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霜降,冬天就來了。
窗外寒意漸濃,灶火上火光明亮,掀開鍋蓋的剎那,肉菜交融,粉條軟糯,丸子誘人,混合著家鄉味道的大鍋菜香氣四溢,隨著氤氳的熱氣撲鼻而來。一口入喉,從頭髮絲兒暖和到了腳後跟兒。
這是冬日裡最接地氣的暖食,除了大鍋菜,還有母親做的麵食,包子餃子饅頭和麵條,這才是故鄉的味道。天冷了,胃口就喜歡湯湯水水,不但養人,還易於消化。也難怪麵館打出的招牌為“媽媽的味道”,只這一句,幾乎萬能,既能挑動百姓口腹,又能撩起萬眾情腸。
今年的秋來去如閃電,刮一陣西北風,下幾場寒雨,天氣驟然變冷,羊湯館就成了人們避寒尋暖的好地方。來一碗紅綠白三色一體的羊肉湯,解了眼饞,慰了肚飽,讓五臟六腑都跟著暖起來,那種感覺怎一個美字了得!
賣羊湯的小店一般是夫妻倆經營,捎帶上父母來幫忙打雜。初冬的黎明,窗外剛泛白的時候,女人們先起床,迎接最早一波屠宰場送來的羊骨架以及羊肉和雜碎,女人們開始清洗羊肉和雜碎,男人則早把大鐵鍋支起來,接了水擰開火,羊骨架清洗乾淨投進去煮,撇了浮沫,撒入秘製的調味料,繼續,慢火熬煮,直到香料蓋住了羊羶味兒,才開始處理羊肉和雜碎。
羊肉好清洗,雜碎麻煩些,尤其是羊肚兒,得先沖洗掉羊肚兒表面粘液,然後一邊沖洗,一邊用小刀刮掉浮油,接著加入食用鹼,清洗浸泡十分鐘,換水後加入鹽和醋繼續浸泡十分鐘,泡好後用清水洗淨。再加入麵粉揉搓一分鐘,然後用流動的清水洗乾淨,這種活兒非得依靠女人的細心和耐心不可,若是像男人那麼粗獷,估計這羊湯的羶味兒得把人都嚇跑嘍。
洗好的羊肉和羊雜都加入姜、蔥、花椒和料酒焯一焯水,羶味基本就去掉了。然後將羊肉和羊雜都加入十幾種秘製調味料,開始烹製,熟了的肉和雜切碎待用,開始準備一些配料,粉條是必備的,麵條和揪片也不可少,蔥花香菜胡椒粉辣椒油,各地都差不多,惟有山西桌上必備的一壺醋,以供取用。
家裡早就準備好了羊肉,就是為了囤積脂肪抗衡寒冷所需的熱量。只因醫書上多有記載:“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所以羊骨湯煲好了,揪片也做好了,蔥花芫荽都置辦齊整,就等那鍋高湯了。
當骨頭裡的精髓都充分糅合在高湯裡,把鮮味提煉到了極致,在“咕嘟、咕嘟”的熱氣升騰中,拿一柄大鐵勺舀起熱湯,澆在或是粉條或是面片的大碗中,撒幾粒紅豔豔的枸杞增色添香,然後加一點兒鹽,一撮兒蔥花和香菜末,“譁”地一聲下去,碧綠的菜在奶白的湯底飄散開來,熱氣騰騰的湯汁激發出複合香味直撲而來,便有了給個神仙也不換的滿足之感。
願你三冬暖,語言在暖食麵前略顯蒼白,只有身上衣肚裡食,才足以令人渾身舒暢和快活,這樣的感受一路奔騰,直抵內心深處。人間煙火,四方食事,都跳躍在一鍋暖食,一壺熱酒之中了。
有肉怎可無酒?酒肉之香,此起彼伏,相互成就,形成了紅塵中所有的情感糾葛,愛情,友情,親情,莫不如此。當酒肉在唇齒之間流轉,與你把盞,為你烹飪,銷魂正在此刻,足以化解俗世風雨,讓整個心都滋潤和熨帖起來。
人生在世,實屬不易,尤其飢寒交迫的寒夜,眼前若有你陪伴,困苦艱險,溝坎坑窪,何愁不能驅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