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19日,一群軍人邁著整齊的步伐,奮勇越過鴨綠江,奔赴朝鮮前線保衛國家。 而且他們後面有中國吉林省,抗美援朝戰爭的重要後援地。 吉林省,用全省的力量為戰爭服務,救助傷員,安置朝鮮難民。 在戰場上,中國軍隊發揮了國家和軍事力量; 在戰場背後,為吉林的孩子們齊心協力提供後援。 經過兩年零九個月,我們終於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由於美國飛機在入侵朝鮮的同時多次轟炸了中國邊境地區,給中國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損失。 在這關鍵時刻,中國應朝鮮政府的要求,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重大歷史決策。
一場不可避免的大戰,中國犧牲十餘萬志願軍,這段歷史絕不能忘。
吉林省之所以能夠成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後備之地,與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密切相關。 吉林省東南部以豆滿江和鴨綠江為界,而對面的是鄰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中韓邊境長達1206公里。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吉安市位於吉林省吉安市、臨江、長甸河口目前位於遼寧省寬甸滿族自治縣南部,安東市目前位於遼寧省丹東市,這4個港口是我國志願軍隊渡鴨綠江、進入朝鮮戰爭的重要通道。
為全力支援一線的作戰,東北局和東北人民政府下達的所有擴能任務,吉林省都必定拼盡全力的去完成。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據不完全統計,吉林省有2.87萬青年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 吉林的孩子們肩負著祖國和人民的重託。 他們不怕犧牲,不怕死,冒著生命危險在戰場上犧牲,英勇殺敵。
一場不可避免的大戰,中國犧牲十餘萬志願軍,這段歷史絕不能忘。
志願軍二等英雄張鴻林是惠南縣的哨兵。 1945年參軍,在梅河解放之戰中立下了特殊的功績。 1950年10月,和志願軍一起參加朝鮮戰爭,當時的志願軍40軍118師352連隊3大隊隊長。 在突破敵人防線、逼近衡城的任務中,張鴻林率領第7團進入敵陣地50裡,領頭直接插入衡城公路的廣田、泰豐,起到了連隊“尖刀”的作用,為大部隊佔領廣田南山、破壞敵軍任務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戰後,立下大功的七連獲得了一等功集團,並被部隊命名為“英雄尖刀連”。 1952年,張鴻林被授予了“二等英雄”榮譽稱號。 並在1952年參加全國戰鬥英雄大會。
在波瀾萬丈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出現了無數的英雄集團。 他們用不怕死的英雄精神和不屈不撓的精神詮釋了我國英勇的人民軍隊。 沒有未完成的任務,沒有無法克服的困難,也沒有無法戰勝的敵人。 1950年11月30日,38軍112師335團1大隊3團在第二輪作戰中,3團的首發敵人在幾分鐘內奪取了松谷峰,阻止了美軍第2師約萬人向南逃跑。 10月17日,韓國軍中隊長高成山召集美軍飛機轟炸938.2高地。 隨後,朝鮮陸軍第16聯隊中的兩個營再次向938.2高地發起猛烈攻擊。 在擊退韓國軍隊十多次突擊後,一連造成了過半數的死傷。 到了戰爭下午,朝鮮軍隊繼續在兩個營發動集體突擊,最終佔領了一連三個陣地。 隨後,由1連5班組成的2個反擊團從後面發起攻擊,奮不顧身奪回陣地。 朝鮮軍隊不甘失敗,重組部隊,繼續攻擊938.2高地。 關鍵時刻,兵團司令楊成武高喊喀秋莎火箭團,一應俱全地向朝鮮軍隊開戰。 17日晚,由於韓國軍隊第16聯隊的發動,1連與敵人展開白刃戰,再次擊退了韓國軍隊第16聯隊。 經過兩晚兩天的激戰,一連的傷亡最大,但韓軍第16聯隊損失更大,第1大隊、第3大隊未能組織突擊。 10月18日,韓國軍隊第16聯隊與第2大隊展開正面攻擊,但韓國軍隊第21聯隊派出兩個大隊從兩側協助作戰,美國空軍也增加了8架飛機協助出動。 在不顧死傷者的拼命攻擊下,朝鮮軍終於攻佔了主峰兩側的陣地938.2高地。 夜間,韓國軍隊繼續夜戰,16連隊2隊暫時衝入陣地前的戰壕。 隨後,在2排增援的支援下,1連開始反擊,再次將朝鮮陸軍第16聯隊趕出陣地。 10月19日凌晨,美軍再次乘飛機領頭。 隨後,韓軍第16團再次包圍938.2高地主峰。 即使在高成山的指揮下,他也不怕死,反覆與敵人戰鬥,多次使朝鮮軍第16聯隊失敗。 當晚,由於韓國軍隊無法夜戰,一連只剩下20人。 10月20日上午,朝鮮軍隊第16聯隊相繼發起10多次進攻,均以戰敗告終。 到了中午,連長高成山和4名士兵都受了重傷。 最後,他們拿著手中的武器,和蜂擁而至的朝鮮軍隊一起犧牲了。 10月20日下午,朝鮮陸軍第八師犧牲了第16聯隊和第21聯隊死傷人數的五分之一,攻佔了938.2高地主峰。 612團一團在938.2高地堅守了5天4夜,犧牲全團擊退敵人數百次,造成韓國軍隊共計1845人死傷,為建立在漢江東岸和餘韻山區的我軍新防線爭取了足夠的時間。
1952年11月25日,志願軍總部授予某連隊“特殊功勳連隊”榮譽稱號,記錄了集體的特殊功績。 犧牲高成山的遺功,追授“一級英雄”的稱號。 1951年10月5日晚,在連長張永福、政委龐殿臣的指導下,第447軍139師416連隊5連進入雁仙山,在秋風中連夜搶修工程。
一場不可避免的大戰,中國犧牲十餘萬志願軍,這段歷史絕不能忘。
據統計,近三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中,18499名吉林指戰員在朝鮮戰場上遇難,有他們用鮮血和生命保護了我們的祖國邊境。 從吉林過河參加了許多主力部隊,戰爭結束後,許多英雄好漢選擇留在吉林紮根。1950年11月初,磐石縣人民政府接到部署朝鮮的任務後,磐石縣人民政府迅速行動,動員全縣人民出門,東西擺開,妥善部署朝鮮人民軍。
截至11月21日,磐石縣人民政府向朝鮮人民軍提供了大量的高粱米、大米約113.4萬公斤、共計菜價23.78億元(東北貨幣),為朝鮮人民軍隊的維修訓練順利進行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1952年10月,吉林省人民政府接到東北人民政府關於安置朝鮮難民兒童的指示。其中,有7608名4至14歲的韓國兒童和1082名韓國工人。接到任務後,該省所有部署部門立即採取行動,準備部署,為韓國兒童提供體檢,為所有韓國兒童提供麵粉和大米。根據孩子年齡的特點,在各個安置點設立了13所小學、5所幼兒園和6所人民學校。 在接收和安置朝鮮族兒童的各個方面,舒蘭縣委、縣人民政府受到東北局民政部的表彰,為東北各省提供了重要的學習經驗。
70多年前,吉林省全力支援抗美援朝戰爭。 70多年後,雖然過去已經成為歷史,但這段歷史永遠記錄在吉林人民的心中,他們將這種精神永遠銘刻在骨子裡,成為吉林省全面振興寫下滿意回答的原動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