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秦朝至清朝二千餘年曆史,武將如雲,不可勝數。號稱儒將,卻寥若晨星,所謂儒將,腹蘊文墨,胸懷韜略,例如:周瑜、杜預、溫嶠、韋睿、陳慶之、劉仁軌、范仲淹、虞允文、王守仁、曾國藩等十人,手無縛虎之力、身無射鵰之技,奮策儒素,以文臣用兵制勝,建功閫外,顯名天下。
一、周瑜(三國)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人。起於諸生,雅量高致,逸志不群,有王佐之才。佐孫策平定江東五郡,受顧託之重,與張昭共掌眾事,外內輔佐孫權。征討荊州,為前部督,破黃祖,取江夏。
曹操大軍壓境,飲馬長江,吳會動搖,“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膽略兼人,臨機果斷,聯劉抗曹,赤壁之戰,折衝千里,f開拓荊州。因欲進圖巴蜀,結援馬超,還據襄陽,爭衡天下。其雄才大略,可見一斑,可惜英年早逝,終年三十六,未竟其志。
二、杜預(西晉)
杜預(222年——285年),字元凱,陝西西安人。出自儒雅,身不跨馬,射不穿札,而與任大事輒居將率之列,結交接物,恭而有禮,敏於事而慎於言。
時武帝(司馬炎)籌畫滅吳之策,而朝議多違,唯與杜預、羊祜、張華三人不謀而後。杜預代羊祜出鎮荊州,繕甲兵,耀威武。參與滅吳之役,“振長策而攻取,兼儒風而轉戰”,勳績甚偉。立功之後,奉徵入朝,任司隸校尉。在內七年,損益萬機,不可勝數,朝野稱美,號曰“杜武庫”。“立功之後,從容無事,耽思經藉,為春秋左氏經傳集解”。終年六十四,追贈徵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諡號“成”。同時進入文廟、武廟,在明朝之前,歷史上絕無僅有,一人而己。,
三、溫嶠(東晉)
溫嶠(288年——329年),字太真,山西祁縣人。“聰敏有識量,博學能屬文。”以孝悌聞名當時,為幷州幕府參軍,甚得劉琨倚重,以為謀主。奉命南下建康勸進,為江東眾名士推重,後因劉琨被殺,於建康任職,與太子(明帝司馬紹)結為布衣之交。
王敦起兵犯闕,欲廢太子,溫嶠挺身迴護得兔。王敦復憚忌溫嶠,用為幕府司馬。溫嶠周旋虎窖,以智脫身,佐明帝出謀戮力,平定王敦之亂。
明帝去世,蘇峻、祖約連兵倡亂,溫嶠時鎮江州,迎陶侃、召郗鑑,宣力王室,終於平定蘇峻之亂,揚名本朝。終年四十二,追贈侍中、大將軍,諡號“忠武”
四、韋睿(南北朝·梁)
韋睿(442年——520年),字懷文,陝西西安人。少年勵操,以學尚自立。武帝(蕭衍)建號,舉上庸以附義,建策畫籌,言聽計從。晚節驅馳戎馬,效力於疆場,雖形甚贏瘠,身不跨鞍,指麾板輿之上,然出奇制勝,威震敵國。合肥、邵陽之戰,其功甚盛。“其器分有在,隆名豈虛得乎”。遇敵不懼,有功不伐,為梁朝名將,眾人莫及,號稱六朝人才之冠。官至侍中、車騎將軍。終年七十九,追贈開府儀同三司,諡號“嚴”
五、陳慶之(南北朝·梁)
陳慶之(484年——539年),字子云,江蘇宜興人。射不穿札,馬非所便,而善撫軍士,能得其死力。初懷燕雀之遊,終懷鴻鵠之志。護元顥北上,長驅伊洛,攻城略地,催鋒破陣。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六朝征伐之功,未若是之快者也。然孤軍獨進。不能成功,自古皆然,晚致傾覆,孤身輾轉歸國,然其克所捷,戰勝攻取,亦足可稱。後出任司州刺史,破孫騰、敗候景。為人警悟謹肅,善始令終,終年五十六,追贈散騎常侍、左衛將軍,諡號“武”。
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三國志》《晉書》《梁書》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