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一個世界上最適合殖民的地區,也是最好殖民的地區。
有人也許不同意這個觀點,說日本才是最順從的國家,只要將他們打敗,就算讓他們把頭伸過來讓你宰割,日本人也會毫不猶豫地接受。美國認為日本的經濟發展太快了,於是迅速簽了廣場協議,美國認為日本的晶片威脅到了美國產業,於是日本老老實實地按照美國的意旨給本國的晶片產業設定各種要求,同時對美國開放晶片市場。
自1945年以來,日本對美國是絕對的服從,相比較而言,自1849年,印度最後一塊區域旁遮普淪為英國殖民地以來,還爆發了數次的反殖民起義。
不過日本對於美國的順從,是建立在美國的軍事壓力之下的,而印度對於英國人的殖民卻是發自內心的感激,即便英國人已經走了70年了,印度人也對英國的輝煌殖民史念念不忘。這是為什麼?
西方國家殖民的三個階段:
在說到印度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大航海以來西方國家對世界的殖民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暴力掠奪時代、產品傾銷時代和金融霸權時代。
1、暴力掠奪時代
顧名思義就是以暴力方式對殖民地進行掠奪,對殖民地區進行瘋狂地燒殺搶掠,典型的國家就是西方殖民的先驅——西班牙。
1492年,帶著西班牙國王的重託,哥倫布起航,向東探索通往中國和印度的通道,儘管沒有到達印度,但是卻發現了美洲,自此開啟了西班牙對美洲長達300年的殖民統治。
對於西班牙王國來說,國王只希望得到金銀貴金屬,300年的時間西班牙從美洲攫取了10萬噸白銀、2500噸的黃金。對於當時只有500多萬人口的西班牙,這絕對是一個天文數量的財富。後來的葡萄牙也從巴西殖民地洗劫了大量的財富。
看到西班牙、葡萄牙一夜暴富,西歐各國紛紛開啟了殖民海外的道路,既然美洲錢多人傻,歐洲人蜂擁而至。1607年,搭載著英國清教徒的五月花號抵達了北美東海岸,不過東海岸只有土地,卻沒有礦產,這讓英國人在這裡一直處於虧空的狀態。從一個啥都沒有的土地上,發展到後來的北美13塊殖民地300萬人口,可想而知需要投入多少金錢。不像西葡兩國好命,直接從拉丁美洲拉回去一船船的黃金白銀。而蘇格蘭因為殖民中美洲,結果直接國家破產,不得不同英格蘭合併。
2、產品傾銷時代
幸好印度次大陸離歐洲足夠遠,否則印度人跟印第安人的下場肯定一樣悲慘。
1498年,達伽馬經過迪亞士發現的好望角抵達了印度的卡利卡特,但是印度距離歐洲實在太遠,在那個帆船時代一來一回需要將近2年的時間,而美洲來回歐洲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距離不僅能夠產生美,還能夠產生安全。
200年後,當歐洲人有了足夠的實力殖民亞洲各國的時候,西方的殖民手段升級到了產品傾銷時代,典型的國家——英國。
對於英國來說,美洲並不是一塊好殖民地,畢竟英屬北美殖民地上的印第安人已經被盎克魯撒克遜人屠戮殆盡,現存的都是一些一壓迫就爆炸的歐洲移民,而且人口也不多,根本沒有多少油水可榨取。
印度對於英國來說就不一樣了,作為世界上最適合生存的土地之一,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上億的人口,關鍵是由於印度人(準確的說應該是生活在印度次大陸上的人)太容易被殖民了,很少有反抗精神,一旦你把他統治徹底了,那你就妥妥變成印度的婆羅門和剎帝利。
為什麼說印度是最好的殖民地?
印度人口多,公元1800年左右的時候,印度人口約為1.8億人,是英國本土人口的4倍以上,這代表印度可以提供足夠大的市場需求。
印度人聽話,曾經的英屬殖民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都是以歐洲移民為主體的國家,但這些國家的人在歐洲都是“不服王命”之徒,來到新大陸,還希望聽從萬里之外的英國女王的話?印度人就不同了,經歷了雅利安人、希臘人、突厥人、蒙古人的輪番統治,印度對於外族統治並不反感,畢竟這是幾百年就來的一個輪迴,按照印度教說的,這是輪迴,是天命所歸。
印度土地肥沃,土地肥沃這代表可以生產足夠多的糧食、提供足夠的原材料,一是讓印度人有餘錢消費英國的工業品,二是可以提供給英國足夠多的原材料,比如印度的棉花、黃麻等。莫臥兒帝國曾經掌握世界四分之一的紡織品貿易,17世紀,印度一年可以向歐洲出口上百萬件棉布服裝,年稅收上億兩白銀。
印度的存在,讓英國直接擁有了一個兩三億人口的大市場,一邊向英國提供各種紡織原料,一面消費英國紡織的各種成品,英國與歐洲各國的距離一下子就被拉開了,十九世紀英國得以縱橫全球。
3、金融霸權時代
這是一個讓人不容易被察覺的殖民方式,或者稱之為掠奪方式,美國人就是這麼幹的,透過佈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黃金直接同美元掛鉤,所以美元又被稱之為美金。
你辛辛苦苦的工作,製造了各種產品賣給了美國人換來的只是一張張美元,如果不是世界承認美元的價值,或者美國直接大肆印刷美元,那麼美元就是一張廢紙,一文不值。也就是說美國人印了一張紙就換走了你辛辛苦苦的工作。所以世界上有那麼一些國家竭力抵制美元的霸權地位,一旦美元不能行走天下,美國也就沒什麼事了。
印度,自古就不是一個國家:
誰是印度半島上的土著居民?不知道,儘管古印度被稱之為四大文明古國,但是今日的印度跟梁啟超所說的古印度,連一盧比的關係也沒有。
印度這塊土地的確是天賜之地,三面臨海一面靠山,東西無大國,北方有高山阻隔,僅有一條山間險隘:開伯爾山口,與西亞、中亞相連,當年唐三藏取西經就是經此山口進入的印度。在唐三藏取經之前,印度被稱之為身毒或者天竺,身毒這個翻譯真的很對,因為印度真的有毒。生活在印度半島上的局面每隔幾百年就要經歷一次人種大換血。
古印度最初的文明是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人建立的哈拉巴文明,隨著雅利安人的入侵印度河流域文明被摧毀了,取而代之的是恆河流域文明。
印度的陸地面積只有298萬平方公里,但是印度的耕地面積卻超過了150萬平方公里,比中國還要多,而且印度的耕地全是水熱條件都更加優越的平原土地,不像中國多山地丘陵。
當雅利安人第一次見到這麼肥沃的印度大平原的時候,也許是被印度的美景驚呆了,人民憨厚、土地肥沃、且無強國,雅利安人一下子就陷入了印度這個溫柔鄉里。按道理說自己就是從西北而來知道開伯爾山口的重要性,但是印度南方的範圍實在太大了,而自己作為入侵者人數太少了,根本無力分兵把守這裡,而且南方有這麼多金銀、糧食、美女誰願意在這個苦寒之地受苦呢?
在中國戰國時期,秦國以一國之力,憑藉著函谷關的險要屢屢抵擋住了關東諸國的聯合進攻,後人“以史為鑑”,無論定都關中還是中原對函谷關的重要性都是非常看重的,必定要重兵把守。
繼雅利安人之後,後續而來的安息人、大月氏人、以及創立了莫臥兒帝國的蒙古人進入了印度之後,都是“顧頭不顧腚”,一門心思的闖進了印度南方享樂,根本不關心自己的身後事,以及子孫的禍福。如果不是英國人從海上進入了印度,印度的結局大機率是被來自北方的毛熊國殖民吧。
英國人到來後,對於印度的管理分為兩種,一種是殖民化較深,由自己直接管理的“省”,另一種是殖民化較淺,實行代理人統治,印度的“土邦”,各土邦內政完全自治,猶如一個國中之國。也就是說在英國統治期間,英屬印度實際上更像是中國的西周時期,部分土地由中央直轄,另一部分則諸侯國分治,這時期的印度就是這種英屬殖民地加上幾百個相當於國家的土邦,而這種土邦來源是有歷史原因的。
歷史上入侵印度的西北遊牧民族,人口自然沒有印度本土人口更多,統治力量自然不能達到最基層,雅利安人開創性的創立了種姓制度,將面板白皙的雅利安人同黝黑的本土人區分開來。後來的各入侵者十分讚賞這一制度,因為自己作為“少數派”無法深入基層,而雅利安人這裡開創性的制度,將人民按等級劃分開來,自己作為統治者成了婆羅門和剎帝利,只需要一級一級地統治下去,就可以“萬世不滅”了,統治基層首陀羅和“賤民”的任務就交給了廣大的土邦王公,土邦王公,對於中央的詔令想聽就聽,不聽也奈何不得。
印度的這種一代新人換舊人,讓新印度人對印度過往的歷史根本不在意,而印度土著都成為賤民了,誰還有心情研究印度的歷史呢?
這就導致印度成為一個沒有歷史、沒有民族的國家,這樣的一個國家還能稱之為國家嗎?既然國家不過,誰還關心頭頂的皇帝是誰在做呢?換一個皇帝更好,讓那些曾經高高在上的皇帝也嚐嚐低等人的滋味。說不定對新的外來入侵者還持歡迎態度。
帆船升,英人來,印度出了個“印始皇”:
夏商周時期,中國並不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尤其是夏商時代,國土集中在中原一隅,號令也不能傳達四方,西周立國,更是分封了800諸侯國,如果這樣持續下去,歐洲四分五裂的局面將會在東方呈現。幸而中國出了一個秦始皇,始皇掃六合,而混一宇內,實行郡縣讓秦皇的詔令直接抵達各個郡縣,書同文、車同軌更是讓國家各個地方的人民有了共同的思想、文化,雖然後來多次分裂,但是所謂天下分久必合,最終歸於統一,這是主流。
5000年來,印度雖然出現過孔雀帝國的阿育王、莫臥兒帝國的奧朗則布皇帝,但是無論印度史上哪一個王朝從沒統一過印度次大陸,大多是曇花一現,短暫的控制了印度半島大部分地區,隨著一代帝王的去世,帝國也隨之解體,直到英國人的到來。
達伽馬之後,法國、荷蘭、葡萄牙等國紛紛到來印度,英國人也不甘落後。1608年,第一批英國東印度商船抵達印度,4年後,在蘇拉特建立了第一家代理機構。實力不足的時候,英國人老老實實地同莫臥兒帝國開戰通商貿易,當東印度公司實力足夠之後,英國人開啟了吞併印度的程序。
1757年,英國人發動了普拉西戰役,在金錢的誘惑下,孟加拉王公的將軍被英國人收買了,英國以900英國士兵加上2000印度士兵就打敗了7萬孟加拉大軍,到1849年,旁遮普被英國人平定,印度大陸上除了少數幾個歐洲國家的沿海據點,就只剩英國人了。
印度在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期被英國“統一”,1876年維多利亞女王被加冕為“印度女皇”,此時英國的全稱叫“大不列顛、愛爾蘭聯合王國及印度帝國”更合適,畢竟女王已經登基“稱帝”,印度進入了一個新時期,一個完全統一的時代,所以維多利亞女王被稱為“印度始皇”我想應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在英國人的領導下,印度人積極生產、奮發向上,根據專家的估算,200年間印度為英國提供了54億美元的財富,要知道如今的印度每年的GDP才多少,2020年為2.6萬億美元。
不僅為英國人提供財富,還為英國人拋頭顱灑熱血,數十萬印度跟隨英國主子參加了一戰、二戰,這讓印度極為驕傲,畢竟是打贏了德、意、日三大帝國的國家。
“印始皇”統一了印度,這是給印度留下最大的遺產,作為大英帝國長子的印度完美的繼承了。這可是印度史上“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印度人做夢都會笑醒。
英國,人走了,印度想說“恨你”不容易:
1947年,英國人終於要跟印度說“拜拜”了,自認為紳士的英國說“我揮一揮衣袖,連一片雲彩也不帶走,只為你留下兩個圈圈”。
那是1947年的夏天,一位英國公爵在印度的土地上畫了兩個圈圈,一個成了印度,一個成了巴基斯坦,至於圈圈之外的印度土邦,則憑藉民族自決的原則按人民的意願分別選擇兩國加入。儘管海德拉巴邦和朱納加德邦的王公不願意加入印度,但是印度還是堅決說不行,必須投入我的懷抱。吃了甜頭的印度同樣對克什米爾也動手了,只是巴基斯坦與印度接壤的部分大多是平原地帶,巴基斯坦先天劣勢,同印度的競爭中本就處於劣勢,好不容易有一塊以穆斯林教徒為主的克什米爾山區地帶,怎麼能任由印度侵佔呢?印巴戰爭因此爆發。
英國人為什麼願意放棄印度這塊流淌著白花花白銀的寶地?原因有三,其一、印度“和平獨立”運動的領導人都是英國留學出身,對英國只會感恩,不會怨恨;其二、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後,石油、鋼鐵才是大利潤產業,傳統紡織業已經不掙錢了;其三、美蘇兩國不能允許自己辛辛苦苦打敗了德、意、日三大法西斯國家,結果還讓英國繼續擁有那麼多殖民地,自己撈不到一塊,既然我得不到,也不能讓英國得到。
無論如何印度還是獨立了,從英屬印度到印度,除了將“英屬”兩個字去掉,除了將米字旗變成印度的三色旗,印度沒有一絲變化,上層繼續留學英國,享受人上人的日子,地方繼續由各邦統治,你以為印度派一個“邦主”到各邦任職就是中央集權制國家了?這是印度的一大創新,既然學習英國走民主國家道路,就得實行聯邦制,但是新德里的老爺們很不甘心,於是學著英印時期,向地方派了一個邦主。儘管邦主名義上掌握著各邦大權,實際上權力在邦議會的首席部長手裡,邦議會由各邦多數派政黨掌控,這簡直就是一個小版印度。
如果只留下了這兩個圈圈,印度人肯定不會對英國人念念不忘,至今還留下英聯邦範圍內。英國人給印度帶來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印度,一個沒有經過流血的暴力革命就取得了獨立,人民沒有經過洗禮,“新德里改旗易幟”之後,印度人繼續往常的生活。畢竟英國人已經為印度留下了6萬多公里的鐵路,世界第七的工業實力,這讓印度足以笑傲群雄。畢竟如果讓印度人自己建設的話,到現在不知道能不能建成6000公里鐵路,2020年了,要知道中國的鐵路里程已經14萬公里了,高鐵里程更是全球第一,印度的鐵路里程不知道有沒有破7萬公里。我想印度人應該是懷念英印那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吧。
英國人為印度留下另一個重要遺產是——英語,如今的印度3.5億人能講英語,1億多人精通英語,英語通行全印度。1965年以前,英語是印度唯一的官方語言,儘管1965年被終止了唯一官方語言的地位,但仍是“第二附加官方語言”,這是印度得以繼續維持下去而不散夥的重要基礎。印度自從獨立運動興起時,就是一群接受了英國教育,喝著咖啡、說著純正的倫敦腔的印度知識分子領導的,印度國父甘地留學英國倫敦大學,首任總理尼赫魯留學劍橋大學。甘地土邦首相之子,尼赫魯婆羅門家族出身。這樣的人怎麼會對英國產生敵意呢,他們深知“印始皇”完成了印度的統一。沒有“印始皇”,就沒有“新印度”。
說英語讓印度人同英語世界溝通沒有任何問題,這導致了印度另一個產業的發達——“軟體業”。印度如今有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科技人才庫,160多萬軟體程式設計人員,中國不過十幾萬,這是因為程式語言是英語,印度同歐美世界溝通無障礙。
這讓印度上層人說恨英國人很難,下層想說恨更難,因為坐鎮新德里的是誰,對他們都無所謂。
所以至今印度仍是英聯邦成員之一,這意味著什麼?英女王依然名義上是印度的國家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