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經兩年艱苦轉戰
長驅二萬五千裡征途後
紅軍三大主力在此勝利會師
許多人早已看不出原本的樣貌
只有八角帽上那顆紅五角星清晰可見
九死一生的欣喜、贏得勝利的自豪
化作掌聲、笑聲
久久迴盪在人們耳邊
《三大主力會師》 蔡亮 張自薿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昨日的硝煙已經散去,二萬五千裡的紅飄帶,卻穿越八十五載時空,在神州大地上指向堅定的目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為此,中國共產黨人從未停下過腳步。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經過長期艱苦奮鬥,中國人民創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偉大成就。今天,立足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節點,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就是要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風雷動,旌旗奮,起宏圖。新時代長征路上,我們要以史為鑑、開創未來,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繼續擔當歷史使命,掌握歷史主動,不斷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推向前進。
一
“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這是廣西省興安縣界首鎮流傳著的一句俗語。長征途中,這裡曾發生一場慘烈的戰鬥。
1934年11月,中央紅軍突破了敵人的三道封鎖線,進抵湘桂邊界,可蔣介石企圖依託湘江天然屏障,構築第四道封鎖線,妄圖在湘、漓兩水以東地區,構築一個“口袋陣”將中央紅軍全部殲滅。踏上征途的紅軍,已無法隱蔽自己,不得不勇往直前跨過湘江。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紅軍將士浴血奮戰七晝夜,最終以折損過半的慘重代價突破封鎖,粉碎了敵人的企圖,實現了戰略上的勝利。英雄的鮮血染紅了滔滔的湘江水,當地百姓不忍再飲其水食其魚!
湘江戰役是二萬五千里長徵的縮影。漫漫征途中,黨和紅軍向死而生,幾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歸根到底在於心中的遠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終堅定執著,始終閃耀著火熱的光芒。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沒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沒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撐,長征要取得勝利是不可想象的。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其開創性、艱鉅性、複雜性絲毫不亞於當年的萬里長征,更需要我們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奮鬥。不論時代如何變化,不論條件如何變化,都風雨如磐不動搖,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國要強,我們就要擔當,戰旗上寫滿鐵血榮光。”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這一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高聳的航塔、催徵的號角,是推動人民軍隊不斷向前奮進的力量來源。在改革強軍的時代洪流中,我們要時刻保持革命理想高於天的昂揚鬥志,不斷跨越新的“雪山”“草地”,征服新的“婁山關”“臘子口”, 在新徵程上鑄就新的巍峨豐碑!
二
紅牆青瓦,翹角飛簷。每逢節假日,貴州省遵義市老城一座沿街而立的二層小樓便會遊人如織。85年前,在這裡召開的遵義會議,改變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命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程序。
任何重要歷史事件都必須將其放在整個歷史發展程序中來考察,才能理解其深遠意義。遵義會議召開前,中央紅軍先後經歷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以及長征初期的一連串失利。在中國革命最危急的關頭,遵義會議集中糾正了“左”傾軍事錯誤和宗派主義組織錯誤,結束了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統治,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使黨重新走上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軌道。在這次被稱為“生死攸關之轉折點”的遵義會議上,中國共產黨甩掉共產國際的“柺杖”,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制定自己的方針、路線、政策,從而保全了革命力量,使黨的事業打開了新局面。
長征走過的道路,不僅翻越了千山萬水,而且翻越了把馬克思主義當做一成不變的教條的錯誤思想障礙。血的教訓和鬥爭考驗告訴我們,只有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才能把革命事業引向勝利。
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王傳順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掌握科學的理論可以引導我們把握正確的前進方向;立足實際、獨立自主則能使我們不斷開闢前進道路。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我們必須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實事求是,從中國實際出發,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動,進行艱辛探索,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從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遠充滿蓬勃生機活力。
欲窮大地三千界,需上高峰八百盤。思想的引領是最根本的引領。習近平強軍思想洞察新時代軍事領域矛盾運動,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分析軍事問題,深刻揭示了新時代的強軍之道、制勝之道,具有強大的真理威力。在改革重塑、強基開新的歷史節點上,我們要牢固立起習近平強軍思想根本指導地位,堅決貫徹落實習主席訓詞和新時代的軍事教育方針,著力提升教學科研對備戰打仗的貢獻率,堅持不懈推動軍事教育轉型升級向縱深發展,為培養新時代的“大國戰將”作出更大的貢獻。
三
“一送裡格紅軍介支個下了山,秋風裡格細雨介支個纏綿綿……問一聲親人紅軍啊,幾時裡格人馬介支個再回山……” 半個多世紀以來,這首與長征密切相關的《十送紅軍》被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反覆吟唱、不斷回味,紅軍與老百姓深厚的感情生動地體現在勞動人民熱愛和熟悉的歌謠裡。
一部紅軍長征史,就是一部反映軍民魚水情深的歷史。1934年10月,在福建閩西戰鬥的紅九軍團抵達武陽村綿江時,發現只有一座簡易的小木橋,無法滿足一萬多人過橋所需。當地幹部得知情況後,迅即動員群眾捐獻床板、木凳、布包、油桶等物品,搭橋幫助紅軍過河。鄉親們踴躍響應,有的人家甚至把婚床和棺木都捐了出來。很快,這座軍民連心橋就搭了起來,部隊的行軍計劃得以順利進行。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說,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正是因為黨植根於人民,聯絡群眾、宣傳群眾、武裝群眾、團結群眾、依靠群眾,以自己的模範行動,贏得人民群眾真心擁護和支援,長征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始終相信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之力。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政治立場,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邁進。
翻開長征歷史的畫卷,我們看到的是與人民海一般的深情和厚意;透過代代相承的薪火,我們看到的是對人民山一樣的責任和使命。人民軍隊從“星星之火”走來,向“世界一流”奔去的實踐反覆證明:一支偉大的軍隊,只有深深植根於人民,服務於人民,才能贏得人民、贏得勝利。
黨旗所指即軍旗所向,聽黨指揮、服務人民是這支人民軍隊永遠不變的軍魂和宗旨。
四
瓦窯堡會議上,毛澤東同志曾提出一個著名的設問句:“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產黨。沒有共產黨,這樣的長征是不可能設想的。”一語道出了長征取得勝利的根本所在。
長征的勝利,是方向和道路的勝利。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對方向和道路的選擇,不僅體現出一個政黨的價值追求,也體現了其智慧、膽略和胸襟。紅軍長征的那個年代,中國處在危機四伏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日寇野蠻侵略,國民黨反動派置民族危亡於不顧,向革命根據地連續發動大規模“圍剿”,中國革命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關鍵時刻,我們黨表現出無所畏懼的偉大實踐精神,表現出浴火重生的偉大創造精神。黨中央當機立斷,做出堅持北上、把土地革命戰爭向民族解放戰爭轉變的戰略抉擇,從而實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事業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鬥爭的新的偉大進軍。
黨是主心骨,黨是領路人。在長征過程中我們黨開始形成第一代領導集體,此後85年,黨帶領中華兒女風雨兼程,迎來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這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具有強大的領導力和凝聚力,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黨和人民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長征的勝利,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礴看主峰。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繫、命運所繫,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我們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確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不斷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域性、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要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不放鬆,在推動社會革命的同時不斷進行自我革命,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國家大柄,莫重於兵。兵權歸一,軍令歸一。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一刻也離不開領導核心把舵領航。毫不動搖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全面深入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關乎我軍建設根本方向,關乎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必須作為最高政治要求來遵守維護。我們必須要強化看齊追隨的思想自覺,忠誠履職盡責,把軍委主席負責制落到實處,用忠誠和實幹向黨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人民軍隊忠於黨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新時代是一個更加美好、更加值得期待的時代,我們定會弘揚長征精神,繼往開來,英勇奮鬥,不懈努力,在嶄新的道路上創造新的歷史,續寫新的輝煌!
編輯:冀麗娜
值班編輯:周帥
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