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一生中,牙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畢竟,牙好,胃口就好!
我們一生會有乳牙和恆牙兩套牙齒。不只人類,很多哺乳動物也有乳牙,這是哺乳動物祖先在進化時的重要任務。
小貓咪也有換牙期
6個月時,小寶寶開始萌出乳牙,到 2歲半左右長成。第一套乳牙會陪伴我們6年左右。
6歲時,又開始漫長的換牙過程,乳牙逐漸被恆牙替代,到12歲左右完成。第二套牙齒將會陪伴我們一生。
可惜,我們中國人,對保護牙齒卻沒什麼責任心,甚至可以說非常任性:刷牙敷衍、滿口齲齒、咬硬物、牙痛能忍則忍,不以為然。
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
我們熟悉的魯迅先生就是一位資深牙病受害者,他說:“這也是自家有病自家知的一例,如果牙齒健全,決不會知道牙痛的人的苦楚,只見他歪著嘴角吸風,模樣著實可笑。”
魯迅:我從小就是牙痛黨之一
牙齒鬆動、疼痛,或蛀或破、牙齦出血。吃不下也睡不著,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大受打擊。
甚至還有長輩認為牙病是腎虧的表現,指責魯迅不自愛。從中醫到西醫,折騰了幾十年都沒能治好。
不到30歲,魯迅的天然牙就所剩無幾了,滿口都是假牙。
如今,牙齒問題依然困擾著中國人。
有經濟條件的人大多會選擇根管治療,用填充物代替牙髓。但治標不治本,攔不住牙齒一顆顆往下掉。
據調查,如今中國大約有2億缺牙患者,缺牙的數量起碼在5億顆到10億顆。
2021年,央視《經濟半小時》報道:《醫療創新:頑疾有了“新剋星”》。
59歲的王女士因患嚴重的牙疾,牙齒一個接一個鬆動、疼痛,白天食不下咽、夜裡也睡不安穩。無奈之下,只能將牙齒一顆顆拔掉。
不久前,她參與了一項新藥試驗,在病灶周邊多點間隔注射了一種叫“牙髓間充質幹細胞”的新藥。用藥半年後,王女士驚喜地發現自己右上方的牙槽骨竟然長出來了2毫米,牙齦出血消失了,原本還要接著拔掉的牙齒也保住了。
——央視財經
中科院院士王松靈及其團隊研發20多年,製造出新藥牙髓間充質幹細胞。使用被當做“廢物”的智齒、乳牙、正畸牙,透過製備、提取牙齒中的幹細胞,在牙床病灶周邊多點間隔注射後,就可以長出新的牙槽骨。
牙齒!終於保住了!
這項技術中的關鍵詞:牙齒中的幹細胞。對於我們來說,最容易獲得的就是來自乳牙中的幹細胞。
乳牙幹細胞,也真是個寶藏。
科學家們隔一段時間,就會從它身上發現新的驚喜。
2000年,Gronthos 等科學家才從脫落的兒童乳牙中發現了牙髓幹細胞。
3 年後,Miura 等研究者從中分離出乳牙幹細胞。
時間快進到2018年,金巖、施松濤、軒昆、李蓓和郭浩等科學家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發表研究成果。成功實現牙髓再生,更在國際上首創牙髓再生手術,讓“死亡”的牙齒重獲新生。
從前,乳牙一直被視為廢物。
經過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乳牙幹細胞早已今非昔比。
“乳牙幹細胞”是可以自我更新和具備多向分化潛能的幹細胞。在特定誘導條件下,分化為神經細胞、脂肪細胞、軟骨細胞、骨細胞、肌腱細胞、肝細胞、心肌細胞、胰島β細胞、肌肉細胞等。它在醫學領域應用前景廣闊,除了牙髓再生之外,還被應用於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神經退行性疾病、眼角膜再生、心肌梗死、肝纖維化、類風溼關節炎等十多種疾病的研究治療。
這份珍貴資源,只能在孩子換牙時採集,並置於-196°的液氮中,才可以長期儲存。
隨著細胞治療不斷髮展,如果你錯過了臍帶血、臍帶、胎盤幹細胞的儲存,那麼乳牙幹細胞就是你上車的機會。
四川省幹細胞庫由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備案,是西部地區集幹細胞資源儲存、科研開發、產業化應用於一體的綜合性幹細胞庫。
研發團隊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省“百人計劃”專家領銜,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輸血研究所、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輻射研究所、陸軍總醫院附屬八一腦科醫院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等幹細胞科研和醫療機構建立了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係,在幹細胞關鍵技術研究和幹細胞治療重大疑難疾病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文 | 新生命
圖 |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