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師傅頭戴氈帽,身穿半長罩衣,手執一根長竹竿,站在一個三面土牆一面敞口的小樓上選羊毛。羊毛在一個電動刀盤前飛舞,隨著刀片的旋轉,羊毛裡不時彈出一些砂土。小樓的上下樓之間用篾笆隔開,飛濺的砂土、渣滓已在下層堆得小山似的。
鋪毛。
自趙師傅發明了這個選毛機,選毛這道工序可謂是省時又省力。過去選毛全靠人工,利用笨重的彈弓完成。彈弓用直徑十釐米左右的圓木做成,有兩米那麼長,繃上一根弦。選毛時,將彈弓吊在一根竹竿上,左手握弓,右手執一木棒槌,利用棒槌上的溝槽撥動弓弦,以此實現羊毛與砂土雜物的分離。
趙師傅叫趙書義,會澤縣大橋鄉下楊梅山村人。今年六十二歲,是會澤縣擀氈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他十五歲跟隨大爹學習擀氈技藝,至今已有四十七年,其中一半的時間在走村串寨為村民擀制各類家居毛氈用品。直到1998年才沒有出去。
趙師傅拿出一個銅碗,碗邊薄得可以做刀片,碗底通了一小洞。趙師傅說:“這碗有一百多歲了,是他二爺爺當年做氈匠時用的。碗底用三顆鉚釘鉚著。”趙師傅感嘆,老輩人的手藝真了不得,三顆鉚釘把碗底拼接得平整且滴水不漏。選用銅碗裝顏料固然考慮的是它的耐用性,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會澤銅礦產業的一度興盛。“銅碗耐用,但不能都用。”趙師傅說黃色顏料就不能用銅碗。銅碗與顏料反應會產生銅鏽,使顏料黃不黃、綠不綠。過去用陶碗,現在也用塑膠碗。煮氈時也不能用銅鍋和鋁鍋,只能用鐵鍋,而且要現洗現煮。
擀氈的整套工藝包括選毛、彈毛、鋪毛、壓毛、灑水、捲簾、踩簾、折邊、壓角、揉氈、燎氈、煮氈、洗氈、曬氈等工序。其中耗時最多的是揉氈和畫氈。趙師傅說:“揉氈要慢,不小心就揉通了,擀氈人的行話是‘耙氈如豆腐’。”一塊氈要灑水、捲筒、踩揉,重複十多遍,耗時兩個多小時,直到揉出來的水變清,同時將裡面不粘合的粗毛擠出。然後開啟鋪平,用錐子挑出表面的渣滓雜物,用鋸片刮洗,再捲起踩揉,直至毛氈變得很硬且周正。
畫氈。
畫氈也是一道磨人的工序。首先是顏料的調製。選用上等精麵粉,摻清水攪拌均勻。調色更是講究,深淺濃淡一點都馬虎不得。畫氈前先用粉筆、尺子、杯子等工具在毛氈上打個印子,再用木杆銅尖的畫筆蘸顏料細細塗抹,使顏料浸入毛氈,煮氈時才不會脫落。一塊2米×2.2米的床氈要兩個人畫一天才能完成,氈子上描的圖案從“琴”“棋”“書”“畫”“筆”“墨”“紙”“硯”等傳統18朵“老花”,到現在融入念湖仙子——黑頸鶴等現代元素。
畫氈。
在擀氈的一整套工序中,畫氈和煮氈兩道工序趙師傅都要親自參與完成,其他工序由工人完成。工人做計件:一個氈包四十元、桌氈八十元、氈褂一百二十元……一個氈包除掉工人們的工錢、菸酒飲食費、原料費,成品利潤也就二三十元。趙師傅說:“利潤不利潤還在其次,主要是要守住這門技藝,不讓它失傳。”大橋擀氈工藝2013年被列為曲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洗氈。
關於技藝的傳承,趙師傅認為,擀氈是一件磨性子的事,要找不怕髒、不怕苦,有耐性,坐得住,鑽得進去的年輕人不容易。好在趙師傅的兒子已經掌握了擀氈技藝,兒子說趁現在年輕先出去打拼幾年,等趙師傅幹不動就回來繼承書義氈坊的工作。
王惠瓊/文 王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