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聯合國大會第74屆會議,將每年5月21日確定為“國際茶日”,以讚美茶葉對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價值。
中國被稱為茶的故鄉,這裡的土地孕育出世界上最早的茶樹。同一顆茶樹的葉子,可以調製出千變萬化的香。
最早的茶書裡,就記載了一段人類與茶樹間的故事,在世代人們的品茶記錄下,留下了這片森林中關於茶的記憶。
景邁山上居住的少數民族有傣族和布朗族,這裡有關於“景邁千年萬畝古茶園”的傳說。
在雲南省普洱市瀾滄縣景邁山上的芒景村,裡面有個翁基布朗族村寨。這個翁基古寨距今有1000多年,這裡的建築都有著傳統布朗族的風格。
千年茶農:布朗族是最早種茶的民族之一
鬱鬱蔥蔥的景邁山,是重要的產茶地之一,這兒是愛喝普洱茶的人經常會將其掛在嘴邊的地方。
千百年來,他們的祖先用心開始打造景邁山普洱茶的品牌,這裡的子孫後代專注於種茶,採茶,製茶等茶藝。
在布朗族居住過的地方,總會看到大面積的茶地。在村寨裡,可以看到很多參天大樹,還能看到千年的茶樹。
這裡的村民都與茶“作伴”,伴隨著茶香,村裡的每戶居民都為全世界的人們,製出最地道的茶,在整個不到100戶的人家,每年卻可以生產茶葉超過4萬斤。這裡每戶家庭的收入都很穩定,在網上搜了下,每年可以超過20萬。
品茶是人們來到景邁山的最大驅動力,如果你有機會來到翁基布朗族村寨,不妨試試拜訪這些全家制茶的人家。
祭茶祖
1800年前,布朗族的人們就開始種普洱茶了,除了高產且高質的普洱茶產業,每年4月,布朗族都會舉行祭茶祖的活動。
這項傳統的祭茶祖的活動,會在布朗族婦女們載歌載舞中進行。和其他的祭祀活動相似,他們會準備好給先人吃的東西,把米飯,雞肉,茶葉放在芭蕉葉上。
準備完畢後,會由布朗村寨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然後伴隨著經文,獻上幹茶。
布朗族人對千年古茶樹的膜拜,正是對大自然和祖先的敬畏。尊重自然,天人合一,這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而茶作為一個載體,承載了這份責任。
祭茶祖的儀式早已成為傳統文化的載體之一,品茶的同時再瞭解一些茶文化,就覺得不僅僅是在品茶,更是一種文化活動的參與感。
2013年10月,普洱祭茶祖儀式正式被命為雲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對於茶文化的思考
最後再談談我對於茶文化的感觸和思考。
茶作為文化交流的產物,以中國為中心,影響到了世界。
茶有更為悠久的文化和歷史。關於茶最早的文獻記載在《茶經》中,''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 南北朝時期,跨國貿易讓茶葉出口,後來隋朝時又傳入日本。
在古代,從傳說到古籍,從自產到世界傳播,茶文化背後體現的是中國大國的風範。
同時,茶文化吸收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
作為一箇中國人,我每次都特別自豪地給外國人介紹中國文化,而茶文化一定是其中之一。因為在茶文化中,我們能感受到儒家重禮,道家重靜,佛家重養的思想。
不管是沏茶,聞茶,還是品茶,每一步都是人與人之間無聲的交流與禮道。我們很少在嘈雜的環境中品茶,喝茶的場景總是安靜的,這是一種對茶和自然的敬畏。不管是在茶館,還是在安靜的房間。
不僅如此,作為禮儀之邦,茶作為載體更是將禮文化生動地展現了出來。待客時,我們會熱情地沏上一壺好茶,三兩好友共敘暢談。在古代的婚禮上,我們會端起茶,給二老敬茶表示尊敬。
茶文化,就是茶千變萬化的樣子。茶有很多魅力,從香氣到觸感,從味道到文化。一片茶葉卻承載著歷史,背後有太多故事。
你最喜歡喝什麼茶?你對茶文化有哪些感悟?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