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未來的城市地鐵什麼模樣?軌道交通領域有哪些技術正在被攻克?在這一領域,產學研如何協同,形成創新鏈?……日前,以“突破產學研,聯接創新鏈”為主題的2021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城市軌道交通青年科學家-企業家國際論壇”在京舉行,來自政企學研的代表就軌道交通領域的議題展開討論。
據瞭解,作為首屆“城市軌道交通青年科學家-企業家國際論壇”,本論壇目光聚焦在最富活力的青年群體當中,將青年科學家和企業家聚集在一起,一同探索如何打通產學研合作的關鍵節點,搭建基礎理論與實業的橋樑,形成軌道交通領域青年“科學家-企業家”良性互動,有效提高行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從“傻大黑粗”到“高精尖新”
1969年10月1日,由中國人自主設計、自主施工的中國第一條地下鐵道——北京地下鐵道一期工程401線建成通車,實現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史零的突破。
50年後,在2019年9月,北京地鐵大興機場線正式運營。據瞭解,北京地鐵大興機場線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自動執行系統(FAO)的全功能運營,成為國內首條設計時速達到160km/h,並以GoA4等級運營的全自動軌道交通線路。
實現GoA4自動化等級運營的大興機場線列車可以準時從休眠中自動喚醒,完成自檢後自動出庫,按照時刻表自動投入正線運營,完成站間行駛、到站精準停車、自動開閉車門、自動發車離站等一系列運營工作,列車全過程均無需人工操作,完全實現全自動。
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資料顯示,截止2021年9月30日,中國內地累計有49個城市投運城軌交通線路8553.40公里(含地鐵6737.73公里),居世界前列。
“這得益於近年來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為其補充新生和科技力量。”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交控科技”)董事長郜春海表示,如今軌道交通行業已經從過去的“傻大黑粗”向“高精尖新”轉變,科技含量越來越高。
從供給視角轉向使用者思維
地鐵不僅僅是一個都市交通的重要部分,也為市民造就了一個生活空間和未來發展的空間。
“使用者體驗是成果轉化的燈塔。”郜春海透露,北京地鐵11號線將率先嚐試應用自主虛擬編組等技術,在全國首次開跑“智慧列車”。
早高峰搭乘地鐵的市民會發現,即便是在最繁忙的時間點,地鐵列車的發車間隔最小在90秒左右。地鐵執行網路上,兩列車的間距也保持在200米到400米。但交控科技建設的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通訊與執行控制國家工程實驗室中所展示的“未來列車”,發車間隔可以進一步縮減,兩車間距可降至40米。
自主虛擬編組技術與如今的地鐵列車編組完全不同。乘客多的時候可以新增車廂,但前後並不相連,而是採用通訊方式將兩組列車虛擬連線、追跑起來。高峰的時候就可以編隊執行,提升運力;平峰的時候還能解編,降低運營成本。
“安全更高、效率更快、成本更低,這是軌道交通發展的方向。”郜春海表示,城市軌道交通作為城市大系統的其中一環,應與其他系統保持連貫性,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從基礎研究到成果轉化
在本屆論壇上,首個聚焦軌道交通青年科學家及企業家創新與發展的軌道交通“郜春海獎”重磅頒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餘貴珍、北京埃福瑞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強分別榮獲青年科學家、青年企業家獎項。
“設立這個獎項的初衷,在於鼓勵行業內創新創業人才,帶動行業突破進步。”郜春海表示,希望這筆資金能夠幫助行業內的青年學者在基礎研究上能夠有所突破,從而帶動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談及未來規劃,郜春海表示,圍繞企業的痛點,將舉辦青年企業家論壇;聚焦管理問題,計劃舉辦中西方管理青年論壇;計劃逐步設立產學研創新鏈條各環節獎項,為青年人搭建舞臺、描繪美好未來,將創新傳承下去。
產學研合作是打通從科技強到企業強再到產業強、經濟強的關鍵環節。從基礎研究到成果轉化,離不開產學研的一體化融合。
郜春海認為,產學研合作關鍵在於企業家、科學家的合作交流。企業家從需求中找準問題,科學家解決關鍵技術,合作研發,合作轉化,真正實現從原始創新到成果轉化的有機貫通。
本文來自【人民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