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膽為六腑之一,為奇恆之腑,其藏膽汁,主疏洩,主決斷,寄相火。膽氣主升,正合春生之氣,膽合於肝,喜條達而惡抑鬱。若膽功能失常,可引起多種疾病,如膽囊炎、膽結石等。臨床如何應對膽相關疾病?請看本文的總結——
膽氣下降依附於胃氣下降,胃液為酸性,膽汁為鹼性,酸鹼在小腸內中和。食糜進入小腸,由小腸受盛化物,分清泌濁。
這一點用陰陽理論來理解,膽汁為火之精,為火所化生,為陽;胃酸為胃之液,為陰。兩者入小腸,則陰陽相合而化生萬物。
如果胃氣上逆,則胃之液——胃酸上逆,而膽汁下行無胃酸中和,鹼性膽汁將損傷小腸;如果胃氣上逆,帶動膽氣也上逆,則膽汁反流入胃,即“膽火犯胃”,也就是西醫學所說的膽汁反流性胃炎。
膽氣下行如果無胃氣下降的支援,胃氣上逆之力又不足以使膽氣上逆,膽氣不上不下,膽汁鬱積在膽囊之中,六腑以通為用,不通則病。久之膽囊壁自然毛糙,形成慢性膽囊炎,嚴重者還容易形成膽結石。
所以針對膽囊的疾患,採取的辦法很簡單,也需要降胃氣。
因此我們治療膽的相關疾病時,一定別忘了胃氣是膽氣下降的力量源泉,但只考慮胃還是不夠的,看看“指南針”,左邊這個輪子胃氣下降,肝氣上升,一升一降,輪子運轉才有力量,所以降胃氣的同時疏理肝氣、升發肝氣非常必要。
1.膽氣鬱結的用藥
膽氣鬱結的治療思路就是降膽氣,降膽氣時要考慮降胃氣、升肝氣,這樣才能促進膽汁分泌與排洩,常用的藥物有:柴胡、鬱金、金錢草、梔子、茵陳、竹茹、枳實、大黃、枇杷葉等。
2.膽鬱化火的用藥
膽氣鬱結,沒有及時治療,鬱結化火,治療必須瀉膽火。可選用龍膽草、黃芩、川楝、梔子、黃連、虎杖、蒲公英等。
需要說明的是蒲公英,此藥清熱解毒,消癰散結,歸肝、膽、胃經,世人多知其清熱解毒功效,療瘡常用,但很少知其歸肝膽經,能清肝火而明目,清膽火而解膽鬱,只是治療時劑量要大,我通常用30~50g。
膽火過重容易形成膽火擾心,患者出現心煩失眠,脾氣急躁的症候,歷代醫家採用黃連溫膽湯治療,效果頗佳。
3.膽囊炎的用藥
膽汁鬱積,囊壁毛糙,治療時除了降膽氣、清膽火,還需要解決已經出現的囊壁毛糙問題,可以選用:鬱金、生牡蠣、玄參、綠豆、穿心蓮、生雞內金、水蛭、白殭蠶等。
別小看雞內金這味藥,對於慢性膽囊炎的治療少不了它,它能使毛糙的內壁慢慢變得光滑。
在慢性膽囊炎膽囊壁毛糙的治療中,生雞內金配水蛭、白殭蠶療效較好!
4.膽結石的用藥
膽汁鬱積日久,化為砂石,疏肝利膽、清瀉膽火的同時,要採用養陰散結、溶石化石的藥物。常用藥物有:玄參、牡蠣、鱉甲、雞內金、海金沙、金錢草、虎杖、硝石等。
對於膽囊息肉、膽管癌等,則要考慮膽熱鬱積日久,痰瘀互結之病機形成,除了上述用藥思路外,還得選用鱉甲、白芥子、三稜、莪術等。
膽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為用,用藥儘量避免黏滯,但應注意疏肝理氣之品久服易傷正氣,應該酌加益氣之品;行氣理氣藥物多偏溫燥,久用要防止傷及陰分。
名醫經驗集
圖書推薦
醫學這一段旅程,路上有太多值得看的風景,中藥站、藥方站、醫案站……請來這本書中,感受途中的美妙風景。
《醫間道:十站旅行帶你進入中醫殿堂(第二版)》
本書作者將學習中醫的過程分解為十站旅行,按照中醫基礎、中藥、藥方、病機、治法、醫理、臨床、醫案的順序介紹了中醫藥知識。書中以十站旅行的形式分解學習中醫的必經之路,形象而有親和力,書中以旅行提示的形式與讀者互動,提出問題,並推薦讀者進行相關內容的擴充套件閱讀,幫助讀者將學習過程深入下去。全書以口語化的行文,使用了大量比喻、類比等手法把深奧的醫理儘可能闡述得簡單同時有趣,並穿插了作者的臨床驗案,可讀性較強。
版權宣告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醫間道:十站旅行帶你進入中醫殿堂(第二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餘浩 鄭黎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推薦發表。封面及文中圖片來源於攝圖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