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沙漠魚被三個醉漢侵害,完事後,僅剩下38條,若它們不具備特有的“超能力”的話,估計現在已經滅絕了。
你一定很好奇,在乾旱的沙漠中居然還有魚類能生存?只能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存在即有理。這種魚的名字叫作沙漠魚,它們擁有一種很神奇的“超能力”,可以在沙漠中翱翔。
1930年,沙漠魚首次進入人們視野,對於這種普遍在2.7-3.0cm長的魚兒,體型一樣,居然有兩種顏色,幼體和雌性為黃色,雄性為明亮的金屬藍,這勾起了人們的好奇心,於是,相繼對它們展開了相關研究。
據測量,魔鬼洞的水溫常年維持在33.3-33.9℃之間,是一個恆溫水源,且洞穴的水為死水,含氧量極低,別看該洞穴最深可達130米深,可沙漠魚只能在24米以上的水域活動,主要常見於15米深的地方。
沙漠魚就像被施加了魔法,禁錮了一般,它們的生存環境就像一個天然的牢籠,只要它們超出了活動範圍,等待的將是死亡。不得不說,沙漠魚在如此受限的地方,能棲息長達5萬年之久,堪稱進化奇蹟。科學家也說過,如果沙漠中奇蹟有顏色,那就是沙漠魚色。
關於沙漠魚是如何來到魔鬼洞的,坊間眾說紛紜。
一種觀點認為,在數十萬年前,死亡谷存在有浩瀚的汪洋,它們的祖先就生長在這片汪洋中,早期的沙漠魚可不止3cm長,個頭較大的能達到10cm。
隨著地殼運動和冰河過後,死亡谷汪洋變成了沙漠,大自然之神呼籲這裡的生物趕緊離開,可沙漠魚不聽話,它不願離開。
最後,大自然之神為了垂憐沙漠魚,同時也為了懲罰沙漠魚,就給它們在沙漠深處留了一塊歇息地,這地方名叫魔鬼洞,它們被賜名魔鱂,並要求它們永生永世不得外出。
第二種觀點為,死亡谷中的沙漠魚為外來物種,也是因為地殼運動,改變了它們原來的棲息場所,相傳在很久以前,它們是透過地下水系來到了魔鬼洞,並永遠棲息於此。
第三種觀點為,魔鬼洞中的沙漠魚並沒有生存五萬年之久,是人類或鳥類在幾千年前帶進去的,據說,當地的印第安人喜歡吃鱂魚,可能是被淘沙客攜帶進去的物種,也有人說道,是被橫穿沙漠的鳥兒掉落於此,經過幾千年進化後的結果。
自從人們發現沙漠魚後,它的數量就沒超過500條,它們的棲息地實在太小了,根本應付不了變化多端的沙漠環境,別的物種都會根據氣候變化,透過遷移來繁衍生息,可沙漠魚只能硬扛,因為它們根本就沒法走出魔鬼洞。
到了1966年,它終於被科學家提議列為瀕危物種,開始受保護,人們開始在水潭周邊架起了2.4米高的鐵絲網,在保護的情況下,沒出五年,沙漠魚的數量就來到了最多的550條。
保護是為了降低人們的傷害,可沙漠魚年年還是在穩定的下降,到了2012年,數量一度來到了75條,這又把科學家們急得團團轉,之後又研究了很多對它們有利的食物,投在了水潭中。
同時,科學家也試圖圈養沙漠魚,透過不斷摸索,為它們修建了接近魔鬼洞的水溫、陽光、含氧量等條件的避難所,可它們的繁殖能力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沙漠魚每次產卵只有4-5枚,直徑只有一毫米,在含氧量低的惡劣環境下,不僅孵化率低,幼體的存活率也低。科學家們折騰了快10年,只有不到50條沙漠魚成功繁殖,據科學家說道,在培育過程中稍有閃失,就可能造成它們斷子絕孫。
不過,始終要相信科學的力量,透過努力,魔鬼洞中的沙漠魚從2012年的75條,到2016年年初時,數量已經回升到113條,科學家們也很有信心,能把它們持續保護下去。
可這113條沙漠魚,在2016年4月30日時,被闖入的三個醉漢侵犯,差點面臨滅絕的風險,只有38條命硬地挺了過去。
2016年4月30日那天,三位年輕人喝了酒開車經過死亡谷,誤打誤撞之下,來到了魔鬼洞,看到水潭清澈透明的池水,在酒精的催發和乾燥炎熱天氣的雙重驅動下,他們脫了衣服,就一頭栽進了水潭中游泳。
舒服只是暫時的,由於熱脹冷縮原理,這三人的胃部開始不舒服,其中一個人忍不住,趴在岸邊一陣嘔吐。要知道,此時正逢沙漠魚繁殖期,任何的外來破壞都是災難性的,不光影響了魚卵發育,也對成年魚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這三個人的瘋玩,造成了沙漠魚的大量死亡,待水潭環境穩定下來後,存活的沙漠魚僅僅只有38條了。這三人也為自己的魯莽行為買單,分別判處五萬元罰款和一年監禁。
在這裡,千萬也別小瞧了沙漠魚,看似脆弱,實則他們擁有“超能力”,對於一般的魚,高度缺氧情況下,早就死翹翹了,可沙漠魚仍然能活蹦亂跳。
出於保護,科研人們嘗試給沙漠魚換一個好的生存環境,可沙漠魚不但不領情,反而變異了,真是重新整理了科研人員的認知。
同時,科學家也發現,早期發現的沙漠魚稍大一些,隨著年限增長,沙漠魚在越變越小,直到從3.0cm變成2.7cm左右的小小魚,可它們並沒有因為變小而影響行動,在觀察它們時,照樣遊得很快。
沙漠魚為了適應沙漠裡的艱苦環境,不惜壓縮自己的身體器官去迎合,科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表型可塑性,這與遺傳學是相悖的,可沙漠魚卻擁有這種“超能力”,一種可以根據外部的環境和條件來做出重大改變的能力。
後來,科學家們才按照魔鬼洞仿造出了類似環境的避難所,透過努力,2019年時,沙漠魚的數量又回升到了136條,不過沙漠魚的情況一直不樂觀,隨著死亡谷成為熱門景點,很多旅遊的朋友都想一睹沙漠魚的風采,這又給它們的環境造成了破壞,稍不注意就可能滅絕。
總的來說,1930年時,人們首次發現沙漠魚,當時的數量不到五百條,到了1966年,沙漠魚被列入瀕危物種,開始實施保護,不到五年,數量漲到550條左右。之後逐年下降,到2016年時,僅存113條,沒想到沙漠魚在2016年4月差點被滅族,遭遇劫難後僅剩下38條。
不過,在科學家和動物保護組織的協同下,如今的沙漠魚數量已有所回升,現在存活有一百多條,它們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也在不斷地縮小自己的體格,壓縮自己的身體器官,照這種形勢發展下去,滅絕將是必然。
沙漠魚作為死亡谷魔鬼洞中的特有物種,體型實在太小了,都無法讓環保組織正眼看一眼,更別提出資保護了,可能跟它們的生存環境有關吧,畢竟,魔鬼洞獨有的生存條件,是無法完全仿造出來的。
不過,科學家們仍在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