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哈魚為什麼能找到回家的路?
遠古時代,通訊技術不像今天這麼發達,傳遞資訊可以透過電話或者網路在短時間內完成。過去,傳遞比較緊急的資訊都是透過信鴿,那信鴿為什麼能記住目的地的位置而不迷路呢?原來,不同動物辨別回家的路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歸納起來,動物識別路徑主要依賴於兩種方式:靠訊號或靠記憶。所謂靠訊號就是靠動物與自然界溝通的訊號,比如鴿子靠地球磁場,海豚靠聲波,等等。所謂靠記憶就是靠一些標記,比如狗靠自己的排洩物的氣味能找到回家的路等。
在魚類世界裡,當然也不乏這樣的“記憶能手”,比如大馬哈魚(又叫鮭魚)。它大眼睛、大嘴巴,藍灰色的外衣上綴著紫紅色的斑點,有太平洋和大西洋產的不同種類。它們在河裡出生,海里長大,最後又回到江河裡產卵。一生中至少要往返一段長達數千千米的遠航,也不會走錯。雖然年幼的魚兒可以用“順流而下”來解釋它們進入大海的行為,但成年後的魚兒在八九月間回到自己的“故鄉”產卵時,完全是逆流奮進,憑藉的只是自己兒時的“記憶”,卻總能找到回家的路。
我們可以從電視鏡頭中看到,成年大馬哈魚在“返鄉”途中,不但一路逆水前進,而且在碰上急流瀑布時,從不會退卻,而是奮力跳躍,哪怕上面有灰熊等狩獵動物在蹲點,也義無反顧,有時一躍就有2米多高,只是因為這是一條回家的路。大馬哈魚的記憶力為什麼這麼強呢?
當然你可以說是本能,不過科學家總是想找到確切的說法。一些科學家從鴿子身上獲得啟發,認為大馬哈魚也是藉助天上的星星或者地球磁場來導航的。也有的科學家不認同這種說法,他們直接對產自大西洋的大馬哈魚做了一組實驗:將在產卵區捕捉到的大馬哈魚,分成三類:一類消除視覺,另一類消除嗅覺,還有一類消除聽覺。然後將它們全部放回水裡,到了下一次產卵期間,依舊在原地捕捉。結果在捕到的魚兒中,只有那些沒被消除嗅覺的魚還在。由此他們斷定,大馬哈魚是利用水的氣味來確定“航路”的,嗅覺器官就是它的“指南針”。不過,太平洋產的大馬哈魚由於在產卵後都會死去,所以並沒有類似的結果。
大馬哈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