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也叫河南梆子。距今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而且早在清代乾隆年間,就已是河南很有影響力的戲曲劇種。在生成和發展時期,汲取了崑腔、吹腔、皮簧以及其他梆子聲腔劇種的藝術因素,同時廣泛吸收河南民間流行的音樂、曲藝說唱和俗曲小令,形成了豫劇樸直淳厚、豐富細膩、富於鄉土氣息的劇種特色。
豫劇是我國最大的地方劇種,與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並稱為中國五大劇種。2006年,國家文化部門統計,國有專業豫劇團體數量有167個,是21世紀後全國擁有專業戲曲團體和從業人員數量最多的劇種。鼎盛時期,全國專業的豫劇團有300多個,業餘豫劇團更是不計其數。
豫劇的劇目資源也相當豐富,光是傳統劇目就有近千出,歷史上曾有“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三列國”的說法,《牧羊卷》《鍘郭槐》《花木蘭》《穆桂英掛帥》《唐知縣審誥命》等眾多傳統劇目,多年來在舞臺上盛演不衰。2006年,豫劇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虎美玲是豫劇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也是豫劇常派創始人常香玉的學生。多年來專注在豫劇表演和傳承工作上。我們聽到的《花木蘭》《大祭樁》同為虎美玲的代表作,幾十年來,已經演出近2000場,獲獎無數,無論在劇場還是鄉村,國內還是國外,都收到無數好評和讚頌。
談及為何會與豫劇結緣,虎美玲表示,在她小的時候就經常跟著姥姥去聽戲、看戲,那個時候的她才2歲多,是舞臺上的演員們觸動了她。“透過他們的表演和演唱,傳遞出來的感人故事和美麗的聲音深深打動著我,感染著我。”也是從那個時候起,一粒熱愛戲曲、長大也要當演員的種子便種在了虎美玲的心中。
虎美玲說:“我7歲上學的那個年代沒有電視機,只有廣播和高音喇叭。在上學的路上,經常會從那高音喇叭裡傳出像常香玉大師他們這些老前輩們的唱段。一聽到他們的唱段,我就感覺這聲音為什麼這麼好聽,往往是聽得如痴如醉,什麼都忘了。我那個時候就有一個夢,啥時候我也能像常香玉老師那樣在那喇叭裡為大家演唱。12歲那年,鄭州市郊區戲校要招生學員,我的班主任帶著我們全校的十幾個熱愛戲曲的小朋友一起去參加考試,有幸的是我考上了戲校。”
2000年,應新加坡華樂團邀請,虎美玲赴新加坡進行藝術交流,首開豫劇與國外大型交響樂團聯合演出的先河。虎美玲回憶說:“當時我唱的段子有常派的代表作:《花木蘭》《大祭樁》,還有豫劇版的《紅燈記》。透過兩場的演出,劇場效果非常好,使我感覺到透過這樣的形式來傳播宣傳我們的豫劇非常好,非常的新穎。也使那些不太瞭解我們豫劇的觀眾看了之後,對我們豫劇有所瞭解。”從12歲到現在,已經有60多年了,虎美玲表示,她就圍繞著一個舞臺,圍繞著她的一個夢,就做了一件事:學戲、唱戲、傳戲。
豫劇,是我國傳統文化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著華夏文化的魅力。但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社會意識形態和審美風尚發生了巨大變化,豫劇也開始出現危機。觀眾數量急速縮減,許多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流派劇目幾近失傳。
2021年4月,在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的“河南省豫劇名家面對面啟動儀式暨工作座談會”中提到:目前,河南省豫劇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有10位,其中有3位已經去世;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有8位,年齡都超過了55歲。雖然現在也有很多青年豫劇藝術家,但豫劇的傳承還需要更多的新鮮血液、更多的新生力量。尤其需要把豫劇推廣到青少年群體中,讓年輕一代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體驗豫劇的藝術之美。如此豫劇的傳承才能可持續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