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和買房,本就有許多共通之處,不會買房的,和相親吃虧的,沒準是同一撥人。
相親,是一個選擇的過程,買房也一樣,相親選不好會選到奇葩,買房選不好沒準遇上凶宅。要說這相親和買房,本就有許多共通之處,不會買房的,和相親吃虧的,沒準是同一撥人。那麼,怎樣相親/買房才能一擊必中?
【你確定你是認真的?】
有一種人相親,介紹人一問他有什麼標準,就回一句,差不多就行。神知道你眼中的差不多是什麼標準,相貌5分還是8分?身高1米6還是1米8算差不多?這樣的人,往往見一個不行,再見一個還不行,相過三巡。你再問他啥標準,還是那句話,差不多就行。
看房前,經紀人一般也會問客戶,您買房有什麼標準。比如地段,戶型,朝向,或者對配套的要求。經常會有客戶撓撓頭說,差不多就行。再問能接受什麼總價,也是這句話。等經紀人找到房源,推薦給客戶,客戶覺得這也不中意那也不中意,時間越拖越長,最終錯過了買房的好時機,到頭來,耽誤的還是自己。
【幹掉自己的幻覺!】
相親前,先照照鏡子絕對是個好習慣,不僅能檢查儀容,還有助於認清真實的自己,如果自己不是特備完美,就不要篤定的認為天上會掉下完美的伴侶。所以,不要一見面,話還沒說幾句,只是看人家拿筷子的姿勢不順眼,就徹底否定對方。
看房也是如此,儘量先準確的估算一下總價的承受能力。有很多購房者能承受總價400萬的房子,卻頻頻在600萬的房子上徘徊,看完了房一算賬,總價接受不了。再回過頭看400萬的房,審美標準已然抬高,不是覺得地段不可心,就是朝向不滿意。能買得起的,也看不上了。不是說別的房子就不能看,關鍵是這耽誤的是您自個兒的時間,最後房價越拖越漲,吃虧的不還是您吶!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總幻想天上能掉餡餅,突然遇見一套各方面都不錯的房子,價格還不可思議的低於市價很多。賣家也善解人意的勸自己省錢,繞過中介單獨成交。結果錢都交了才發現,查封房!
【條件越多越悲劇】
對於相親,每個人都有自己最看重的方面,比如有人愛顏值,有人喜歡Ecup,有人喜歡錢多多。但最好不要指望對方全部擁有這些。現實生活中,高帥富三個字更適合分開說。如果愛財,就不要指望他帥。即便他真是高帥富,很可能就不會對你專一。
選房也是如此,如果您就想買套學區房,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就不要指望它同時能符合地段好、配套全、朝向好、戶型方正、有電梯等等全部要求。只要價效比靠譜,能達到自己最重要的標準,就可以考慮是否拿下。
【決定權在自己手裡】
相親時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明明看中了對方,還要四處問別人的意見,結果一人說一句,每人一個看法,把當事人給說蒙圈了。
看房也是如此,明明房子挺合心,非得再問幾個人,問專業人士也行,分析下價格走勢升值潛力什麼的。但多數購房者都是問朋友,他們要是懂,估計早賺翻了。還有的購房者看完房,就在樓下問小區送水的,配鑰匙的,旁邊開飯店的,一人一句,說的自己大腦一片混沌。等到想明白了,發覺還是經紀人說的靠譜,房子已經賣出,只能再迴圈一次,選房——看房——收集意見——再錯過。問題是,即便您願意多花時間找房,買房時漲價多出的錢,當初諮詢的那些人,他們給你掏嗎?
【猶豫的代價】
相親後,如果覺得對方合適,就要緊緊抓住,有些人總是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非要把人介紹的潛在發展物件都接觸一遍,再透過反覆對比,才能最終決定。最後卻發現,還是原來那個最合適,可惜別人已不在原地等你。
很多購房者也是如此,今天看上一套房,明天再看一遍,後天還琢磨要不我再看看別的,過了1個月,終於一跺腳。就買這套!打電話給經紀人,房子已經賣了。心情十分鬱悶,開始埋怨經紀人,咋沒告訴我就賣了呢?難道他是房東,能控制房源銷售?好房錯過,後會無期嘍。
本章總結:
根據自己的收入、支出等實際情況來確定適合自己的樓盤。不要一買房就是要買三室兩廳,做到一步到位; 而是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好好規劃一下,其實能滿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就好,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額外負擔,培養有梯度的消費觀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