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喜歡歷史的讀者多多少少都瞭解到,自古以來,無論哪個朝代,貪官猶如過江之卿,滔滔不絕,而清官如鳳毛麟角,極其稀少,這是因為科舉制的存在,讓越來越多百姓容易當官,這些人學識自然是翹楚,但對於金錢的抵抗力完全是零,科舉制的確讓許多天才得到相應的待遇,也讓橫跨幾千年計程車族成為過眼雲煙。
然而,不知道各位讀者有沒有注意到,歷朝歷代除了貪官多、清官少,還有許多官職也特別少,比如清朝的“正一品”官職,全國加起來一個只有七個。
清王朝的正一品官職,是屬於級別非常高的那種,我們看電視劇的時候或多或少都瞭解到清朝官員制度,清朝官員制度大致的概括為九品十八級,每個官級都有正、從,相當於現如今的正副,比如處長和副處長,越往上的官級越不容易晉升,自然人數也就越少。
尤其是古代王朝,給予官員權力過大的話,很容易造就權臣,亦或者造成社會動盪,造成權臣大家觀看歷史文獻時,經常會看見皇帝給予臣子權力過大時,這些臣子就會欺上瞞下。
更有甚者,會暗自行兵變之事,除了這些外,權臣也不能太多,先不說皇帝養不養得起,比如說一品,一品官員俸祿非常的高,然而除了這些外,很多一品官員會成為貪官,有一個一品官員,老百姓被搜刮的怨聲載道,再多一個,只怕連苟活都苟活不了了。
不過話說回來,清朝畢竟是從興盛到滅亡,沒有出現過一個昏庸之君的王朝,對於權臣的管控那必然是首屈一指的,清朝時期的正一品官員大多數是榮譽稱號,亦或者死後追封,實在不行那就會被清朝皇帝限制權位。
首先就是榮譽稱號類的,這類官職大多數叫太師、太保、太傅,從地位上來講,這三類職位是和皇帝看人爽不爽有關,比如太傅,他這個職位的主要作用就是教幼帝、太子的,掌控這禮法的制定以及頒佈,然而這種權力太過於強大,在秦朝時,就慘遭削弱,只讓他教太子,而不去掌控禮法制定與頒佈,這三個職位也是小說、影視常說的三公。
不過,清朝作為少數民族政權,初期的時候,對於權柄的管控有許多的不足,比如清朝初期順治帝留下的四位輔政大臣。
分別是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以及鼎鼎大名的鰲拜,他們當時的地位可以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然而因為鰲拜的居功自傲,並且幾次三番的藐視皇威,導致其他三位輔政大臣,全部被牽連,至於太師、太傅這些就淪為榮譽職位了。
第二種就是大學士,清朝電視劇提到的“三殿三閣”,說的就是大學士,比如左宗棠在擔任陝甘總督時,就被授予大學士職權,讓他可以調兵遣將、處理戰事,值得注意的是,清朝軍機處的設立就是為了分攤大學士權力,當然如果是皇帝的寵臣,那也有可能會出現大學士和軍機大臣同頭銜的大臣。
其次就是宮內的侍衛大臣,這個權柄是屬於武將的,掌管的是宮廷安全,統御皇宮禁衛軍的存在,要知道,皇宮禁衛軍可是保衛皇帝的屏障,如果不給予這些人地位,那無疑是讓他們心中氣憤,堂堂一方武將,整天沒日沒夜守護皇帝的安危,到頭來還比那些玩筆桿子的文臣低一頭,給誰都不喜歡。
當然,這也只是小編根據心理學說的,作為皇帝的近臣,要是心裡敢有半點怨言的話,第二天就會被夷三族,不過清朝的近衛大多數是從八旗子弟選擇的,還是正黃旗、正白、鑲黃這上三旗,比如索額圖、納蘭明珠這些人,就是上三旗選舉,成為皇帝身邊的紅人。
這三種官職都有正一品官職,加起來共有7個,所以說,不要被清朝電視劇給矇騙了,成功往往屬於少數人,正所謂“三品以上為貴,三品以下為官,六品以下為百姓,九品以下為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