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柳正規
江戶時代,日本各個藩地紛紛推出本地特產,作為一項經濟政策,獎勵民間開發生產各種手工藝品便是其中的一環。工匠們精雕細琢,互相切磋,磨鍊手藝,革新技術,造型設計也越來越有品位。
日本傳統工藝品:西陣織
不久,日本迎來明治維新的開放時代,歐洲人見到日本工藝品後讚歎不已。因為他們眼前的這些純手工製品是他們無法批次生產的。在明治維新發生的一個世紀之前,也就是1760年前後,在產業革命興起的歐洲,製造業的重心已經轉移到工廠化的大批次生產。所以他們對日本工藝品的精湛技藝感到驚訝,同時也懷念起自己曾經擁有而又早已被遺忘的那些淳樸可愛的手工製品。
再者,日本朝著現代化國家邁進,當然要積極引進先進的工業生產技術,同時為了落實“殖產興業”的政策,一定要繼續擴大傳統手工藝品的生產規模。在現代化大工業生產方面,日本比歐洲晚了整整一百年,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必須將傳統領域的優勢保持到底。在這個時候,從歐洲傳來了如雷貫耳的喝彩聲,這對於曾經落後一步的日本來說,反而讓壞事變成了好事。
在明治初年歐洲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上,來自日本的工藝品大受歡迎,成為出口商品中的一大亮點。幕府後期,日本的出口商品多為海苔等海貨,後來發展到以生絲和茶葉為主。與這類大宗商品的出口額相比,分散製作的工藝品太少。儘管如此,日本工藝品在國外的人氣居高不下,需求量也在穩步增長。
說到當年日本工藝品暢銷海外,最好的證明就是那個時期的產品如今在日本已經所剩無幾。那些滯留在日本的產品也許都是海外不受歡迎的劣質產品。京都清水寺附近有一座名叫清水三年坂的美術館,專門收集展出從幕府末期到明治年間的民間工藝品。2001年開館之時,特意到歐洲把當年日本優秀的工藝品買回來,否則,展覽就無法開幕,由此可見,當年的日本工藝品在歐洲是多麼受寵。
但是,從明治二十六年(1893年)的芝加哥世博會起,日本工藝品的人氣開始回落,在七年後的巴黎世博會上甚至受到了差評。
那麼,曾經倍受歡迎的日本工藝品為什麼會落到這步田地呢?設計製作上一味迎合西方的口味,反而為自己挖下了墳墓。明知自己的產品深受歡迎,在設計製作上更應當精益求精。可是,由於對歐洲人的興趣缺乏調查,盲目生產,讓“日本製造”遷就歐洲的需要,結果導致海外的評價一落千丈。歐洲人被日本獨具匠心的傳統工藝所吸引,但是這種表面現象也誤導了日本,結果,讓日本在出口商品淺薄化的歧途上越走越遠。
當時的日本,還沒有哪位能人能夠站出來及時糾正。雖然有美國的東洋美術史專家費諾羅薩和岡倉天心等優秀的美術評論家,但是在這些專家學者的眼裡,坊間工匠的手工藝品遠不如藝術作品的檔次高,拿不到檯面上進行點評,再加上國外資訊閉塞,所以傳統工藝在良好的自我感覺中不知不覺地斷送了自己的發展機遇。
海外需求縮水後,日本工藝品在國內需求的支撐下繼續前行。可是到了戰後,日本人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需求量逐漸減少。同時,民眾開始將工藝品視為富裕階層的奢侈品,這種傾向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20世紀80年代的泡沫經濟時期尤為明顯,特別是壺盤之類的高檔瓷器經過名作家之手,儼然成為主人身份的象徵。因此,工藝品的需求量雖然在整體上一路下滑,卻也暫時逃脫了暴跌的厄運。
最為嚴峻的形勢出現在經濟泡沫破滅之後。由於需求驟減,陶藝、漆器、金屬工藝、染織等所有產地都受到了嚴重衝擊。其實,在此之前陷入低谷也不足為奇的工藝品行業,卻在這場泡沫經濟中硬是挺了過來,於是在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傳統工藝等於遭到了雙重打擊。
目前,泡沫經濟的破滅讓日本工藝品行業舉步維艱,各個產地後繼乏人。在世界上值得自豪的絕技也已經到了能否繼續傳承的危險邊緣。
在黑雲壓城的惡劣環境中,我們應當首先看到出現在這裡的一線光明。從1974年到2009年傳統工藝品行業的變化曲線來看,企業數量的減少並不明顯,2009年的產值為1281億日元,比鼎盛時期減少四分之一,從業人員的流失也和這個比例基本吻合。
的確,不能奢望國內需求有較大幅度的回升。但是,由於近年來日本的工藝品在海外再獲好評,所以這次危機對海外需求的影響不大。據我分析,這種局面的出現應當歸功於有關美術作品的評價所帶來的變化。
下面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以前對美術作品的評價有三個標準,創意、主題和品質。一般認為古典美術作品如果全面均衡地達到了這三個標準,則為優秀作品。但是,這個標準在19世紀中葉開始發生變化,在從歐洲出現了印象派以後,對創意的重視程度開始升溫。主題往往因作品而定,其重視程度與創意基本相同,然而對質的要求則輕描淡寫。所以,我們在欣賞印象派繪畫作品的時候,會發現有不少作品留有塗抹和落筆的痕跡。
那麼,對於最受印象派重視的創意,我們又該如何定義呢?可以用“獨特”來代替。簡而言之,就是幹他人沒有幹過的事情。
所以到了19世紀後期,藝術家必須敢為人先,挑戰新鮮事物。某件事情有人做了,下一位必須另闢蹊徑,再下一位也要爭取更新。追求“獨特”意味著對創意的重視。於是,藝術家們奮不顧身地追求“獨特”,全然不顧觀眾的感受,不去思考如何讓自己作品做到賞心悅目。結果怎麼樣了呢?無人喝彩的作品氾濫成災!
在門可羅雀的寂寞中,藝術家們只好在自己的小圈子裡互相吹捧:這幅作品如何如何新穎,那幅作品怎麼怎麼與眾不同……
如此說來,片面強調創意的結果讓現代藝術的道路越走越窄,變得越發無聊,疏遠了大眾。
然而,在現代藝術每況愈下的過程中,歐美人卻意外發現早已被現代藝術遺棄在角落裡的品質,在某些作品中依然存在,而且非常講究。這就是日本畫和日本的傳統工藝。就在現代藝術片面追求“獨特”的時候,一向重視質的日本畫和工藝品,以其本身固有的風格在世界造型藝術中獨樹一幟全面收穫了“創意”的藝術效果。近年來,正是出於這方面的原因,終於讓日本的工藝品在世界重新獲得了好評。
最近20年間,日本的竹編工藝品在美國備受歡迎,處於嚴重的供不應求狀態,單價高達一兩萬美元的美術工藝品十分暢銷。竹子在日本人眼裡司空見慣,可是在沒有竹子的美國,竹子就顯得那麼奇特,那麼迷人。筆直的纖維富有彈性,材質既輕巧又結實,再經過工匠的巧手編織,讓竹編工藝品透出一種異乎尋常的美感。
類似的竹編工藝品在盛產竹子的中國和東南亞各國也能生產。如果提供原料,再派人指導,歐美人也不是不能幹。但是,想要做出實實在在的好產品,談何容易?
這個道理不僅限於竹編工藝,對日本所有的傳統工藝品也都說得通。日本的優勢不僅在於工匠的一絲不苟和心靈手巧——當然,這也是日本的優勢,但也不能忽視使用者一方的素質和眼光。日本自古就有刻意磨鍊一線工匠的良好傳統,在飯館裡掌勺的老師傅再怎麼努力也有極限。一位廚師如果在講究吃喝的顧客面前經不住考驗,他就炒不出一盤地道的好菜。這個道理對於工匠和廚師都是一樣的。
大英帝國在19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曾經在世界各地收集了大量的珍寶。當時為了顯示國家的富有,從名貴產品到稀世珍寶,見到好東西就收。中間還有這麼個插曲,為了能夠從一堆石頭裡挑出寶石,他們還特意培養了一批專業鑑定師。這些在英語裡叫作connoisseur的傢伙們不僅能鑑別美術和美食,還能判斷個人興趣和愛好有無品位。在日本就沒有這類鑑定師,因為人們在生活感覺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審美能力。普通百姓至少也養成了使用好東西要倍加珍惜的生活習慣。至於什麼是好東西,大家心裡自然有譜兒,這是日本人的強項。這個強項讓明治初期生產的工藝品無可挑剔,讓歐洲人看到後尖叫不已。
自古以來,日本人在生活中常用的那些品質高尚小巧玲瓏的東西,不只是瓷器、金屬製品,還有身上穿的、頭上戴的。比如,用來印染“江戶小紋”的紙型,精雕細刻的花紋非常精美,令人咋舌。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把用紙型加工而成的高雅和服或者浴衣穿在身上是那麼隨意,絲毫沒有異樣的感覺。在他們身上也許看不到那種能夠發動一場宗教戰爭、市民革命的豪情壯志,但是他們卻憋足了一股子勁頭,在現有的條件下一定讓產品的做工更加考究。
江戶小紋
生活在這種環境裡,日本人對於什麼是細膩精巧,什麼是品質高尚,或許說不清楚。但是,在他們心裡有一條不可逾越的底線,即在生活中自然養成的對品質的追求和約束,這是掌握在日本人手裡的一筆無可替代的寶貴財富。我認為,在這裡可以尋找到今天的日本工業追求產品質量過硬、細節無懈可擊,造型完美無憾的起點。如果說代表傳統工藝品特色的細膩和精巧,沒有溶化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裡,那麼,就沒有今天日本製造業質量第一的文化素質。
這裡體現出日本與歐洲在製造業上的區別。不過,歐洲有的國家也與日本大體相似,這類國家恐怕要數德國和義大利了。德國為了把中世紀以後發展起來的傳統手工業技術傳給後代,將“工藝大師評比制度”提升到法律的高度,積極開展技能傳授活動,充分發揮工藝大師們的核心作用,追求產品質量,促進製造業發展。德國的具體做法是透過“大師評比制度”保持產品質量,而日本是從日本人心目中的文化角度對品質進行自我約束,我覺得兩者的區別就在這裡。在這個意義上,義大利工匠對技藝的磨鍊更像日本。在歐洲範圍內,義大利是迎來現代產業發展時期較晚的國家,為了與當時的先進國家競爭,義大利必須全力保護手工業的發展。
圖書介紹:
https://baike.baidu.com/item/日本如何文化立國/24181550?fr=aladdin
(本文節選自笹川日中友好基金“閱讀日本書系”之《日本如何文化立國》,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社。文中圖片均來自維基百科,轉載請留言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