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情山水,釣以觀德
——釣魚任
直入正題:
1、浮漂吃鉛和水深、線號的關係
廣大釣友都知道的一個公式:浮漂的吃鉛量=(水深+主線號)÷2
但是細線釣深水、粗線釣淺水並不適用,我再加兩條:
1、浮漂的吃鉛量≥水深
2、浮漂吃鉛量≥主線號
吃鉛量的選擇首要的目的是保證拋竿,無風無浪的冬季,6.3拉餌坐拋可以選擇1.5克~1.8克的浮漂;多風的春季和秋季,怎麼也得2.5克起步吧。
其次,吃鉛量決定訊號的傳遞,慣性定律都明白,自重越大的物體慣性越大。
冬季深水釣鯽魚,吃鉛太小,漂相就會忽忽悠悠的,原因並不是線組沒繃直造成的訊號損失。而是水太深,線組整體質量小,慣性小,摩擦力的參與使得浮漂頓感無力。
2、帶鉤找底&不帶鉤找底
帶鉤找底的好處就是能確定窩點裡有沒有雜草、青苔、枯枝爛葉之類的,別等支好攤打了窩,剛開始釣就咔咔掛底,斷線丟漂,炸窩空軍。。。
帶鉤找底的壞處就是不帶鉤找底的好處
新水域新釣點的開荒,帶鉤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斷線。
新浮漂或者新魚鉤,不帶鉤找底粗調之後掛上雙鉤可以更快地測鉤重。
我個人黑坑野釣都是用開口環+O型圈
3、臨底調漂&水皮調漂&半水調漂
區別就是水下的主線是否會影響浮漂真實地調整的目數,這個和線號、漂尾的粗細有關。
如果水底無特殊結構、乾淨平直,那最好的就是臨底調漂
水底有青苔、水草,統統建議水皮調漂,很多新手在這一步就迷糊了,我學釣魚的時候,被水底的青苔欺負慘了,直到現在我討厭水底的青苔。
半水調漂,一般都是超深的水域,定層打浮。
比如:上鉤帶餌釣鰱魚、雙鉤掛玉米釣翹嘴等
4、二次找底
找底首先是正向找底然後才能反向找底
反向找底又叫精找底或二次找底,水底不平可以跳過這一步。
浮漂調整完畢之後,就是確定釣目,一般我們是底鉤夾鉛、底鉤掛玉米、底鉤搓大餌這三種方式。
拋竿入水,浮漂被鉤上重量壓下去,我們透過多次的上推浮漂,使其漏出所要的釣目,即完成正向的粗找底。
掛餌施釣此時的釣目一般情況下都會比粗找底高,有青苔或者醬層最為明顯,再次下拉浮漂微調即可。
舉個例子:我個人拉餌釣小鯽魚,習慣性的調5
正常我是下拉浮漂子線+20公分的距離,開始臨底調漂,調5目
然後我直接上推20公分,直接開釣,不管釣目是3目還是7目,反正前期都是來的白條之類的雜魚,根據上魚的情況在決定是上推釣頓還是下拉釣靈。
找底重中之重就是記水深,也就是線組最上面的那顆太空豆,粗找底一定一定要耐心細心,要不然釣了半天你才發現,鉤餌壓根就沒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