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邦妮在《奇葩說》中說過:善良是很珍貴的,但善良沒有長出牙齒來,那就是軟弱。
從小到大,我們就被大人們教導,要保持一顆善良的心,各種各樣的文化都在告訴我們,要施恩不圖報,但是現在看看這個社會,施恩不圖報的善良,正在成為一些好吃懶做之人的“保護傘”。
早上看到一條新聞,在四川成都,一位餐館老闆常年為流浪漢提供員工餐,但是偶然有一次,他提供的米飯和泡菜卻被對方直接拒絕了。
餐館的老闆稱,為流浪漢提供飯菜有一年多了,當天因為他來得比較早,員工餐還沒有做,當時生意也比較忙,就為他打了米飯和泡菜。這次雖然被他拒絕了,以後還是會為他提供幫助。
從餐館老闆的態度看,這個小插曲並沒有讓他的善良有所下降,但是毫無疑問,流浪漢的行為,卻也真正的刺痛了一批施恩不圖報的善良人。
面對這種狀況,我們必然要開始深思,善良真的是可以隨心而為的嗎?
毛姆《人生的枷鎖》中寫道:實際上,受惠者得知恩報答心理,要比施恩者得施恩圖報心理淡薄得多。
很多時候,接受恩惠的人,並不覺得自己欠你什麼,相反,如果你不施捨給他,他反而會惡言相向,這其實就是人性。
而作為施恩的我們,更不應該隨意氾濫愛心,讓我們的善良變得廉價。
曾經聽過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
一位好心人,每天都會給一位乞丐100塊錢,只要他看到,就一定會施捨,乞丐也對他十分感激。
但是直到後來的某一天,這位好心人,每天就只會給這位乞丐50塊錢,乞丐也十分驚訝,於是就問道:為什麼現在每天改成50元了呢?
這位好心人解釋稱:我已經結婚有孩子了,要撫養妻子和孩子,沒有那麼多的錢給你了。
聽到這裡,乞丐就急了,他衝著好心人大吼:你這個人怎麼這麼壞,居然拿我的錢去撫養你的妻兒。
看完這個故事,我唏噓不已,其實無論是現在還是從前,當愛心成為了一種習慣,那麼受惠者也就不在會記得自己的角色。
善良是這個社會中最美好的東西,但“物以稀為貴”卻才是真正的人性。
我們可以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但卻不能隨意地施捨愛心,也許我們的目的是幫助別人,但也有可能成為讓別人更加懶惰和肆無忌憚的索取的理由。
善良是一種品質,貪婪卻是一種人性。
實際上,想要讓愛心變得更有價值,一定要在愛心的基礎上加上條件。
在一個偏遠的農村,一對母子正在屋子裡吃飯,這時候外面來了一位乞丐,他想要一個白饅頭。
孩子下意識地就拿起一個饅頭想要給送出去,但是孩子的母親卻阻止了他,她走出來,對乞丐說:想要白饅頭可以,但是你必須把我院子裡的磚頭都搬到後院去。
乞丐聽到之後,欣然同意,他雖然乞討,但身體硬朗,沒一會兒功夫就搬完了。
孩子的母親如約給了他一個白饅頭,之後的幾天,乞丐還是會來這家乞討,孩子的母親又讓乞丐把磚頭從後院搬到前院。
乞丐還是照做了。
一連幾次都是如此,乞丐很是疑惑,就問道:這些磚頭你都不用,為什麼還要我每次搬來搬去呢?
孩子的母親告訴他:每個人都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去換取價值,同樣的,也可以靠雙手贏得尊重。
乞丐聽了女人的話,若有所思,之後他就再也沒有出現過。
這個故事的結尾是,這位乞丐在那之後發奮圖強,從零開始,經歷了無數的艱難,最終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後來他再次來到這個村子,表達了對這位母親的感謝。
或許故事虛構的成分更多一些,但是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真正的善良,一定要有度,也只有施捨有度,善良才會變得更有意義。
當然,與其說是施恩與受惠,倒不如說它的本質其實應該是一種交換。
你撿到了我的錢包,我請你吃了一頓飯;那錢包與這頓飯,就形成了一種“等價交換”;
你給了我一個白饅頭,我向你說一聲謝謝;那白饅頭和這句“謝謝”就形成了一種“等價交換”;
你救了我一條命,我願意這輩子都跟隨你左右;那這一生的跟隨就和自己的這條命,形成了一種“等價交換”;
這樣的善良,更像是一種君子協議,雖然沒有白紙黑字的說明,但兩個人彼此都達成了一種相當的默契。
可一旦彼此之間沒有了這種交換,那麼試想一下,善良就會貶值,而自私會成為這個社會的常態,細思極恐。
我從不覺得“施恩不圖報”這句話是對的,施恩就是要圖報,哪怕是對方一句發自肺腑的“謝謝”,也是一種對自己善良的慰藉。
去年的時候在上海街頭,看到一位老人在地上畫畫,他的腿已經不在了,但是手是健全的,他用手反覆塗抹,然後用粉筆在地上畫著什麼。
當時走過去時覺得並沒有什麼,直到玩了一圈回來,發現這裡圍滿了人,原來老人的畫已經快要完成了,他畫了一張蒙娜麗莎的頭像。
很難想象,一位老人就這樣在街頭,下半身蓋著被子,雙手反覆的在地上塗抹,居然繪製了這樣一張完美的圖畫,妻子看到之後很驚訝,也忍不住往盆子裡放了十塊錢。
我想沒有人會認為這位老人是一位乞討者,他是一位街頭藝人,掙錢的方式或許不同,但贏得的尊重卻是一樣的。
願我們所有人的善良,都能帶點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