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幼兒園開家長會,一位孩子的家長分享了他教兒子識字的過程與方法,方法很多,過程也很用心,挺佩服這位年輕爸爸的,細心又耐心,但是呢,我個人並不是很認同這樣做的必要!
因為我家大寶小時候識字量就很大,四歲錢已經能自由閱讀六年級課本,其實我當時並沒有用很多方法可以去教他認字,僅僅只是從一歲多開始就帶著他睡前閱讀,但當時我喜歡用手指指著文字,慢慢地讀給他聽,而他呢,同一個簡單繪本故事,喜歡反覆聽,我只好反覆講,他聽得很認真,也很喜歡安靜地坐我懷裡聽,多次講下來,我發現他能一字不漏跟著我說出來,最開始我以為他只是聽多了背得原文,後來發現他是所有字都認識,我從其他地方找出相同的文字,他還是認識,我很興奮,經常表揚他,出門他也喜歡看到哪的字就問我並識別出來,所以詞彙量在不知不覺中擴大,識字量大的好處就是別人還要依賴大人才能閱讀的時候,他已經可以自己閱讀,做題時也不需要我來讀題目內容,他自己就可以邊讀邊做,提前一年進一年級也毫無壓力,正當我得意於之前的睡前閱讀方式時,我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因為識字量大,他不用拼音幫助就能閱讀,所以,拼音學了後,他不練習使用,僅僅只是學一下,懂了怎麼用而已,可他不用就沒反覆複習啊,所以後來拼音的熟悉程度不夠,越到小學高年級,考試拼音出錯的機率就變大,然後又要拿出時間逼著他去複習拼音,同時我也發現,那些小學前不識字的孩子,進入小學學了拼音後,識字量猛增,到了二年級後,識字程度基本沒差別,即使不認識,他們也會用拼音去拼去學,這樣反而拼音用的多,熟悉程度更高,因此,當我帶二寶的時候,我換了種方式,同樣從一歲多開始睡前閱讀,但我更多的帶她邊講故事邊觀察圖片,引導她去領略故事裡的快樂與悲傷,然後去思考,去分析故事中的問題後學著去解決自己平時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我現在發現二寶的觀察並分析的能力特別強,不知道是不是閱讀方式改變的結果。
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那種方法好,也許各有利弊,但從小培養孩子勤思考,多觀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應該更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