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湯
【組成】人參,白朮、茯苓,甘草。
【主治】脾胃氣虛,運化乏力。症見面色萎黃、四肢無力、語聲低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買虛軟無力。
【方解】此方證為脾胃氣虛,運化乏力,氣血來源不足所致。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故補氣必須從健脾胃著手,方用人參為主藥,大補脾胃之氣,脾喜燥惡溼,脾虛不運,則每易生溼,故輔以白朮以健脾燥溼;茯苓滲溼健脾,則諸證可除。
此方為治療脾胃虛弱的基本方劑。很多補氣或健脾的方劑,都從此方衍化而來。對各種原因引起的脾胃氣虛運化乏力等,均可加減運用。以面色萎白、飲食減少、舌淡苔白、脈虛弱為辯證要點。此方加陳皮,名異功散《小兒藥證直決》 。主治脾胃虛弱而病氣滯。症見飲食減少、大便溏薄、胸脘痞悶不舒,現常用於小兒消化不良而屬脾虛氣滯者。
此方加陳皮、半夏、名及君子湯《婦人良方》。功能健脾止嘔。主治脾胃虛弱兼有痰溼。症見食少便溏、噁心嘔吐或咳嗽痰多稀白等症。
此方加陳皮、半夏、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湯《醫方集解》。功能健脾和胃,理氣止痛,主治氣虛、溼阻中焦,見證納呆噯氣,脘腹脹滿或疼痛、嘔吐洩瀉等證。
此方可用治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屬脾胃虛弱者。
補中益氣湯
【組成】黃芪,炙甘草、人參各,當歸、白朮,陳皮,升麻、柴胡各。
【主治】脾胃氣虛。症見發熱、自汗出、少氣懶言、四肢倦怠、面色晄白、大便稀薄、脈洪而虛、舌質淡、苔薄白。
【解法】此方證是因脾胃氣虛、清陽下陷以及氣虛而致攝納不力所形成。脾主四肢肌肉,脾虛則見肢體倦怠、神疲少力;脾不能生舉,則中氣下陷,故見脫肛、陰挺、久痢等症。此方用黃芪為主藥,補氣固表,昇陽舉陷;人參、白朮、炙甘草健脾益氣為輔藥;佐以陳皮理氣和胃,當歸以養血,用少量升麻、柴胡協助主藥以升提下陷之陽氣。升體藥提藥與補氣藥同用是此方配伍特點。諸藥合用,使脾胃強健,中氣充足,則發熱自除,氣陷得升,脫肛、陰挺等可治。
此方是升提陽氣、益氣的代表方劑。對於各種因中氣不足所引起的病症,都有一定的療效。依據“損者益之”“勞者溫之”“甘溫除熱”的理論而制定的補中益氣,升提清陽,是它的特點。方用黃芪益氣固表,升麻昇陽散火,柴胡解肌清熱,有扶正祛邪之意,對氣虛身熱之證,也可應用。
臨床上常用於胃、子宮等內臟下垂和重症肌無力型眼瞼下垂、胃黏膜脫垂、慢性腸炎、神經衰弱以及氣虛型頭暈眼花等症。
生脈散
【組成】人參,麥冬,五味子。
【功能】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主治
①水熱汗多,耗氣傷液。症見體倦氣短、咽乾口渴、脈細。
②久咳肺虛,氣陰兩傷。見症嗆咳少痰、氣短自汗、口乾舌燥、苔薄少津、脈虛數或虛細。
【用法】水煎服。
【方解】此方治證乃因熱傷氣陰所致。故方用人參生津為主:輔以麥冬養陰清熱以生津,五味子做肺止杆藥合用一補一清一斂,共成益氣養陰、生津止渴,固表功止之功,使氣充脈復,故名“生脈”。
此方原治暑令汗出過多,津傷氣耗之證。現推而廣之,凡屬心肺氣血兩虛之證均可應用。現代用此方治療心悸胸悶、氣短汗出、口乾欲飲、眠差、舌質淡紅、少津、脈結代之症,亦有良效。
四物湯
【組成】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
【功能】補血調血。
【主治】營血虛滯。症見面色就白、頭暈眼花、舌淡脈細,以及婦女月經不調、臍腹作痛及崩中漏下等症。
【方解】此方是補血調經的主方,所治之眩暈、月經不調等症,因營血虛滯所致。方中熟地黃甘溫滋陰養血填精為主藥;輔以當歸補血養肝,和血調經;佐以白芍和營養肝,使以川芎活血引滯,四藥相合則補中有通,補而不滯,使營血恢復而周流無阻。故為補活血的基礎方劑。
此方是從《金匱要略》的“膠艾湯”化裁而來,是補血的常用方,也是調經的基礎方劑。凡血證、月經不調及胎前產後等病,均可用此方化裁使用,運用時以唇爪無華、舌淡脈細為辨證要點。
此方在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如血熱者,加黃芩、黃連四物湯,有清熱涼血之功;血瘀者,加桃仁、紅花,名桃紅四物湯,有活血行瘀之效;氣虛者,加黃芪、人參,名聖愈湯,具有補氣生血作用;血虛且寒,可加肉桂、炮姜,名薑桂四物湯。如果用於行血,白芍改用赤芍;用於止血,則去川芎。
歸脾湯
【組成】白朮,黃芪、人參各1,木香、炙甘草,當歸、遠志、茯神、龍眼肉、酸棗仁。
【功能】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主治】①心脾兩虛,症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食少體倦、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②脾不統血所致的各種出血症,吐血、衄血、便血以及婦女月經不調、崩漏等。
【方解】此方所治之心悸等症,乃心脾兩虛、氣血不足所致。脾不統血故見出血諸症。治當益氣補血以養心,方用黃芪、人參為主,補氣健脾;輔以當歸、龍眼肉養血和營,合主藥以益氣養血,用白朮、木香以健脾理氣,使補而不滯;茯神、遠志、酸棗仁以養血安神,共為佐藥;使以甘草、生薑、大棗和胃健脾,調和營衛。諸藥合用,健脾養心,益氣補血。此方健脾補氣之藥較多,意在透過益氣生血、補脾攝血以治心脾兩傷、營血虛損及脾不統血諸症。
此方為治勞傷心脾、氣血兩虛的常用方。以心悸、健忘失眠、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細弱為辨證要點,此方既可補心血,安心神,又可補脾氣以統血,但其目的主要在於治療血虛。此方若加熟地黃名“黑歸脾湯”,補血之力更強,主治歸牌湯證血虛甚者。婦女月經不調,可用此方加減治療。若月經時多時少、淋漓不盡者,加山茱萸、五味子以養肝收澀止血。若血崩有寒者加艾葉、泡姜、血餘炭、五味子以溫中止血。
現代常用此方加減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以及神經衰弱等屬於心脾兩虛者。
八珍湯
【組成】當歸,白芍、茯苓,川芎、人參,熟地黃、白朮,炙甘草。
【功能】平補血氣。
【主治】氣血兩虛,見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眼花、四肢倦急、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食慾不振、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方解】此方證為氣血兩虛所致。治宜氣血雙補,方用四君子湯與四物湯配合組成。其中四君子湯補益正氣,四物湯補益陰血,生薑、大棗調和營衛,和中益脾。合以氣血雙補,則諸症可除。
此方為氣血雙補的基礎方劑,凡病後虛弱、各種慢性疾病、婦女月經不調、胎產崩漏、癰瘍久不收口等症屬於氣血兩虛者,皆可用此方加減治療。
復脈湯
【組成】炙甘草,人參、阿膠,生地黃,生薑、桂枝,麥冬、火麻仁各,大棗。
【功能】益氣養血,滋陰復脈。
【主治】氣虛血少。症見虛羸少氣、心悸心慌、虛煩失眠、大便乾結、舌質淡紅少苔、脈結代或虛數。
【方解】此方治療心動悸、脈結代。由心血虧損,心失所養,心氣不振,不能正常推動血行所致。治宜益氣滋陰,補血復脈,方用炙甘草甘溫益氣、緩急養心為主藥;配伍人參、大棗益氣補脾心,生地黃、麥冬、火仁、網之,陰養血,合主藥以益心氣面養心血,共為輔藥;佐以辛溫桂枝、生薑溫陽通脈,使氣血流通,則脈能復常,各藥合用,有益心氣、養心血振心陽、復血脈的作用,故名“復脈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