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嚐膽”是一個膾炙人口的成語,寓意著忍辱負重,發憤圖強,一雪前恥。那麼,主人翁越王勾踐是臥的什麼“薪”?嘗的什麼“膽”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薪”和“膽”。
在《漢書•隱帝紀》、《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都記載了“臥薪嚐膽”這個故事。
首先說“臥薪”,這個“臥”,並非坐臥、臥床的臥。《吳越春秋》的原文是“目臥則攻之以蓼,足寒則漬(zì)之以水,”,按古文“目臥”與“足寒”應該相對應,所以,“目臥”就是指中醫《金匱要略》裡所形容的眼臉浮腫,下瞼有如臥蠶,這多見於腎臟病,或者肝病患者。
再說這個“薪”,不是指的“柴木”,臥薪被認為是睡在柴木上,不舒服的床褥讓自己寢不安席。不是這個意思。這裡的“薪”指的是一種叫“蓼”的草,它曬乾了,曰之“薪”。
這種“蓼薪”,《禮記》載:烹雞、豚、魚、鱉,皆實蓼於其腹中,而和羹膾亦須切蓼也。就是說:古人作葷腥菜時,用“蓼”作調味品,相當於我們現代人的藥材一樣。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古人種蓼為蔬,收子入藥。辛,溫,無毒。有明目溫中,耐風寒,主治面目浮腫癰瘍。
《聖惠方》中,將“蓼”用於治療肝虛轉筋吐瀉之症。
現在我們才明白,原來“目臥則攻之以蓼”,目臥與足寒對應地也是一種病的症狀,目臥用“蓼”進行治療。
再來說“嘗膽”,現代詞彙嘗的解釋,是嘗試、辨別滋味。嘗膽就是用舌來舔舐膽。其實,不對!嘗,在古語中,是食,就是吃的意思。如果看《隋書·越王侗傳》:"朕所以刻骨崩心,飲膽嘗血。"就能更好理解了。
那麼,“膽”字,就是我們今天這個話題的核心概念了——到底是什麼膽,需要“嘗”?
我認為是“熊膽”!
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熊膽,苦入心,能涼心平肝。
唐代蘇敬(蘇恭)編纂的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一部官頒國家藥典《新修本草》中,也有“熊膽”的記載:
膽,味苦,寒,無毒。治療心痛,疰忤(zhù wǔ)。
越王勾踐在吳國時,遭受身心摧殘,肝腎功能將近衰竭,加之,歸國後又勵精圖治,日夜焦思。所以,對照越王勾踐“苦身焦思”“愁心苦志”的症候,可以說,嘗膽指的是飲熊膽汁。
最後一個問題為何是“熊膽”,而非其他動物的膽?
第一,熊膽作為上品,古代醫界向有“一兩熊膽一兩金”的說法,這才符合勾踐君主的身份;雖然說比較容易得到豬膽之類,也有類似的醫用功能,但不符合古代禮法。
第二,因為熊膽有涼心平肝之功效,主治驚癇、疰忤,而這些正是此時勾踐“焦思”“愁心”的臨床表現。
第三,中醫言“肝主目”,一個焦慮憂愁之人,肯定肝臟功能不好,所謂“鬱傷肝”,連帶著也“傷目”。所以越王用“蓼”草治療眼疾,用熊膽平息肝鬱,是符合醫理的。
當然,出於當時的政治宣傳意圖,衍生出了越王勵精圖治的正面形象,乃至於後人又賦予了更多的文化寓意,都是很有積極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