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建立一個概念:什麼是中世紀。中世紀其實大致是指西羅馬滅亡的公元476年到東羅馬滅亡的1453年,將近1000年的歷史,這個時期稱為中世紀。
中世紀是歐洲封建制社會形成、發展的時期,也是三大宗教迅速傳播的時期,歐洲的基督教文化在整個中世紀取得了萬流歸宗的地位,也就成了歐洲宗教的正統。
很遺憾,這個時期的歐洲沒有強有力的政權,封建割據帶來的戰爭非常頻繁,這種頻繁的戰爭造成了科技和生產力發展的停滯,人民生活幾乎毫無希望,所以整個中世紀普遍被稱為黑暗時代。
是什麼造成了黑暗時代呢?基督教。要先從基督教的另外一段歷史也就是基督教成為國教之後說起。
公元393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佈基督教為羅馬國教。在世俗權力的支援下,基督教的事業迅速膨脹、發展,遍佈整個歐洲大地。然而這種勝利又導致教會迅速與世俗的力量相融合,開始世俗化,信仰的力量慢慢被弱化。
《聖經》本來是信徒行事的最高準則,但是羅馬教皇規定,除了教會中的領袖以外,不準普通的信眾讀《聖經》,怕一般的信徒誤解、濫用《聖經》。更可笑的是,他們還把《聖經》鎖起來,這樣神職人員就可以任意曲解《聖經》,以人的意志取代神的意志。而且他們宣傳“教皇無誤論”,就是教皇說什麼都是對的,教皇是上帝的代言人,他講的話不是他的話,是上帝的話,所以教皇斷案也就是神斷案。這就很荒唐了。
正是因為有這種權力,所以羅馬的教庭開始壟斷屬靈的事務,也就是信仰層面的事務,慢慢地又開始把權力延伸到世俗的事務中。這個時期教會開始逐步從神的領地擴張到了世俗的領地,整個教會只關心世間的事,而忽略了精神的拯救。
在基督教教義中,上帝派他的兒子耶穌來到世間是來拯救世人的,是因為世人有罪。而這一時期教會關心的是怎麼樣在世間擴大權力,卻忽略了它的本職工作,這種世俗化代替了永恆的追求,使教皇處在一個既管世俗又管精神的至高無上的地位,這種力量和權力使教皇產生一種幻覺,以為他就是上帝,上帝就是他。因為神是至高無上的、萬能的,而神不會直接對人發號施令,要透過代言人教皇,所以教皇慢慢產生了這種錯覺,因為入戲太深而不能自拔。教皇是上帝嗎?不是。因為這種錯覺造成精神的分裂、人格的分裂,這種分裂使教皇開始干涉很多世間的事物。
整個中世紀的1000年裡,教皇乾的大部分事都是壞事,比如干涉世俗的王權,世俗的王權沒有得到教皇的認可,皇帝的加冕就是沒有法律效力的;還挑起十字軍東征,教皇說聖城耶路撒冷被佔領了,要信徒奪回聖城,於是發動了多次十字軍東征,演變成人類的一場浩劫。
正是因為教皇有管轄世俗事務的權力,搞異端裁判,迫害和阻滯科學發展,醫學也沒有進步。在歐洲黑死病盛行期間,大量的人死掉,人口銳減,整個歐洲死氣沉沉。
最關鍵的一點是,教皇還壟斷知識教育,壓制知識分子,不允許他們有任何新的思想,搞異端審判,把新思想者都處死、折磨死。
最糟糕的是,教皇為了斂財,還發明瞭贖罪券。教會非常腐化墮落,教皇揮金如土,寡廉鮮恥到了極致,沒有錢了就去騙人,要信徒買贖罪券。他宣稱,只要信徒把錢投到錢箱裡,“叮噹”的一瞬間,他的罪就被赦免了,死後能從地獄直接升到天堂。很多窮苦的人省吃儉用就是為了買贖罪券,還有很多妓女把賣身得的所有錢都買了贖罪卷,因為這是進入天堂的門票!這是多大的騙局?很多人因為對地獄感到恐懼,所以窮其家財換來的卻是這些廢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