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個我們家最近的烏龍事:有天發糕突然在房間裡狂哭,我爸一個箭步衝過去——用他的原話:我去看看阿姨是不是虐待小孩了!
過了會他又回來說,發糕在地上打滾哭嚎了兩下就站起來了,變化快到讓他疑惑:阿姨到底打沒打?
搞得我哭笑不得,阿姨好著呢,是您這外孫就這樣!
不怪我爸沒見過場面(他平時不跟我們住一起),這些年,大家習慣了家裡的娃哭是沒聲兒的——參照是我家大兒子,年糕。
而發糕自打吃喝拉撒那些事兒上進階,展現出個性後,已經讓家人體會到了嚎啕大哭、原地打滾、情緒有張力都是什麼感受。
講真,第一次見識的時候,我也很不習慣,以為抱錯孩子了。
但漸漸地我就發現事情的好處......嚴格說起來,情緒大起大落的發糕,簡直是生來治癒我的。
發糕今天就是一個 2 週歲的寶寶了,是的,今天是他 2 歲生日。但他到來才兩年,就讓我重新整理了養娃的認知。
孩子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和父母的養育關係並不大。
年糕長到 7 歲了,到現在愛吃的水果不超過 5 種,沒見過的、長得奇怪的統統不吃,一度把老人急到心梗;
而發糕呢?明明吃飽飯了,只要看到桌上有水果,就一邊自行爬到大人腿上,一邊說著“我來吃一點水果”。
同一個孃胎裡出來的,差異大到南轅北轍,也是沒想到。
孩子的性格,和父母的助推關係也不大。
就拿大家很愛講的“勇敢”來說吧。前陣子年糕的英語老師讓他去參加學校的演講比賽,他死活不肯。擱在幾年前我肯定有點焦慮:為什麼不願意試一下?是我們平時鼓勵不夠嗎?怎麼不像我?(當然,這幾年我已經習慣了)
到了發糕這,在我和糕爸結婚 10 週年的小儀式上,拿起話筒就自我介紹“大家好我是發發”,愣是把我和他爸都看傻眼了——流程裡沒有這一出啊,誰教的?
再來說說行為表現,二胎的差異也是太大了。
年糕從小就是個內秀的孩子,表達和行為也都很謹慎。別說招呼陌生人,家人都不一定肯叫。發糕又是咋地呢?
上次一個小夥伴帶了他一小時,回來就眼淚汪汪地和我說:這孩子也太體恤人了!吃東西竟然會顧全場,“阿姨你也吃點”!一點都不像個兩歲小孩!糕媽你偷偷下功夫了?
我......沒有啊,兩個孩子一毛一樣養的呀!
諸如此類奇奇怪怪的差異還有好多,每當一個新的不同之處冒出來,我都在內心更確定一點:養孩子,真的沒有什麼樣板可言!每個娃都是如此不一樣。
這樣的認知改變,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給自己鬆綁了。
以前時不時會有湧上心頭的愧疚,比如有一週出差很多,晚上的親子時光就少了;這周對他閱讀的關注不夠,他書就看少了;還有二胎到來,對每個孩子的關注少了。
一會覺得對不起這個,一會兒覺得對不起那個,就怕自己做的不夠,給娃帶來不好的影響。
這種感受不是我一個人的,之前在公號後臺看到一個二胎媽媽的傾訴,說她老公三天兩頭吐槽她對大寶的過分寵溺,讓娃像個“小霸王”,被老師都找過好幾次;嚴格教育的老二就好多啦,從來不給自己找事。她特別自責,覺得自己不是個好媽媽。
現在我想告訴這位媽媽,這種落差,並不是你的行為造成的。
最近又看了一遍《教養的迷思》,對裡面那句,家庭的養育對孩子性格的塑造沒有太大差別感同身受。換句話說,很多事情可能就是天生的。
每個孩子都像是開盲盒的體驗,不知道下一個會開到什麼。
另一個重要的感受是,有了對比,我反而更能看到老大身上的優點。
前面說年糕對食物很保守,但正是他要先確定一份東西安全,才會往外試探的謹慎,讓他成為特別靠譜、特別用心、也特別好帶的孩子。
沉穩、內斂的哥哥,凡事都小心謹慎,危險的事兒只要說過一遍就躲得遠遠的,帶起來不要太輕鬆哇!
而性子急、心特別大、滿世界跑、毫無安全意識、每天在危險邊緣瘋狂試探的發發子啊!
真的太!難!帶!了
沒有哪一種性格是完美的,外向、內向都有自己的優勢,就看父母的注意力在哪裡。
最後,我還想說二胎兩年了,一個最讓我超出預期的感動——
原本以為,生第二個孩子,早就經歷過養育的種種,加上這些年的研究、分享,我對老二的每個階段的發展都會比較淡定了。
但實際上,另一個生命帶來的感動,那些能爬了、會走路了、第一聲爸爸和媽媽、像個“人”一樣可以和我們對話交流所帶來的觸動,一分都沒有少。
我看到一個小生命在努力向上生長迸發出的蓬勃生機。
這是再多一個孩子後,加了碼的感動,是生一胎時沒體會到的。看著你們,就覺得生三胎也不是多可怕的事兒了。
我親愛的寶貝啊,誰見了你們,都說你們很乖。
其實,你們也可以不用那麼乖、不用那麼天使,做你自己就好。
在媽媽的心裡,你本來的樣子,已經足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