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つ星輝く國旗はためきて
十四億の民幸溢れ
五星閃耀紅旗揚
十四億人福同享
在飄揚的五星紅旗下,新中國在今年10月1日迎來了第72個生日。
今天我想從五星紅旗的設計講起。
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是在上海“現代經濟通訊社”工作的曾聯松先生。1949年7月,新中國成立前夕,曾聯松提交了自己的設計作品,併成為38幅候選方案之一。在最初的設計版本中,國旗的大五角星中間有鐮刀和斧頭的圖案。由於和蘇聯的國旗類似,經審查後,鐮刀斧頭的圖案最終被刪除。9月25日,毛主席召開座談會,對五星紅旗這一設計表達了讚賞:“大的星星象徵中國共產黨,五星紅旗這個圖案表現我們革命人民的大團結。現在要大團結,將來也要大團結。因此,現在也好,將來也好。又是團結,又是革命。”
1949年9月27日,在新中國即將成立之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正式將五星紅旗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
自此之後的72年間,中國在曲折中前進,洗去貧困落後的舊貌,實現鉅變,迎來新生。中國擁有長達5000年的文明史,為人類歷史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卻在近代以後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鴉片戰爭後的110年裡,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國成立後的70多年裡,中國人民在社會主義制度的引領下,逐漸走向富強,實現了偉大飛躍;而在改革開放之後的40多年裡,中國誕生了新的奇蹟:國力大幅增強,國際影響力擴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我想結合自己的實際經歷,講講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如何提高的。
剛解放時,中國一方面修復戰爭帶來的創傷,努力恢復經濟,另一方面還要努力打破帝國主義的圍攻和封鎖,處於嚴峻的形勢。人民不得已過著節衣縮食的生活。政府在執行計劃經濟的過程中,對於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商品實行計劃供應。腳踏車、手錶、縫紉機等工業產品都要憑票購買,只有中籤的人才能享有這份幸運。肉類、砂糖、豆腐、雞蛋等則每月定量供應,記錄在“購貨本”上。布、食用油、食品等也都實行票證制度,以糧食為例,根據性別、職業、年齡的不同,配給量也不同。像我這樣的白領每個月分配14公斤,普通居民是15公斤,中學生16公斤,從事重體力勞動的每月25公斤。絕大部分家庭都會將各自的配額合在一起使用。這種票證叫做“糧票”,上面印著重量配額,無論是去單位還是城裡的食堂吃飯,都需要糧票。如果去外地出差,事先要將北京市內的糧票換成全國糧票。我有時會去人民大會堂,為日本代表團的歡迎宴會擔任翻譯,即使這種時候,也需要交糧票。上世紀60年代初,曾有過這樣一段往事:
在人民大會堂為LT貿易(注:由廖承志與高碕達之助共同簽訂的中日貿易協定,LT分別為二人姓氏中日文首字母)的高碕達之助一行舉辦招待宴會時,我由於專心為中日雙方的交流進行翻譯,顧不上用餐,注意到這個情況的周總理在宴會後,特意囑咐服務生將餐桌上的菜和點心打包好,讓翻譯帶回家吃。當年食物供給不充裕,想必總理是考慮到這一點,擔心我回家之後捱餓吧。回家之後,我將這件事告訴了內人,一起享用了這份“來自周總理的美好情意”。周總理總能把握百姓生活實情,與百姓心連心,這種充滿人情味的關懷體貼,令我和內人每每回憶起來,都倍感幸福,充滿感激。
這種憑票證供應的制度持續了約40年,最終於1985年永遠落下了帷幕。70年來,中國的糧食連年增產,已經達到當初的近5倍。生活必需品的種類也日益豐富起來,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
解放前,北京的普通家庭做飯時,一般都用蜂窩煤爐燒火,我家當初也用過這樣的爐子,每次都要用扇子扇火,才能讓火旺起來。1964年,我作為記者外派至東京,在分配居住的公寓裡,我第一次見到能自動點火的爐灶,對如此方便的東西感到很是稀奇。改革開放後,北京所有的家庭都經歷了從蜂窩煤爐到煤氣罐,再到天然氣的變遷,現在,幾乎每個家庭都用上了能自動打火的燃氣灶,這對空氣淨化也大有裨益。
接下來說說交通方面的變化。私家車的普及就不再贅述,近十年來,中國的高速路網已經覆蓋全國各地,發展速度令人驚歎。高鐵線先是開通了橫縱各4條,後又在此基礎上再添橫縱各4條,共計達16條。“復興號”的時速達到350公里,而且中國的高鐵專案也開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進。
兩、三年前,日本原外務大臣川口順子曾這樣說:“上世紀80年代,我第一次到中國。那時候,城裡的人都騎腳踏車上下班,穿著古樸的中山裝。但現在情況完全改變了。中國女性的面貌也與以前大不相同,走在街上甚至感覺不出自己身在日本還是中國。城市裡的各種工程如火如荼,綠意也濃了許多。而且中國的微信支付很厲害。”
去年年末,中國如期消除絕對貧困,7000多萬貧困人口“摘帽”,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中國在短短几十年間走完了西方國家歷經二、三百年的發展歷程,國內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3000多億元增長到101.6萬億元(2020年),一躍成為全球經濟規模第二大的國家,人均GDP也突破了1萬美元。當然,這一數字還遠遠稱不上多,中國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但回想起文革混亂時中國經濟一度處於崩潰邊緣的情形,不禁恍如隔世。
劉德有:
1931年出生於大連,日本文化專家,記者、翻譯家。
1952年任《人民中國》翻譯,編輯。
1955年到1964年,曾為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人做翻譯。
1964年到1978年作為《光明日報》和新華社記者在日本工作15年。
1986年到1996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副部長。
著作:《時光之旅》(時は流れて)《戰後日語新探》(戦後日本語新探)
譯著:《祈禱》(祈禱,有吉佐和子)、《山芋粥》(芋粥,芥川龍之介)、《突然變成的啞巴》(不意の唖,大江健三郎)、《殘象》(殘像,野間宏)等。
(翻譯:李家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