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水火無情”之說,或有朋友馬上聯想到了黃河,其“三年一改道”的惡名早已流傳千年,至今令人心有餘悸;中華地域廣大,不光是黃河,古四川同樣如此,著名的“都江堰”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當然,千年水患背後也隱藏著許多披著神秘外衣的“文物”,據考古發現,黃河有“鎮水神牛”,四川也發現了“鎮水神犀”;如果僅是單純的文物,也就沒有後面的故事了。
說這話還要回到2013年初,當時的成都中心天府廣場正在施工,原計劃修建四川大劇院,過程中挖出一尊石頭雕刻而成的“獸像”;這沒什麼奇怪的,數千年來,古人雕刻的石像多如牛毛,“石獸”或代表祥瑞,或鎮宅保家,隨著時代發展被埋於地下,理論上也屬正常。這裡僅簡單介紹,被挖出來的“石獸”材質為一整塊紅砂岩,長3.3米,寬1.2米,高1.7米,重約8.5噸;“石獸”耳、鼻、眼睛等俱全,組合起來的樣子卻顯得很是怪異,尤其下顎。
簡單來講,被挖出來的“石獸”從鼻子到下顎組成一個大而長的頭頸,僅“頭部”就幾乎佔了整個石像的三分之一;如此,整個“石獸”身體顯得不倫不類,對此文物專家也有同感,有說石獅的,有說麒麟的,甚至有人說犀牛、河馬的。總之,這尊樣子“不倫不類”的石獸被送往金沙遺址博物館,後經鑑定,其雕刻年代竟然是距今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據考證,石獸還是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所制的“五大鎮水神獸”之一。
說到這或有朋友會說“有點扯了吧,說石像是‘鎮水神獸’,或許有什麼古代史料、傳說等作為依據,這還能理解,但說它是李冰製作的,這怎麼判斷?”當然專家也有依據,這就得簡單介紹一下“李冰”了。對歷史有研究的朋友或許知道,“李冰”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亦是戰國時代秦昭王任命的蜀郡太守;這裡還要說明一下,“李冰”還是位傑出的道門中人,他在治水時亦多利用道家“自然”思想。
細節就不多說了,總之,“李冰”興建了許多水利工程,為秦國治水屢立奇功,其中就包括“都江堰”;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江堰”也為成都平原成為後來的“天府之國”奠定了堅實基礎,當然,今天也成了著名的風景名勝。以史為據,“李冰”為興修水利兢兢業業,最終累死在工作崗位上,後葬於洛水章山,川人感其德尊稱為“川主”;後來,川人為了紀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還修有“二王廟”,至此歷代帝王多有追封諡號,高規格祭祀等。
再說“鎮水神獸”,史書《蜀王本紀》有載“江水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枚在市橋下,二枚在水中,以厭(壓)水精”;其實早在1973年,類似的一尊“石獸”就曾被挖出過,樣子和如今發現的石獸類似。但當時的石獸並沒有被當作文物挖出,而是被人強烈要求“回填”,傳說石獸就是李冰所制的“鎮水神獸”之一;由此,2013年發現的石獸也被專家判斷為李冰所制的“五大鎮水神獸”之一,但這次並沒有“回填”,而是被當作了“填補四川雕塑史空白”的珍貴文物。
該訊息傳出後立馬引起了轟動和爭議,有不少人要求“馬上把‘鎮水神獸’埋回去,不然會引起水患”等;對此專家回應稱:所謂“鎮水神獸”不過是古人的美好寄託而已,如今是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不能還將思想侷限於2000多年前。乍一看,專家這麼說也不是沒有道理,如此一尊具有歷史意義的珍貴文物,怎麼能再將其深埋於地下呢?話是這麼說,但“巧合”卻發生了。
2013年7月8日以後,四川連降超強雨量,導致90餘萬人受災,同時都江堰區域在7月10日發生了大面積山體坍塌及土石流;甚至許多挺過了汶川地震的橋樑,在這次強降雨中也多有垮塌,據統計,四川境內居然有十多座大橋在同一天內垮掉,其中寶成線鐵路橋也被沖垮,還有兩節車廂掉進了河裡。這一年,四川區域內不斷髮生大範圍、持續性強降雨,直到今天或有朋友依然心有餘悸;也在此時,“四川洪災是因為‘鎮水神獸’被挖走”的訊息漫天飛,甚至有人以此造謠。
2018年7月11日下午,一則標題為《把金沙遺址博物館的犀牛還原》的市民來信和回覆圖片,刷爆了成都市民的朋友圈;對此專家回應:四川強降雨和“文物”沒有直接關係,更沒有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