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偉是一個18歲的輟學在家的男孩,也是讓他媽媽非常頭疼的孩子。當初同意他輟學是因為,他和同學打架,幾次三番、影響惡劣。沒想到在家休息的肖偉仍然不消停,稍有不順意便將拳頭伸向了母親。
從小到大,肖偉的父親都對他特別嚴厲,孩子還小的時候也會動輒打罵。肖偉的父親認為父親就應該樹立一個威嚴的形象,像傳統教育一樣,平時把孩子交給母親,自己不會過問,孩子犯了錯,便懲罰孩子一頓,希望孩子能銘記在心。所以父親和肖偉的溝通主要在一家人一起吃飯的時間,白天賺錢晚上回到自己的臥室,和肖偉的交流很少。
而肖偉的母親是典型的溺愛孩子,每次孩子犯錯父親打罵了他後,母親都會來哄他,小時候哄他不哭,長大了哄他別生氣。肖偉最近一次因為打架捱打後,憤怒地質問媽媽“他打我的時候你怎麼不攔著?現在跑過來裝好人!”媽媽面對肖偉的質問,只是沉默地哭,肖偉看了更加暴躁,將母親推出房門。
輟學在家的這些天,肖偉像變了一個人,以前顧及父親的武力,肖偉在家會比在學校更老實一些。現在肖偉無處發洩的情緒全部在家裡展現出來,整個人戾氣很重。看到媽媽哭哭啼啼,竟然對媽媽開始動手。
可以看出,這個家庭裡的每個人都存在問題。下面,針對家長應該如何教育青春期的孩子,面對孩子叛逆家長應該怎樣做,彭勇華老師給出以下建議:
第一點,孩子犯錯父母可以懲罰孩子,但是不要以懲罰為主要目的,絕對不要帶著侮辱意味,懲罰是為了加深孩子記憶,讓孩子明是非,是教育孩子的輔助手段。並且,懲罰這一手段建議在孩子小的時候用,隨著孩子認知能力越來越強,可以說理就不要動手,畢竟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認識錯誤就好了。如果懲罰不當,會使孩子人格收到消極影響。
第二點,時代已經發展,其他孩子都是雙親疼愛,就不要在沿襲傳統教育觀念,“棍棒底下出孝子”、“教育孩子是母親的事”……這會讓自己的孩子感到心裡落差,感到自己的父母沒有其他學生的父母那樣愛孩子,會產生自卑心理,孩子在遇到問題時也容易不尋求父母的幫助,而是自己幼稚地解決。
第三點,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做一個有力度的人,言而有信很重要,做的比說的更重要。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流於表面,只說不做會讓孩子也變成一個不踏實的人,也會失去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第四點,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能軟弱,如果孩子犯了錯,不能哄著孩子,而是明確地告訴孩子什麼不該做。表達自己對孩子的要求的同時也要傾聽孩子的內心,如果發現孩子有錯誤的思想傾向,及時透過談心等方式進行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