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韓虹麗 通訊員 鄭傑
一些仔細的家長會發現自己孩子的臉上、脖子上、腋窩、腹股溝等部位長有“黃色的肉揪揪”,摸起來有的硬硬的,有的軟軟的,表面像疣狀或者菜花樣突起,往往讓家長很納悶,為什麼孩子身上會長這個?
“這種表皮痣,又稱疣狀痣,是發生於表皮的良性錯構瘤,常呈淡黃色或褐色疣狀物,一般排列為線性、帶狀伴斑片狀病損。”山東大學齊魯兒童學院整形燒傷外科副主任牛貝貝表示,疣狀痣不會自行消退,在幼兒時期發病,家長常常以為這種痣可以自行消退而未及時治療,結果疣狀物面積越來越大,導致治療困難。
除此之外,不及時治療還會帶來其他風險
1.因疣狀痣常呈簇狀聚集,易“藏汙納垢”,加之幼兒時期易抓撓,致反覆破潰感染,影響美觀,給患兒生長髮育及心理健康造成影響。
2.青年時期可能發生癌前病變,容易忽視,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3.中老年可發生癌變,最常見的是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治療損傷大,預後差。
發現孩子有“黃色的肉揪揪”,應該怎麼辦呢?
牛貝貝表示,該病理論上無遺傳性,臨床上散發病例較多,個別病例有家族聚集傾向,符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但如果出現面板瘙癢,應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注意保護患處,避免反覆摩擦,注意防曬等。
“維A酸類及尿素類藥物可用於疣狀痣治療,對該病有一定療效。鐳射或冷凍療法常適用於體積較小的病損;手術徹底切除還是是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切除後一般不會復發。”除此以外,牛貝貝還提示,雖然幼兒表皮痣極少惡變,但隨年齡逐漸變大,有時候伴有細菌真菌感染,往往會增加手術難度和手術次數,而且,”肉揪揪”外觀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發育。孩子面板彈性大,病損一般較小,手術治療風險及費用低,建議儘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