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深入開展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工作,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實現方式,取得顯著成效。浙江省財政廳總結試點經驗,梳理出了浙江村級集體經濟十大發展模式及經驗典型案例,並對外公佈,以期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發展模式1:
資源開發型
憑藉土地、山水、田園等特色自然資源,開發增收專案,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穩定增長。
典型案例
開化縣長虹鄉霞川村大石龍水電站增效擴容技改專案
霞川村由原霞塢、河灘村調整新設,地處開化縣西部邊陲,毗鄰江西省婺源縣江灣鎮東頭村。由於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地寡林茂,霞川村村集體無經營性收入,全村70%以上的青壯年外出務工,是十里八鄉“有名”的經濟薄弱村。
大石龍水電站內景
為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的“造血”功能,近年來,霞川村積極探索實踐多元化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有效途徑,將目光瞄準了村裡現有資源——大石龍水電站。水電站建於上世紀70年代,前幾年因機器老化故障、承包到期無人維護等原因關停,2017年大石龍水電站增效擴容技改專案列入省級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試點,總投資近300萬元。經過規範化、專業化的設計建設,大石龍水電站發電機順利完成改造,發電能力可達320千瓦,於2018年正式投入執行併成功併網發電。
大石龍水電站透過增效擴容技改,每年為村集體帶來40萬~60萬元的穩定收入,使霞川村一舉摘掉了集體經濟薄弱村的“帽子”。同時,霞川村的水能資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有力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和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實現了農村水電持續健康發展。
發展模式2:
物業經營型
引導、扶持村集體利用集體所有的非農建設用地或村留用地,興建標準廠房、專業市場、倉儲設施、職工生活服務設施等,透過物業租賃經營等方式,增加村集體收入。
典型案例
縉雲縣溶江鄉洪坑橋村農貿市場遷建工程
洪坑橋村位於縉雲縣東部,距縣城16公里,是溶江鄉政府所在地。按照當地習俗,每逢農曆“一”“六”是溶江鄉的集市,由於無固定經營場所,集市時馬路沿邊擺滿攤位,被稱為“馬路市場”。至今,“馬路市場”已存在30多年,交通安全、環境汙染問題日益突出,每年需花費維護成本近10萬元。
縉雲縣南鄉集市——新農貿市場
為徹底取締以路代市、佔道經營的“馬路市場”,溶江鄉政府、村兩委積極謀劃洪坑橋村農貿市場遷建工程,按照縉雲縣南鄉最大農貿市場、茶葉交易中心的目標定位,安排建設用地8畝,新建一個停車場、攤位、公廁、水電設施等基礎設施完備的農貿市場。專案總投資180萬元,其中省級扶持村級集體經濟試點資金128萬元,地方財政資金10萬元,村級自籌42萬元。
經過溶江鄉政府、村兩委和當地村民的共同努力,2018年,歷時5個月的新農貿市場順利建成並投入使用,共有200餘名攤位業主入駐新農貿市場,實現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近28萬元。此外,透過收取集市臨時攤位租金、茶葉交易場地租金、夜宵攤租金等方式,新農貿市場為洪坑橋村村集體經濟輸入了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發展模式3:
資產盤活型
對村集體閒置的會堂、廠房、祠堂和廢棄學校等設施,透過公開拍賣、租賃、承包經營、股份合作等多種方式進行盤活,增加村集體收入。
典型案例
東陽市六石街道張麻車小區文化創客專案
六石街道張麻車小區現有村民165戶、586人,多次獲得“東陽市五好(示範)農村黨支部”“六石街道招商引資先進村”等榮譽稱號。
村民融入3D彩繪作品
六石街道張麻車小區文化創客專案總投資425萬元,其中財政補助200萬元,村級自籌225萬元。專案利用小區及周邊閒置房屋、廠房、老電影院等資源,委託公司統一管理、統一設計、統一施工,以美化提升村居環境為基礎,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休閒文化旅遊街區。小區按照“修舊如舊”理念對原有建築進行修整加固,並在此基礎上融入虛實互動3D視覺牆繪,將泥牆、赤膊牆和水泥牆裝扮成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顯著提升道路兩側及周邊的村居環境和商業品位,提高街區房屋總體租金水平。同時,小區引進專業文創公司,策劃打造青年創客社群,發展集娛樂、休閒、辦公於一體的輕奢眾創社群,助力青年創業創新,實現居民小區和創客社群輻射互動。
專案建成後,張麻車小區從一個老舊街區蛻變成為集文化、休閒、創業於一體的優選之地。透過遊客觀光、餐飲、商鋪出租、承接影視劇拍攝等方式,實現年營業收入30多萬元,有力帶動第三產業發展,幫助村民就業、增收。
發展模式4:
資本運營型
將村集體歷年積累的資金、土地補償費等貨幣資產,透過參股經營等方式轉為經營資本,獲取股金、利息和資產增值等資本運營收入。
典型案例
金華市婺城區:集體經濟發展小微企業創業園專案
婺城區西南山區是省內典型的飲用水源涵養功能區,有5座中型水庫,是百萬市民的“大水缸”。為更好保護飲用水源,關停了周邊的民宿、農家樂、鄉村旅遊等經營專案,導致部分村集體“返薄”。
婺城區集體經濟發展小微企業創業園廠房
飲用水源涵養功能區行政村以“飛地”形式參與婺城區村級集體經濟產業園專案,推進飲用水源涵養功能區村級集體抱團致富。專案總投資1.28億元,其中,國有資本6000萬元,村級入股6800萬元,涉及參股村85個。為降低經濟薄弱村參與專案的融資成本,村級入股的資金中包含省級試點資金1350萬元和區財政配套補助1350萬元。同時,婺城區政府與當地農商銀行聯合推出金融消薄產品——“鄉村振興·富村貸”,經濟薄弱村可按3.625‰的月息享受基準貸款利率,額度最高可達50萬元;此外,對參與集體經濟發展專案的經濟薄弱村,給予70%的貸款貼息。產業園重點發展汽摩配產業,委託第三方運營團隊開展廠房出租、小微企業入駐、基礎設施維護、消防安全等日常經營管理。
“飛地抱團”專案形式,打破了地域、資源限制,讓更多行政村得以參與。園區建成後,可供10個左右汽摩配小微企業入駐,每年可產生租賃收入約1000萬元,減除稅費、運營成本等必要開支後,85個參股村平均每村每年可獲得經營性收入5萬元以上。
發展模式5:
基金運作型
利用各級財政扶持資金和村級自籌資金組建發展集體經濟基金池,由政府國資公司負責運作,營利收入返還給納入扶持範圍的經濟薄弱村。
典型案例
三門縣:基金式扶持為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添磚加瓦
三門縣的經濟薄弱村數量多、資源匱乏,主要透過異地建造或購置物業來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為加快經濟薄弱村脫困轉化,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三門縣探索推行基金式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確保村集體獲得穩定收益。
透過省以上財政補助資金1500萬元、縣級配套資金200萬元、村集體自籌資金設立基金,由三門縣農村綜合改革領導小組管理,用於扶持經相關部門確認的經濟薄弱村。基金運作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對於目前無自主發展專案的經濟薄弱村,經有關部門確定列入三門縣村級經濟發展有限公司股東的,基金暫存該公司,公司再將資金委貸給縣國投公司,國投公司給付的利息收入每年以股東紅利方式拔付給股東,作為經濟薄弱村的經營收入;二是對於列入基金式扶持的經濟薄弱村,有較為成熟的發展村集體經濟專案的,經有關部門稽核同意,可退回其投資款,專項用於專案建設。
基金設立6年以來,共取得利息收入近1100萬元,支付扶持村分紅1025萬元,消除了38個無區位優勢、無資源優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薄弱村,村集體每年至少有5萬元的穩定收入。
發展模式6:
村莊經營型
充分利用美麗鄉村建設成果,大力發展美麗經濟,拓展集體經濟發展空間,打造村域景區、農家樂、民宿經濟等,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典型案例
桐廬縣:莪山畲族鄉新豐村“空心村”二次創業試點專案
桐廬縣莪山畲族鄉是杭州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新豐村戴家山自然村是一個位於海拔600米高山上的偏遠畲族小山村。由於地處偏遠,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戴家山自然村的青壯年基本都外出務工,常住人口多為空巢老人,一度陷入“空心村”困境。
山野中的民宿
新豐村戴家山自然村環境幽靜,大氣負氧離子充沛,有千年古樹群、萬畝竹海和畲族風情,非常適合發展休閒旅遊業。為盤活村集體閒置資源,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戴家山自然村透過統一收儲、統一招商的方式經營開發特色民宿,以1.5畝集體留用地入股,由企業出資新建4幢民宿,村集體固定分紅30年、保底300萬元,每年可直接增加村級集體收入10萬元。為增強企業投資的熱情和積極性,村集體還與企業簽訂了500萬元風險共擔協議,明確對不可抗力致使企業遭受損失的,由村企共擔風險。
此外,村集體還投資建成了村旅遊集散中心、民宿住宿服務中心、會議活動場所、停車場等功能區,有償為戴家山民宿提供配套服務,助力其可持續健康發展。
目前,除集體留用地入股每年可保底分紅10萬元以外,村旅遊集散中心、民宿住宿服務中心、會議活動場所等每年可創收50萬元左右,為戴家山自然村集體經濟注入了新鮮“血液”,使這個沉寂的小山村迸發出全新的生命力和朝氣。
發展模式7:
產業發展型
把加快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與推進農業兩區建設、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相結合,與塊狀經濟發展相結合,在促進產業發展中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典型案例
台州市黃巖區:高橋街道下浦鄭村米麵產業發展專案
高橋街道下浦鄭村位於高橋街道東北面,全村共有393戶、1265名村民。下浦鄭村製作米麵已有100多年曆史,米麵口感爽滑、米香濃郁,銷售量佔臺州市米麵市場份額的60%以上。下浦鄭村的米麵產業以低、小、散加工作坊為主,整體加工程度不高,生產裝置及技術落後,品牌、質量效益不強,環境汙染問題日益突出。
下浦鄭村米麵生產車間
為助推下浦鄭村米麵產業轉型升級,高橋街道藉助省級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專案,透過資源整合、產研結合、農旅融合三股合力打造集生產加工、參觀體驗與三產融合於一體的特色農副產品加工示範高地。專案按照一堂一坊一園一區一館(文化禮堂、製作工坊、米麵公園、體驗區、展示館)的規劃,興建佔地1500多平方米的特色米麵產業園區,內設10個生產車間,統一配置米麵加工裝置,建造廢水處理設施,全面杜絕米麵加工廢水入河,保護村莊環境。
園區順利建成後,先後有十餘家米麵加工作坊入駐,透過共享廠房、裝置、水電等,實現米麵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同時,透過塑造米麵生產基地、米麵文化展示館、米麵文化節等米麵主題文化,推動農旅深度融合,以米麵產業發展帶動村級集體經濟增收。
隨著下浦鄭村米麵產業規模化進一步成型,米麵文化節等活動吸引遊客1.3萬人次,新增經濟效益400萬元,實現了米麵產業和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振興。
發展模式8:
生產服務型
圍繞村域產業化經營,創辦多種形式的村級經營性服務實體,為農戶提供生產資料、農業機械、病蟲害防治、技術諮詢等服務,或開展聯結龍頭企業和農戶的中介服務,或興辦農產品等專業批發市場,透過開展購銷服務增加村集體收入。
典型案例
桐鄉市:梧桐街道安樂村村領辦勞務專業合作社及建造配套設施專案
桐鄉市梧桐街道安樂村位於城郊結合部,區域面積5.5平方公里,現有農戶808戶,戶籍人口3000餘人,新居民約2.3萬人。村內房產出租現象十分普遍,大量新居民湧入村中,環境衛生髒、亂、差問題較為突出。
(安樂村2018年股份分紅)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環境衛生和管理問題,安樂村以省財政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工作為契機,成立勞務專業合作社,提供衛生保潔、綠化養護等服務。勞務專業合作社註冊資金359萬元,村合作社投資71.8萬元,佔股20%。
專案總投資702.8萬元,由村合作社建造一幢8間四層樓的生產管理用房,佔地面積約6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800平方米,同時購買相應機械裝置,建造配套設施。勞務專業合作社採用企業化管理模式,實行“路長制”與“河長制”包乾,明確每位保潔員的責任區域和工作要求,實現村內自我保潔、自我管理。
自2018年起,村合作社按市場價格將建好的管理用房租賃給勞務專業合作社,累計收益116.48萬元;勞務專業合作社透過承接物業管理、小區道路保潔、綠化養護等服務,實現年創收200萬元。如今的安樂村,村居環境乾淨、整潔、優美,村級集體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取得了民生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發展模式9:
村落建設型
以歷史文化村落、中心村建設為載體,透過保護開發、宅基地整理復墾等途徑,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典型案例
慶元縣:長礱村扶持集體經濟試點專案
慶元縣淤上鄉長礱村,東接五里根生態自然保護區,四季分明、氣候適宜,生態環境優越,入選省歷史文化保護村落重點村。
慶元縣淤上鄉
為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長礱村充分利用閒置農房、閒置土地等資源,透過土地民宿入股、保底分紅、集體提成等方式,引導和組織村民合理流轉土地、聯辦產業基地。
省財政安排200萬元專項補助扶持長礱村村集體經濟發展,長礱村將其中的150萬元用於修繕民宿,按古村落標準重新規劃管理,再承租給公司經營,每年收取15萬元租金;剩餘的50萬元用於向村民流轉25畝土地,承租給長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該公司共流轉全村1000多畝土地,與村集體合作發展鄉村旅遊、現代農業和其他產業,頭三年村民按每畝300元收取土地租金,隨後每年遞增。此外,村民還可在該公司從事藍莓種植、管理與採摘等工作,最多每年可獲得4萬餘元收入。
據統計,專案實施第一年,長礱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6.5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6萬元,較試點前分別增長137%、8%。目前,長礱村共有3幢古村落民宿、床位15張;1個大型藍莓基地,年產量達3萬多斤,可為村裡創收約15萬元。
發展模式10:
土地股份合作型
透過村集體領辦土地股份合作社,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著力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實現土地經營收益最大化。
典型案例
衢州市衢江區:蓮花鎮扶持村級集體經濟試點專案
蓮花鎮為省級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強鎮,是衢江區的主要糧食生產區之一,下轄23個行政村,全鎮農作物播種面積6.8萬畝,土地流轉率達50%以上。蓮花鎮扶持村級集體經濟試點專案惠及下轄的10個行政村、1.92萬人。
衢江區蓮花鎮
為實現土地經營收益最大化,村集體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負責土地流轉、承包合同簽訂、股金分配等事宜,農戶或村民小組以1畝地/股入股合作社,保底價為500斤稻穀/股/年。合作社獲得的土地實際面積超出承包面積部分和整理後溢位面積租金收入、競標發包的溢價收入除預留40%作為保底基金外,其餘60%作為年底股份分紅。目前,蓮花鎮7個村已流轉土地3500畝以上,村集體根據本村產業發展規劃把連片流轉的土地承包給本地家庭農場主打造家庭農場集聚村,或承包給外來客商發展現代農業。
專案實施後,帶動了農業產業發展,有效促進農民增收、集體增收。比如,蓮東村將300餘畝土地外包給玉環市的客商種植白枇杷,村集體年增收8萬餘元,帶動4戶農戶種植白枇杷80餘畝,幫助80餘名村民在家門口拿“薪金”。
來源:浙江財政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往期
回顧
《中國人才》雜誌專題報道:龍巖構建鄉村人才振興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