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61歲的患者梁先生,因為腹脹2持續個多月仍然沒有緩解,且近十幾天出現右脅隱痛而前往當地醫院就診。
當時門診醫生懷疑梁先生的症狀有可能與肝癌有關,於是建議梁先生作進一步檢查,隨後的兩天,梁先生進行了腹部CT,腫瘤標誌物等一系列檢查,結果得知為肝癌,而且是巨塊型肝癌(14 cm × 12 cm) 並肝內多發子灶(1~2.5cm) ,少量腹水。
隨後,梁先生和家人商量後決定前往腫瘤專科醫院進行治療,從5月18日的第一次腹部CT檢查,到6月9日在腫瘤專科醫院住院後的再一次檢查,短短十幾天,梁先生體內的腫瘤塊再次增大,腹部CT結果提示:巨塊型肝癌(19.3cm × 12.5cm) 並肝內多發子灶均較前(5月18日)增大,腫塊內動靜脈瘻;腹水較前略增多;肝內膽管擴張大致同前;膽汁淤積。診斷為巨塊型肝癌並肝內多發轉移,臨床分期:T3bN0M0 ⅢB期。
化療後靶向治療,因虛弱乏力,腹脹尋求中醫聯合治療!
6月14日,梁先生進行了肝動脈化療栓塞術。7月初開始口服舒尼替尼靶向藥。
然而,服藥後的2個月時間裡,梁先生消瘦乏力,經常躺在床上,不想動彈,食慾差,一聞到稍微油膩的食物就想吐,而太清淡的飲食就如同嚼蠟。
顯然,雖然此時的梁先生正服靶向藥控制體內的腫瘤,但生活質量差,每天都覺得很痛苦,乏力等症狀也令梁先生悶悶不樂,總覺得生命無望。
為了改善症狀,增強梁先生的抗癌信心,梁先生的兒子多方打聽,最後決定尋求聯合中醫治療,服靶向藥的同時,也一邊服中藥治療。
去年9月17日來診時,症見疲倦乏力,腹脹,右脅隱痛,食慾差,小便黃,大便乾結,近兩個月體重下降4kg。來診前兩天腹部CT檢查結果示:巨塊型肝癌,腫瘤部分壞死,腹水較前(6月9日)減少,肝內膽管擴張同前;膽汁淤積。
結合梁先生的複查報告,當前症狀表現,舌診等病情資訊,中醫治以疏肝健脾,祛癥消瘤為法。
擬方:柴胡、白芍、枳殼、預知子、木香、守宮、桃仁、鱉甲、溪黃草等十幾味藥,7劑,每天1劑,早、晚各1次。
二診:患者頸部、前胸部出現針頭樣至粟粒大小淡紅色丘疹伴瘙癢,考慮為舒尼替尼所致皮疹,暫停服用舒尼替尼。中藥調整藥方,上方生地黃等藥,加用紫草、地膚子以涼血止癢,水煎服,每天1劑,早、晚各1次口服。另外予以中藥外洗方,水煎外洗。
三診:用藥1周後患者頸部及前胸部片狀紅疹伴瘙癢明顯消退,繼續以原劑量服用舒尼替尼。
此後定期隨診調整中藥組方。經舒尼替尼配合中醫藥治療5個月後體重增加13kg。
隨診治療,今年6月19日複查腹部CT提示巨塊型肝癌介入治療後,腫瘤腫塊大部分栓塞壞死,體積為7.5cm × 6.2cm;肝硬化,胃底食管下靜脈曲張,肝動脈門靜脈瘻。目前精神狀態較好,梁先生也信心大增,至今帶瘤生存已1年餘。
靶向+中藥,綜合治療改善肝癌患者預後!
在很多病人的觀念裡,癌症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生怕它在某天爆發,因此,治療往往也追求“無瘤生存”。
但事實上,對於晚期癌症的患者而言,“帶瘤生存”是一個更為理想的狀態,因為晚期的患者,癌細胞往往已經出現多處轉移,病人的身體也較為虛弱,而化療、放療、靶向藥等都屬於“攻伐性”的抗癌手段,強調的是重拳出擊剿滅癌細胞,然而,由於這些藥物存在副作用,我們很難做到不顧一切後果去剿滅癌細胞。醫生也需要在治好癌症和維持患者基本生命之間不斷權衡。
正如樂啟生的敖傑男教授(中西醫結合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所講,放療、化療以及靶向藥的副作用,通常是制約癌症治療療效及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問題。因此,聯合使用中醫辨證辨病治療,固本培元,輔以祛邪消瘤,與西醫治療手段協同,也是目前常用的治療策略,可以給癌症患者帶來不少福音,減少其痛苦,提高其生活質量。
希望我的分享能給你帶來信心和希望!有需要了解更多中醫藥抗癌的朋友也可透過點選我頭像進行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