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崇禎四年末大淩河之戰結束後,大明固守錦州不再東擴,將注意力轉移到鎮壓西北的流寇上,後金也藉機征討沒有歸附的蒙古察哈爾部。遼東一時太平無事。
崇禎五年四月,皇太極率軍西渡遼河,並在昭烏達(今昭烏達盟)徵召喀喇沁等蒙古諸部,集結起十萬兵力,西征察哈爾的林丹汗。林丹汗無法抵擋,至五月二十三日後金已進攻到大同、宣府北面的察哈爾屬地。
二十七日後金攻入歸化城,林丹汗渡過黃河西逃。皇太極於七月班師返回瀋陽,不久後林丹汗病死於青海。明朝失去了察哈爾部的屏護,大同、宣府將和薊鎮一樣直面後金兵鋒。
而明朝經過幾年努力,於崇禎六年九月將十幾萬流民軍壓縮、包圍於河南武安一帶,而且流寇中的大佬級人物全在(高迎祥、張獻忠、羅汝才、李自成、賀雙全等)。要不了多久就可以一次性解決問題,形勢一片大好。
關鍵時刻皇太極又來搞事了。崇禎七年五月,他帶兵再次繞開關寧防線從宣府北面的尚方堡入塞劫掠,為保大同朝廷只得將曹文詔從河南北調,導致河南圍困民軍的兵力不足。總兵王樸沒有把握殲滅民軍就同意了他們的投降,從包圍圈裡跑出後,這些人自然是繼續興風作浪。
張獻忠出了包圍圈之後就帶兵一路搶劫到鳳陽,挖了老朱家的祖墳,崇禎被氣得吐血。崇禎八年六月從大同南下繼續圍剿民軍的第一悍將曹文詔中伏殉國。原本眼見就要覆滅的流民起義又遍地開花,朝廷幾年來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努力盡毀。
同年(崇禎八年)皇太極再徵察哈爾殘部,這次他抓獲了林丹汗的兒子額哲並獲取了當年元順帝從北京出逃時帶走的傳國玉璽。大喜的皇太極經過一番準備後,於崇禎九年四月十一日,正式稱帝並立國號為“清”,並改女真稱謂為滿洲。
為了應對亂局,崇禎只得又另設一個五省總督(第一個五省總督是洪承疇,負責西北五省),由盧象升擔任負責剿滅江北、河南、湖廣、四川、山東五省民軍。崇禎九年正月盧象升率大軍在滁州大敗流民軍。
一路追殺又在南陽大敗流民軍,高迎祥率殘部逃往陝西,後在周至縣與其心腹劉哲、黃龍一起被孫傳庭俘獲(於七月獻俘京師處決)。形勢又是一片大好,可惜歷史不存在如果。
崇禎九年五月,剛稱帝不久的皇太極發兵經延慶入居庸關,直取昌平。至七月清軍開始以京師為中心,四處劫掠“克十二城,五十六戰皆捷,獲人畜十七萬九千八百二十”,京畿附近的明軍根本就無法抵擋。
崇禎只好召令盧象升率軍北上馳援京師,中原的流民軍如釋重負,“遂大逞,駸驍乎不可複製矣”。本已陷入絕境的流民軍,在明軍主力北上後很快就又壯大起來。
崇禎十一年八月末,皇太極命多爾袞為大將軍。率軍從牆子嶺和青山關破邊牆入塞徵明。清軍於十一月陷良鄉、涿州、高陽,孫承宗全家戰死。十二月與楊嗣昌、高起潛不和的盧象升被迫率五千殘兵與清軍主力戰於鉅鹿蒿水橋,兵敗殉國。
崇禎十二年正月,清軍攻陷濟南,屠城並將城中財物劫掠一空。二月,多爾袞率大軍至天津衛,三月,經青山口出關,撤回遼東。
滿清第二、三、四次入關的大略路線
至此明朝原先兩面包夾圍困後金的戰略優勢地位已蕩然無存。自己反而陷入了被滿清和內地流民軍兩面夾擊的戰略被動之中。而且滿清的入寇劫掠既讓明朝損失大量財物、兵力,還製造出大量難民,而這些朝廷無法賑濟的難民只能加入流民軍,讓明朝雪上加霜。
崇禎十四年,皇太極決定繼續消耗明朝的實力,為以後決戰或議和做準備。而消耗的辦法還是,圍點打援。皇太極令濟爾哈朗、多鐸在錦州和廣寧之間的義州築城。然後以義州為基地包圍錦州。
四月義州城築起,後金開始圍困錦州城,圍城的方法和當年包圍大淩河一樣,巧的是守城的也和大淩河時一樣,祖大壽!
清軍剛包圍錦州城,城裡的蒙古人就坐不住了。主動聯絡清軍投降,並作為內應配合清軍奪了錦州外城。自薩爾滸開始,蒙古人幾乎年年都要出賣大明,結果到這個時候最前線的城市還讓大量的蒙古人參與防守。
祖大壽只得向寧遠求援。救還是不救?
如果不救,錦州城裡的數萬將士和大量物資就這麼拱手讓給清軍麼?而且就算是捨得割肉,清軍拿下錦州繼續南下,錦州到寧遠之間的松山、塔山等城池、堡壘又怎麼辦呢?全部不要了?如果不要的話,又何必把防線前推到錦州?什麼叫作繭自縛?
如果救,那怎麼救呢?根據大淩河的經驗,靠關寧軍自己是救不下來的。而且此時明朝上下已然明白現在處於“攘外必先安內”還是“攘內必先安外”的選擇中,不將後金或內部流民軍先解決一個,大明會被生生耗死。
於是乎集中明朝全部力量在錦州一次性解決問題這個賭博式的選擇變得自然而然了。挽救大明的重任,落到了洪承疇的肩上。
洪承疇字彥演,萬曆四十年進士。進入崇禎朝後以鎮壓流民起義而逐漸被世人所知。他出名的不是他的軍事才能,而是他對付流民軍的手段。
反抗自然要殺,但是投降的他也殺,因為洪承疇知道他們造反是因為沒有飯吃,即便投降了,沒有飯吃很快還會造反,所以都是跑不掉了詐降,而他洪承疇沒辦法解決他們的吃飯問題。
不過洪承疇還是有些人性的,不是將流民無差別全部屠殺,而只是將流民軍中的骨幹、頭目全部殺掉。
在洪承疇的殘酷手段下,大大小小的闖王、闖將們很快就在陝西呆不下去了,紛紛逃亡。崇禎九年洪承疇升任五省總督,與盧象升分割槽配合剿殺流民軍,最終擊潰高迎祥部並生擒高迎祥。
崇禎十二年正月,崇禎帝授洪承疇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督薊遼軍務。當年在洪承疇的指揮下,先是馬科、左光先擊潰李自成,然後曹變蛟在潼關設伏大敗李自成,李自成僅餘十八騎逃入陝南地區。這也說明洪承疇的軍事才能也是有相當水平的。
洪承疇在研究了遼東的戰局後認為,提出了自己的方針:
“今日籌劃遼事並非只守不戰,乃是守而兼戰,唯其如此,才可以成其守;而戰又非浪戰,必在正兵之外另出奇兵,然後可以守可以戰。”
具體的部署是:吳三桂、劉肇期官兵一萬分駐松山、杏山之內;以他自己的官兵一萬五千四百人出鎮前屯、中後之間;以防薊官兵一萬六千人分佈於中協四路、東協建(昌)、冷(口),西協牆路之界,以山(海關)、永(平)撫臣朱國棟駐守山海關關門,以鎮臣馬科出中前。
祖大壽向寧遠發出求援訊息後,洪承疇親自前往松山城(松山離錦州十八里)探查敵情。洪承疇覺得目前的兵力不足,向崇禎請調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薊鎮總兵唐通、榆林總兵馬科,共七萬兵馬。
並向崇禎說明了自己的策略:在寧遠集結兵力,但是不會急於援救錦州。採取“持久之策”,且守且戰,徹底將敵人拖窮、拖垮。
在等待兵馬彙集的同時,洪承疇立營於松山西北與清軍濟爾哈朗、多爾袞交手數次,雙方互有殺傷,明軍斬敵首一千五百多級略佔優勢,明軍士氣和信心一時大漲。不久,楊國柱、王樸等部先後來聚,兵力更增至十三萬,明軍士氣更盛。
瀋陽的皇太極得知,急得“憂憤嘔血”,命阿濟格率軍支援前線。然而阿濟格幾次進攻,均告失利,連續的失利讓阿齊格有些心灰意冷,想要撤軍。
可以說,由於洪承疇排程得當,其紮營固守,先將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而守中又不時主動出兵與清軍交戰,以積小勝為大勝,戰局在一步步地向他所希望的方向發展。遼東巡撫方一藻也高興地向崇禎彙報,現在形勢對明軍很有利,只要合適的時機一到就可以給清軍致命一擊了。
包圍圈裡的祖大壽也挺欣賞洪承疇這種穩紮穩打慢慢耗死清軍的方法。他還唯恐明軍會因一時小勝而成驕兵,多次派信使潛出城,提醒朝廷的官員們“宜車營逼之,毋輕戰”,此時形勢不敢說一片大好,但對明軍是還是很有利的。
然而京師的兵部尚書卻出來說不同意見了,他不同意一味固守。多次請崇禎下令洪承疇兵分四路出擊,圍攻錦州城外的清軍大營。對此洪承疇反駁道兵分四路只會分散兵力,而且強調這個時候必須“持重以待”。崇禎雖然軍事上不是很懂,但是還是選擇了信任前線統帥。
陳新甲為什麼要在大家都不反對的時候跳出來反對呢?並不是他自認為軍事才能遠勝洪承疇。而是他覺得這麼曠日持久地拖下去,朝廷負擔不起鉅額糧餉。 “用師年餘,費糧餉數十萬,而錦圍未解,內地又困”,所以催促洪承疇儘早解決錦州問題。
而大明窮成什麼樣了,崇禎是最清楚的。加之這個時候派往前線的兵部職方郎中張若麒彙報說前線明軍與清軍多次較量都佔上風,而且大軍基本集結完畢,明軍人數大優。已經被國庫虧空、財政赤字搞得焦頭爛額的崇禎再也抵擋不住省錢的誘惑,給洪承疇下旨要求其儘快進軍。
接到旨意的洪承疇於崇禎十四年七月二十六日將明軍集中於松山,八月二日開始進攻錦州城外的清軍,錦州城內的祖大壽也從城內殺出,想內外夾擊。然後明軍連續幾次進攻沒能攻破營盤,祖大壽也被清軍趕回城中。
這裡說點題外話,關寧軍尤其是關寧鐵騎的戰鬥力實際上一直被高估了。當時祖大壽手頭上可不缺關寧鐵騎(他自己的家丁都有近千人,都是關寧鐵騎),而且上次守大淩河也表明祖大壽是不會被普通明軍、平民所拖累的。
後金處於兩面夾擊之下,陣線一旦被衝出缺口,不撤退大軍肯定會崩潰。這點作為帶兵多年的將領,祖大壽也很清楚,所以他不可能只是做做樣子。最終衝不破包圍只能說關寧鐵騎沒想象的那麼強大。
正在養病的皇太極接到軍報,覺得正是重創明廷軍事力量的大好時機,不顧病重,御駕親征。八月九日,下達總動員令,“傳檄各部兵馬,星集京師”,“悉發清、蒙之兵,年十五以上”一律隨軍出征,加強松山清軍的兵力。決定明清命運的松山決戰正式拉開帷幕。
皇太極於八月十一日率援軍出發,十九日到達錦州。現場檢視態勢時,皇太極突然意識明軍過於集中,並沒有多少兵力保衛後方。於是一面沿王寶山、壯鎮臺、寨兒山、長嶺山、劉喜屯、向陰屯、灰窯山,至南海口一線下營,一面在北山頂、杏山東面、錦州西南挖壕溝。
這樣一來松山的明軍就處在包圍圈裡了。然後派阿濟格攻擊了軍在筆架山的儲糧點。清軍動作迅速,僅僅一天的時間就完成了包圍圈。斷了糧道十三萬明軍除了隨身攜帶的三日口糧外,只剩松山城中原為五千守軍準備的軍糧。
二十日,明軍各鎮兵一齊出動,與清軍大戰,激戰一天,勝負未分,明兵未能擊破包圍。二十一日,洪承疇親率明軍向清軍鑲紅旗營地發起攻擊,皇太極怕明軍潰圍而出,親自督陣,明軍未能破圍,退回松山城。連戰兩日後皇太極料定明軍將放棄錦州,向寧遠突圍。就令多鐸在塔山、高橋、杏山一帶設伏。
當天夜裡明軍各部只剩一天口糧,軍心開始不穩,很多人都主張連夜向寧遠突圍。洪承疇不同意大家意見,覺得一旦下令突圍各軍逃命之下很快就會潰散,當下只有絕地反擊,與清兵決戰才能擺脫困境。
本來各部選出悍兵,死中求生、拼力一戰,反敗為勝都未可知。可是軍心已經動搖,眾將各懷心思。當夜大同總兵王樸率先領本部人馬逃跑。其他各部看見王樸逃遁,也紛紛逃命。十三萬大軍轉眼就沒有任何勝算,成了待宰豬羊。
是夜,明軍 “各帥爭馳,馬步自相蹂踐”。逃亡中的明軍杯弓蛇影,才走不遠,遙見前面有火光,以為已中埋伏,到處亂跑,互相沖撞,“且戰且闖,各兵散亂”。
事先埋伏在塔山、杏山等地的清軍又在前面攔頭截擊,“明兵竄走,瀰山遍野,自杏山以南,沿海至塔山一路,赴海死者,不可勝計”。在小淩河口西直抵海一線,明兵數萬人被趕入海灘,又正遇海水漲潮,傷亡慘不忍睹,海中浮屍飄蕩。
逃跑的幾支明軍幾乎全軍覆沒。吳三桂、王樸、白廣恩、唐通、馬科等及六鎮殘兵都潰入杏山城,張若麒從小淩河口乘船由海上逃走寧遠。剩下曹變蛟、王廷臣兩總兵和遼東巡撫丘民仰沒有逃,撤入松山城,與洪承疇同守孤城。
二十六日,吳三桂、王樸率殘兵出杏山城,逃往寧遠,行至高橋,遇到多鐸的伏兵,清軍“伏兵四起,阻截前路,追兵躡後,合力進擊”明軍被殲,吳三桂、王樸兩人僅以身免。
此戰明軍損失慘重,光陸地上被清軍斬殺的就有五萬三千七百八十八名(滿清一樣實行軍功首級制),淹死在海中的已無法統計。除了留在松山城中萬餘人,十三萬大軍逃回寧遠的寥寥無幾。
慘敗之後洪承疇與祖大壽各率萬餘殘軍堅守松山和錦州等待救援。朝廷眾臣雖然是各種謀略層出不窮,但半年的時間也發不出一兵一卒前去救援。期間洪承疇組織過幾次突圍,都被清軍趕回城去。
崇禎十五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副將夏承德率部眾捉住洪承疇和諸將領獻城降清,除洪承疇、祖大樂兩人以及夏承德的部下和家屬外剩餘三千多明軍將士盡數處斬。松山淪陷後錦州的祖大壽也獻城投降,除祖大壽部屬外八千多明軍將士全被屠戮。
隨著錦州、松山的陷落,明軍也放棄塔山、杏山收縮回寧遠,寧錦防線宣告破滅。崇禎十六年,為了逼迫吳三桂投降,滿清採用了祖大壽的絕戶計。
用大炮轟開了中後所、中前所、前屯衛三城,關寧軍損失一萬五千人,大量將領家眷被俘。整個關外就只剩寧遠一座孤城。關寧防線真的固若金湯麼?
薩爾滸之後明軍戰鬥力每況愈下,一戰即潰。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朝廷拖欠軍餉,試想平時軍餉都領取不到,將士怎麼可能不惜命,活著都領不到錢難道還指望父母妻兒在自己死後被朝廷照料麼?朝廷都不能讓我吃飽飯,憑什麼要求我為朝廷賣命呢?大明的錢都到那裡去了,基本上都去修關寧錦防線了。
為了修這條防線,大明基本是搞得傾家蕩產,連賑濟災民的錢也拿不出來,只能坐看海內群盜蜂起。但可笑的是防線修好後又不能自守,朝廷還是得一次次將關內精銳部隊調出關外去消耗。最終精銳喪盡,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流民軍磨好屠刀架在自己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