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是淮軍的發祥地,淮軍存在的40年間正是中國經歷“三千未有之大變局”時期,在中國近代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淮軍將領的生平故事流傳至今。
為傳播屬於安徽獨特的歷史文化,從2019年8月1日起,安徽廣播電視臺城市之聲製作推出歷史故事系列音訊《淮軍大起底》,今天請聽第322集《猶豫不定》
清軍平壤諸軍總統葉志超一路從平壤退到朝鮮的邊境城鎮義州,只要過了鴨綠江,就到達了中國的安東。
後來,《清史稿》中對葉志超的描述是:“逕定州,亦棄不守,趨五百餘裡,渡鴨綠江,入邊始止焉。”這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葉志超到達義州的時候,清軍有銘軍十營在義州附近駐紮。按照常規建制,就是戰鬥兵員在5000人左右,這是先前清政府派來保護平壤葉志超部後路的,因為朝廷中樞也明白,“倭人慣用抄截後路之術”,所以,事先採取了防範措施。不過,沒想到的是,平壤的戰鬥只打了一天就結束了,日本人就是想抄清軍後路都沒有時間。
即使這樣,清政府仍然不放心,一面催促銘軍總統劉盛休火速趕到義州。
劉盛休是劉銘傳的親戚,他有個兄弟叫劉盛藻也是淮軍名將。因為和劉銘傳有這層關係,所以,劉銘傳離開淮軍以後,劉盛傳就成了銘字營的總指揮,當時叫“銘軍總統”,和葉志超的那個“總統”意思大致相同。
另一方面,朝廷電報通知駐守在旅順的四川提督宋慶帶著自己統轄的部隊增援義州,給出的理由是“義州空虛可慮,瀋陽邊防尤關緊要”。而清廷最終的打算是“募足30營以備攻剿”。也就是說,至少要集結15000人,在朝鮮義州建立起新的防線。
在這種已經從遠處調兵加強義州防守的情況下,撤退到義州的葉志超怎麼可能反而不做停留就直接過江回國呢?
從現在能查詢到的資料看,當時,清廷對要不要在朝鮮境內與日軍對陣猶豫不決。這也不奇怪,那個時候,清朝對藩屬國本來也就帶管不管,是否需要為了藩屬國而和日本大動干戈,統治者是很猶豫的。
另外,可能因為並不掌握日本的戰略企圖,對日軍會不會進入中國境內也弄不清楚。
再有就是,當時清軍並不是兵多將廣,隨便從哪裡抽調幾千人馬就行。真正的情況是,常規軍隊基本上就駐紮在一些重要防區,臨時需要兵員,就得從原先的防區裡抽調出去。他們空下來的崗位需要臨時再去招募人員補充上去。這就是為什麼平壤戰役之前,聶士成被派迴天津招兵的原因。
這些實際的情況導致當時清軍集中在朝鮮義州有幾千人,但是,只要一過江,中國地盤上就沒有軍隊駐紮了。這不是憑空瞎說,劉盛休接到朝廷命令後,經過安東後,發現安東的一處險要地帶——九連城——防守非常薄弱。這在戰爭中就是前線沒有支撐,一旦義州守不住,退回中國連個可以堅守的防線都沒有。所以,劉盛休趕緊給李鴻章去了電報:“查九連城在鴨綠江西岸,實為奉省門戶,現只有兩旗營,不甚得力。”鴨綠江在那一段有三條支流,他說的應該是南北流向的一支,所以,中朝分別在江的西東。鑑於即將發生的戰鬥的實際情況,劉盛休向李鴻章建議:“九連城為義州緊要後路,必得重兵劃江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