血執行、肌體變化等,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
《黃帝內經》認為,人體臟腑、氣血會隨節氣變化出現週期性盛衰;一年中節氣更迭,人體陽氣也隨之有升、浮、沉、降節律,脈搏有春浮、夏洪、秋弦、冬沉等規律。不僅如此,《黃帝內經》還從人體的髒象、經氣、舌象、脈象等多方面,描述人體隨節氣變更而產生的生理性改變。
《黃帝內經·六節藏象論》就說:“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週而復始,時立氣布,如環無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五運之始,如環無端,其太過不及如何?岐伯曰:五氣更立,各有所勝,盛虛之變,此其常也。”
《黃帝內經·靈樞·本神》說:“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節陰陽而調剛柔”。這種順應四時、陰陽結合的養生理論,體現了節氣的深層內涵。
為了遵守四時節氣養生要求,《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專門就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養生提出要求,要順時守時,而不能逆時,曰:
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勿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奉藏者少。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勿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面板,使氣極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
這些說的都是四季的養生要求,就是在一天裡,也分為四時:早晨為春;上午與中午為夏;下午及傍晚為秋;傍晚及夜裡為冬,人體的經絡與氣血等在一天中的變化也與四季變化一樣。
司馬遷在《史記》裡說: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故曰“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春季正處於冰雪消融、萬物復甦之際,自然界陽氣初生逐漸轉旺,人體的氣血從裡往外走,把人的氣血向外調動的是肝,所以春天護肝優要;夏季氣候炎熱,陽氣旺盛,人體氣血在外,肌體內的陽氣不足,心臟消耗的能量大,所以夏季以護心為主;長夏季節,天多雨水,氣候溼熱,人體內的溼氣旺盛,要靠脾臟來去水,所以長夏主要以健脾除溼為主;秋季秋高氣爽,燥氣當令,陽氣減退,陰氣漸長,人的氣血往裡收斂,這就容易引起秋燥,所以秋季當調養肺氣;冬季天寒地凍,草木凋零,生機潛伏,人體陽氣潛藏於內,新陳代謝水平較低,需要靠腎來過濾,增加了腎臟的負擔,所以保腎成了冬季的必修課。
總之,二十四節氣與人的生命、臟腑氣血、經絡 暢通、疾病產生、疾病產生的節律等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們要順天應時,搞好養生,就當懂得二十四節氣的變化發展迴歸的規律。
陳先生的這本書,對於我們正確認識掌握二十四節氣的變化發展規律,科學地利用二十四節氣的時令、節令,搞好養生、搞好生活,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值得一讀。
本文作者簡介
李孝純(1964-),男,求是雜誌社文化編輯部歷史組組長,副編審,博士,研究方向:傳統文化與當代中國政治理論、黨史國史、中華文明史。
二十四節氣是古代中國人民的偉大發明創造,2016年11月30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遺”名錄。二十四節氣的完整科學記載,出自《淮南子·天文訓》,至今已經2159年。二十四節氣是陰陽合曆,是根據太陽、月亮、北斗斗柄、二十八宿度數、十二音律、十二月令等的執行規律而制定出來的永恆曆法。
本書對二十四節氣的科學依據詳加闡釋,對二十四節氣的治國理政、農業和生態、節慶和民俗、飲食和養生、文學和藝術等產生的影響也進行了解說。本書利於大家瞭解中國人的歷史、科技、習俗和養生之道。
圖書作者簡介
陳廣忠,1949年生,安徽淮南人,安徽大學文學院教授。從事古代文學、漢語史、音韻學、古典文獻學、詩詞格律等課程的教研工作,研究《淮南子》40年。出版有關著作32部(獨著27部,合著5部)。主要有《淮南子譯註》(1990年)、《劉安評傳》(1996年)、《淮南子科技思想》(2000年)、《淮南子斠詮》(2008年)等。其中中華書局出版《淮南子》校點(2017年)等3部。並發表論文90餘篇。
(本文首發於《淮南師範學院學報》,經作者授權轉載。此處為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