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線上訊息(記者 徐德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成立於1965年,是聯合國系統最大的多邊無償援助機構,也是第一批在中國開設辦事處的聯合國機構之一。其宗旨是向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提供資金和技術援助,以促進其以人為中心的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施泰納近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在取得自身發展成就的同時,也在聯合國事務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中國自1972年開始參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工作,雙方正式開展合作專案始於1978年,目前已成功實施了多期“國別方案”及“合作框架”,涉及農業、工業、能源、公共衛生、減貧和經濟重建等多個領域。施泰納高度讚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中國的合作成果,他說:“在大約50年前,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是聯合國系統中最早和中國進行合作的組織之一。從這方面講,我們幾十年來都是中國在發展道路和政策方面的合作伙伴。一方面為中國的發展提供選擇和策略,另一方面在最近這些年也從中國學到一些成功案例。(比如)消除貧困,這是中國在過去三、四十年裡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
目前,中國正在大力發展氫能源產業。施泰納認為,中國與開發計劃署等聯合國機構合作,加大研發和推進新技術應用,為市場創新和節能減排提供了更多可能。
施泰納說:“作為中國努力發展氫能源產業的合作伙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一直為此感到自豪。不僅在研發領域,而且與民營企業合作,將氫能技術應用於公共交通領域。我們是一個開發組織,始終致力於與中國一起,用我們最好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將新技術轉化應用於市場,這一市場在15到20年前還是難以置信的。”
施泰納還表示,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作出了傑出貢獻。中國透過對國內的可再生能源研發及市場投資,使得相關產品價格下降,這也為其他國家投資和應用可再生能源,提供了更大機會。
施泰納介紹,中國大約在20年前開始擴大可再生能源生產能力,包括風力發電、太陽能等。中國透過對自身技術和生產能力進行投資,從根本上改變了全球的可再生能源市場,進而改變了發展中國家獲得這一技術的途徑。在過去的20年裡相關產品價格大幅下降,讓今天許多國家投資可再生能源變得可行,其中部分原因就是中國的貢獻。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週年。施泰納認為,中國在取得自身發展成就的同時,也在聯合國事務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施泰納說:“多年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一直與中國密切合作。首先從總體政策制定的角度來看,我個人有幸以不同的身份與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共事多年。這是中國和世界一起學習、一起實踐的範例。可以看到,中國在自身發展過程中也越來越多地參與到聯合國事務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