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生武養殖場回收的秸稈
3000多畝秋收後稻田的秸稈到哪兒去了,在宋河鎮高關村養牛大戶龔生武家找到了答案。
10月24日,在群山蔥蘢的高關村鴿子衝,柵欄將近千畝荒山圍住,大大小小近百頭肉牛,有的低頭覓食,有的躺著休憩,有的悠閒散步。衝內一塊平地上一座近千平方米的鋼構板房內,整齊碼放著一捆捆稻草秸稈。
“今年國慶節期間,武漢老闆到我的養殖場採購肉牛,我一次性就賣了20多萬元。”龔生武指著膘肥體壯的肉牛喜滋滋地說。
出生於1966年的龔生武,原本在外地打工。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知肉牛市場貨源供不應求,想到高關村還有千餘畝荒地荒坡荒林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遂與村“兩委”協商。在該村黨支部的幫助下,2017年秋,龔生武投資40多萬從外地購回40多頭母牛和幾頭公牛,採用半圈養的形式,飼養肉牛。2018年冬起,開始向市場出欄肉牛。
“目前養殖場處於繁殖增加存欄階段,淘汰的是繁殖能力不強的老牛。所以,市場銷售數量不多。”龔生武扳著指頭說,從2018年末到現在,大約銷售了50多頭,目前養殖場裡還有近百頭。近4年時間,出售的加存欄的,達到150多頭,發展速度和經濟效益很不錯。
從2017年龔生武辦起養殖場開始,因為當時養殖場沒有添置秸稈回收打包機,為了儲備充足的越冬飼料,村支部就組織全村有勞動能力的男女老少,採用人工的辦法,到秋收後的稻田、玉米地裡去回收秸稈,當年就回收了1000多畝。後來隨著頭數越來越多,人工成本越來越高,加之回收時間緊,村裡的勞動力不足,龔生武就購買了打包機、青儲飼料收割機、貨運車等專業機器,每年回收秸稈近2000畝。
今年,除了回收宋河鎮高關村、龍王村稻田秸稈外,龔生武還到三陽鎮團林村、三道河村等村回收秸稈,回收量達到3000多畝。“田裡秸稈無存量,地裡不冒煙,幹部也省心,秋播有保證。”高關村黨支部書記李章波說,今年該村秋播油菜近千畝,小麥、蠶豆等400畝。看到龔生武開著機械回收秸稈,鄉親們紛紛打電話,有的上門搶著請龔生武去他們家的田裡、地裡去回收秸稈,好種下一茬作物。
據龔生武介紹,從購買肉牛開始,養殖場先後投資建設了長達5000米的繞山圍欄,硬化場內道路,搭建牛棚和草料儲存鋼構板房,利用荒地荒坡種植牧草,購買各類農機具,總投資超過300萬元。目前常年在養殖場務工的人員有3人,每人每月工資在4000元左右,臨時務工人員務工總天數300多個。兩項加起來,勞務費支出每年達到25萬元。每年還交給農戶和村裡土地流轉費、租賃費15萬元以上。
“養殖肉牛,前景廣闊,行情看漲,市場不愁銷。”龔生武指著一頭正在低頭飲水的成年母牛說,“這頭牛體重有1200多斤,按每斤20元的銷售價,可以賣到2.5萬元左右。”
談到養殖場的發展,龔生武信心滿滿。龔生武心裡盤算著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爭取在未來三五年內,達到200頭以上的存欄。同時儘量增加秸稈回收量,達到年回收6000畝的水平。等產業發展逐步走向正軌後再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為有發展肉牛養殖意願的農戶提供種牛、技術和銷售服務。(陳紅革 吳晶)
來源:京山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