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在中國這樣一個傳統農業大國中,美食是人類生活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天南地北,各地人情風物差異極大,除了米飯、饅頭、麵條等主食外,各地都有自己特色的風味小吃。在我老家大別山地區,有山無海,很多美味佳餚,皆以山珍為原材料,綠色天然,令人回味無窮。今天,我就給大家列舉其中的3種,看看你有沒有吃過。
第一種:毛香粑
在安慶地區,毛香粑是特別著名的一種風味小吃。其製作方法相對簡單,以鼠麴草之嫩葉為主要原料,加入米粉面粉,加入臘肉粉絲或芝麻,上鍋蒸熟即可食用,可甜可鹹,以自己口味而定。
鼠麴草這個名字,大家比較陌生。在安慶當地,別名稱之為毛香和水曲。其中葉片較寬的稱之為毛香,葉片較細的稱之為水曲,以不同原料對應制作而成的粑粑,分別叫毛香粑或水曲粑。
過去在民間,每年3月左右,婦女兒童都會到田間地頭去採毛香,家家戶戶製做毛香粑。如今,大部分農民都在外面打工,農村製做毛香粑的人家越來越少,想吃一個不容易。
當然,並不是完全吃不到。隨著網購時代的到來,許多人找到商機,專門製做毛香粑,透過快遞方式,售賣給那些在天南地北打工的安慶老鄉,以解他們思鄉之苦。過去,大家只能在春天的時候吃到毛香粑。現在,有了冰箱,採挖回來的茅香洗淨剁碎,放入冰箱中儲存起來,想吃的時候隨時都可以做,方便了許多。
第二種:小河魚
大別山是江淮分水嶺,一部分河流向南進入長江,一部分河流向北進入淮河,其內溪河眾多,水資源豐富。山裡環境好,工業少,汙染程度輕,河中水流清澈無比,魚蝦極多。
我們小時候經常到河裡面去撈魚。沒有特製的工具,就用家裡裝東西的籮筐糞箕,沿著河邊水草一提溜,裡面至少有十幾二十條小河魚。這種純天然野生的小河魚,味道極其鮮美,製作時不需要過多地去加各種配料,僅僅用油炸一下即可。
山區雖然不以打漁為生,小河裡的野生河魚,卻也經不住人類的折騰。如今山區河流裡的野生小河魚幾乎不見了,都被電光了。可以說,現在想在大別山裡找到正宗的野生小河魚,難度係數極高。這已經不是有錢就能辦到的事情了,市場上的所謂野生小河魚,基本上都是養殖的,根本無法與大別山真正的野生小河魚相媲美。
第三種:豬晃
“豬晃”是大別山地區對豬血的一種別稱。很多人不愛吃豬血,但在大別山地區,它不僅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種文化。以前農村家家戶戶養豬,等過年時,一家要宰一頭年豬。俗話講,“殺年豬,打豬晃”,要請客吃飯。
殺年豬前,主人家要請鄰居幫忙捉豬腳,將其按在門板上,殺豬佬一刀放血,豬血就流到了事先準備好的木桶中,再放入兩顆木炭,豬血就會迅速凝結成血豆腐。再請別人來吃“殺豬飯”時,新鮮“豬晃”是必須上的一道菜。
大別山裡製做“豬晃”的方法,豬血切成塊,放入蔥薑蒜末煮開,加入油鹽即可。熱乎乎,香噴噴,味道讓人難以忘懷。
現在農村養豬的人家越來越少,殺年豬,吃豬晃的習俗,已經慢慢消失於時光之中。村裡人到了過年邊上,習慣上還會叫大家一起吃頓飯,但桌上已經沒有了熱氣四溢的“豬晃”了。
這種美食,只有在農村裡,才能夠吃到純天然的味道。菜市場裡面賣的豬血,不夠新鮮,做出來並不好吃。可以說,“豬晃”這種特色美食,真的要消失了。
老人常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別山地跨安徽、河南和湖北三省,山高林密,各種野生資源豐富,能吃的山珍野味很多。只不過,如今農村常住人口越來越少,很多山間美食正在加速消亡,以後大家也許只能在記憶中去追尋。
有沒有生活在大別山地區的朋友?你還知道有哪些農村美食?又吃過哪些?歡迎在下面留言說說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