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VS《城南舊事》
兩本小說,有異曲同工之妙。放在一起讀,別有意趣。先後讀完,發現許多可對比的地方。
作者簡介
蕭紅(1911—1942)。林海音(1918—2001)。她們都出生在20世紀10年代,蕭紅較林海音早7年出生。
蕭紅,出身封建地主家庭。身邊的人,大都是思想頑固、專治保守的人。她的童年,除了祖父和屋後的園子,能給她點溫情和快樂,其餘盡是孤獨、寂寞、悲涼。讀她的童年生活,感覺很壓抑。
林海音,出生在日本大阪,5歲來到北京(當時叫北平)。她的父母是開明的,把他們的愛,都傾注到了孩子們的身上。她的童年是快樂的,是陽光的,是充滿愛的。雖然在她懵懂無知的、善良的好奇心推動下,加劇了人物悲劇化的發展,從而產生了淡淡的哀愁,但讀起來是輕鬆的,是溫馨的。
家庭環境是塑造人物性格的地方,也決定了人物的命運發展方向。
荒涼的呼蘭河,荒涼的家庭,荒涼的園子,荒涼的人情關係,最終導致年僅31歲的“30年代文學洛神”——蕭紅,輾轉奔波各地,隕落於香港。真是惋惜!
開明的家長,嚴格的家教,培養了林海音善良、獨立、自主、負責任的性格,面對各種變故,能堅強地應對。她有一顆陽光般的心,把她的愛播撒於字裡行間。2001年壽終正寢,逝於臺北振興醫院,享年83歲。
創作背景
兩本小說都是對童年的回憶。不同的是,蕭紅旅居在香港,對故鄉東北黑龍江呼蘭河城的童年回憶。《呼蘭河傳》創作於1942年,正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階段,這使遠在香港的蕭紅更加懷念自己的故鄉和童年,於是,她以自己的家鄉與童年生活為原型,創作了這部小說。
林海音是在臺灣自己的家裡,回憶旅居北平南城四合院裡的童年生活。當時還在孩童時代的林海音,跟隨父親從臺灣漂洋過海來到北平,住在南城的一個衚衕裡,古都的駝鈴、殘陽、鬧市、城垛......無時無刻不吸引著林海音。她在這裡度過了一段寶貴而又美好的孩童時光。後來父親去世了,林海音的幸福童年也就結束了。多年後,遠離第二故鄉的林海音對這一切依然難以忘懷,縷縷的哀愁、沉沉的相思,依然深深地印在她童年的記憶裡,於是就有了這本《城南舊事》。
文學特色
一、都以兒童的視角看世界。
《呼蘭河傳》雖然沒有一以貫之的故事線索,我們卻能從小城的自然風光、單調灰暗的現實生活、迷信色彩濃重的民俗中,真切的感受到一個個被苦難生活百般折磨、被封建思想荼毒至深的生命形態,映射出中國農村扭曲病態的社會現實。透過對天真的團圓媳婦、古怪的有二伯的描寫,作者毫不留情地鞭笞了愚昧保守、麻木無知的卑瑣小民;而對勇敢的馮歪嘴子的描寫,歌頌那些善良淳樸、敢於追求幸福與光明的人。
《城南舊事》,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大人眼中的瘋子——秀貞,是英子的好朋友;巡警眼中的小偷——厚嘴唇的年輕人,是英子心中的好人。英子用她自己的獨特視角,感知著社會的溫情與冷漠,悲歡與離合。
二、都是散文化的風格。
《呼蘭河傳》這部“回憶式”的巔峰之作,打破了傳統小說的格局,具有顯著而獨特的散文化特徵。正如茅盾先生所說,“《呼蘭河傳》不’像’是一部嚴格意義的小說",因為它不具備貫穿全書的線索,沒有完整的情節設定,但它形散而神聚,並且具有“比’像’一部小說更為’誘人’些的東西;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城南舊事》透露出一種“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作者自己也說過:“可是,我是多麼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文中有數不清的景物描寫,用景物襯托人物的心情,情景交融,這是散文化的境界。
三、都有口語及俗語的運用。
如,《呼蘭河傳》中看完火燒雲後,烏鴉飛過時,尚未睡著的孩子們在叫嚷著:“烏鴉烏鴉你打場,給你二斗糧……”把我們直接引入到,那漫天蓋地的一群黑烏鴉,呱呱地大叫著,飛過頭頂的場景。烘托出淒涼的環境氛圍。“拉大鋸,扯大鋸,姥爺門口唱大戲。接姑娘,換女婿,小外孫也要去……”又把唱野臺子戲時熱鬧,人們團聚時的溫情,烘托了出來。
又如,《城南舊事》中爸爸拒絕英子時說的客家話,“做唔得!做唔得!”英子媽說不好北京話,有濃重的廣東味的話語,“買一斤租漏(豬肉),不要太回(肥)。”“聽我給你算,二俗(二十),二俗錄一(二十一),二俗錄二(二十二),二俗錄三(二十三),二俗錄四(二十四),二俗錄五(二十五)……”讀著這些口語化的表達,想象著一家人,說著不同的口音,幽默無窮,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一家人的其樂融融。
好的作品,耐人尋味。同類作品共讀,意趣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