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劉思茜
01
“你覺得你的性格是什麼樣的?”
聽到這個問題,王立偉陷入了沉思,將近一分鐘後,他才緩緩抬起頭看向了我。
“我覺得我的性格是比較堅強的,以前上學的時候我很調皮,但實際上,同齡人還不懂事的時候,我就開始照顧家、照顧自己了。小時候,因為我的身世,我會被人排擠,那時候我會很難過。之後,養父養母相繼去世,只剩下了我一個人的時候,我也很難過。但每一次很難過的時候,我都告訴我自己必須得堅強……”
影片為王立偉
那天下午,我和王立偉坐在他家後院的樹蔭下,面對面地聊著天,知了在我們的頭頂上方叫個不停。
說這段話時,王立偉紅了眼睛,他的眼角邊恰好滾落下來了幾顆小水珠,像是淚水又像是汗水。
“他經歷過多少次‘不得不’堅強的時刻呢?”想著這個問題,我的心裡湧上了一陣酸楚。
出生於1997年的王立偉,今年24歲,他個子不高、長得胖胖的。
得知親生父母被找到的訊息時,王立偉正在長沙打工。
我聯絡了王立偉,並和他約定了《等著我》愛心尋人團的到訪時間。
可讓我沒想到的是,我們聯絡後的當天晚上,王立偉便馬不停蹄地坐上了回老家的火車。
從湖南長沙到安徽安慶,坐火車需要六個多小時,由於他的老家在安慶的一個農村,位置偏僻,幾經波折後,他到達老家的時間,已經接近第二天天明瞭。
“想著要見爸媽了,很激動,就想著早點回來。”王立偉露出了靦腆的笑容。
掃描二維碼
觀看完整影片
02
王立偉有記憶以來,便總能聽見村裡人談論他的身世。
一開始,他並沒有太在意那些風言風語,直到初中的一天,王立偉因為一些小事和養母吵了架,養母打手語告訴他:“你不是我家的孩子,你趕快離開。”
王立偉跑回房間,鎖上了門,躺在床上哭了整整一夜。他確信了自己不是養家親生的孩子。
可是,親生父母在哪裡?為什麼會和親生父母分開?自己又會不會是親生父母不要的孩子呢......
王立偉的養父身體不好,養母是聾啞人,小時候的王立偉,最羨慕一起玩的孩子們,能夠被父母叫回家吃飯、能夠牽著爸媽的手走過村裡的大街小巷。
而他只能在說出了一聲又一聲的“再見”後,一個人回到異常安靜的家中,回到幾乎沒有人交流的家中。
初中後,王立偉讀了中專,他的養父在這期間意外去世,養母選擇了改嫁。
為了養活自己,王立偉在畢業後一直在外打工,他做過汽修工人、做過廚師。時不時地,他會問問身邊的同事:“你認識丟了孩子的人嗎?”
每當被問起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時,王立偉會搪塞著說,只是幫著朋友問問。
他從來沒有對別人主動說起過自己的身世,他怕失望、怕別人看見他心裡的痛。
在外漂泊的這些年,王立偉四海為家。
在他倍感孤獨的時候,他總是想著一個問題:“如果在親生父母身邊,我是不是會有不一樣的生活?”
圖為王立偉
03
2015年,王立偉便到了公安機關進行了採血。今年年初,他的養母因病去世。
在以為今後的日子,註定是一個人的顛沛流離時,警方為他帶去了親生父母被找到的好訊息。
在7月27日《等著我》的新媒體認親直播中,王立偉和父母相擁而泣,他一邊流著眼淚,一邊大聲叫著爸爸、媽媽。
圖為相見畫面
我知道,這個男孩的委屈,在他的心中藏了太久,在和父母相見的這一刻,他終於得到了釋放。
原來,王立偉原名譚貞科,2000年的一天,他的爸爸譚安榮和媽媽陳永碧,帶著年僅兩歲的他去集市上購買年貨,半分鐘不留神,孩子就丟失了。
譚安榮和陳永碧沒有選擇再生孩子,他們在全國各地奔波了21年,只為尋找這個他們生命中唯一的孩子。
“想對爸爸、媽媽說些什麼嗎?”
這一次,王立偉的眼裡閃著淚光。
他說:“我想謝謝我的爸爸媽媽,謝謝他們一直在找我,從未放棄我。”
圖為王立偉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