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世之道
強者的處世之道:談談儒家的為人處世之道是什麼
儒家的為人處世之道一是指君子(忠恕)之道(仁),亦即忠誠、孝敬、責任、廉恥,二是指蘊含在禮樂精神之中的處世之道:樂的精神是和,禮的精神是序。
在孔子所講的君子之道中,有幾個主要的內涵:一是忠誠、二是孝敬、三是責任、四是廉恥。孔子對中華民族最大的貢獻,是揭示了國家治亂的根源——道德,教人懂得人之為人應遵循的準繩。這個準繩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忠恕之道(仁)亦即忠誠、孝敬、責任、廉恥,二是孔子一心要維護的周禮。在當時,仁是用來維護禮的,禮是維護君王的專制統治是行為的最高準則。
儒家的處世之道,首先蘊含在禮與樂的精神之中,樂的精神是和,禮的精神是序。作為制度的“禮”是為維護不平等、壓迫和剝削的,但是這種不平等出自天經地義的自然血親,存在於溫情脈脈的人倫之中。在等級森嚴的宗族祭祀活動中,一面行禮,一面唱詩奏樂,洋溢著人倫親密的氣氛和情味。“樂”在這裡起到了調節“禮”的作用,“中庸”也起到了調節“禮”與“和”的作用,這是禮樂文化內在的矛盾。儒家的禮樂文化還指人的自我身心的和諧,這種和諧是個人修養的勝境,也是社會發展的最佳狀態,其途徑是“序”。音樂的美妙來自於各種樂器巧妙的配合,巧妙的機理則在有序。“序”是“禮”的精神。樂中有禮,禮中有樂。“禮,理也;樂,和也”,“萬物各得其理而後和,故禮先而樂後。”
弱者的處世之道:古人的處世之道,“話要軟著說,事要硬著做”是什麼意思?
古人的處世之道真的很值得我們去學習,比如曾國藩就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位大家,而且我覺得他的處世之道就很好,深刻貫徹了“話要軟著說,事要硬著做”,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但是卻蘊藏著很多的道理,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1.注意語氣語調
在大家的生活裡總有一些刀子嘴豆腐心的人,還有一些比較不會說話的人,其實她們的初衷是好心的,但是在說話的時候卻總是有些太硬了,語氣可能相對而言比較的不耐煩,而現在人在家裡都是寶貝,很少有人可以接受別人這樣的語氣了,雖然對方是好意。
2.注意措辭,嚴謹圓潤
上學的時候大家都喜歡說話直來直去,但是到了職場上你會發現有些時候還是需要一些圓滑的,太過於耿直不好,會引起別人的厭惡,這個時候說話應該有度,拿捏得當,有一定的分寸,知道對方不喜歡什麼的話說話可以稍微婉轉一些,過度的直腸子反而會導致自己吃虧,當然也不是讓你學會油嘴滑舌,只是稍微保持一定的距離感罷了。
1.具備能力,提升自己
首先肯定是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現在社會就算你說話再好聽,誇得自己天花亂墜的,但是還是需要具備硬實力,很多人都更注重這一點,只要你擁有這樣的硬實力,可以說走到哪裡都是不慌的,但是這樣的實力是需要你自己卻努力學習,從各個專案裡獲得經驗而來的,所以一定要不怕苦。
2.果斷的態度,掌中全域性
雖然擁有了一定的實力,但是有些時候我們還需要具備掌控全域性的能力,很多時候一個專案不是你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的,什麼樣的人該在什麼樣的位置,都是一件需要自己考慮的事情,怎樣把員工最大的屬性給挖掘出來,在面對一些困難時,需要足夠額冷靜和理智去判斷,從而選擇比較正確的方式。
這兩者相結合才能達到現今的處世之道,這麼看來,處世之道也是融會貫通的,不過個人有個人的緣法,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這樣的,做一個平凡的人去體會社會的有滋有味也是不錯的選擇,只是在說話方面注意下不要傷了人心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