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的房子要被限高了,住建部等15部門釋出《關於加強縣城綠色低碳建設的建議》檔案中的內容也是非常的簡單,縣城新建住宅以6層為主,6層以下的住宅,建築面積佔比不得低於70%;縣城新建住宅不得超過18層,確實要建築必須配備相關的消防以及市政裝置。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大家出現了一個新的觀念,高樓建設越多代表了城市就越繁華?答案是否定的,國內最具有代表性的東莞,雖然在整體的面容、面貌,都並非是在全國非常的突出,但是整體的GDP以及財政收入等各方面也是在全國範圍內,還是有著非常強勁的水平的,也印證了一句話“人不可貌相”,有部分城市在表面建設是非常的繁華,但實際的經濟卻難以支撐這一堆建築物。
限制高層住宅出現的三大原因:
1、縣城並不缺土地
高層住宅出現是為了進一步的提高土地的使用率,深圳是最典型的地少,人多在發展的過程中,必然的是想盡一切辦法的提高土地使用率,小區的建築不也隨之越來越高,平常我們看到的高層住宅一般的高度都是在30層的,在深圳時常都能見到40層的建築高度沒辦法,最主要是深圳的土地不夠,只能往上發展。
縣城新建住房以6層為主,縣城根本不缺乏土地開發建設6層的房子沒有太大的問題,現在可以讓人口分散居住,人口太集中,居住只能盤活一個點的經濟,讓人口分開居住可以盤活多個點的經濟畢竟縣城的發展不可能全部都集中在一個點上。
2、縣城的人流不斷不斷的流失
根據資料顯示,我國的城鎮居民已經漲到了9.02億,更多的人從農村流向於城市的發展,從小城市流向大城市的發展,縣城在未來的人口也會逐步逐步的減少,這也成為了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規律。
根據資料顯示未來人口更多的是集中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各省會,縣城建設這麼多房子,未來是如何消化得掉,根據西南財經大學顯示的資料,2017年我國的房屋空置率達到了22%,四五線城市的空置率就更不用說了,甚至是接近50%這種局面。
縣城即便不再新建商品房了,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難以消化空置出來的房屋,不少地方的縣城已經出現了有價無市的局面,高層住宅在未來會變得越來越難銷售。
3、整體的配套設施難以跟上
樓層建設越高,在整體的安全措施上也要跟上,百米雲梯在國內都非常的罕見,更不要說在小縣城上出現,6層以下的住宅在救援活動中就非常的方便了,無論是火災、水災、地震,基本上都可以在消防的安全裝置範圍內全部展示到位。
新建的小區居住前面的十年八年,居住起來沒有任何的毛病,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區裝置就會慢慢的老化,呈現出來的問題就會變多,電梯壽命15年,天然氣、水、電線等各方面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更換,這是巨大的費用支出啊。
4、日後拆遷難度大
房子樓層越高,在整體的拆遷難度上也就越大,雖然說30層的房子並不是不能拆遷,只不過有沒有人願意去拆遷。
隨著我國的房地產市場逐步地成熟,對於購房的熱情並不像過去一般,隨便地買買買開發商也並不是傻的,看到30層的住宅拆遷了之後又只能建設30層的住宅,根本沒錢賺,還做虧本生意。
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防止出現了危房的情況,不得不拆,又有誰去拆這些都是巨大的問題。
隨著縣城限高了之後,兩類房子在未來將會變得越來越吃香:
別墅、小高層、洋房:
回想10多20年前,絕大部分人都是居住在洋房或者是小高層的房子裡面,隨著城市的發展步伐越來越快,洋房和小高層似乎慢慢的被淘汰了。
所有的東西都有輪迴,難道住房也有輪迴嗎?答案是必然的,現在整體的小區建設水平不斷的上升,如果重新迴歸到洋房或者小高層房屋裡面居住,整體的生活質量必然是得到質的飛躍。
高層住宅最明顯的缺點,整體密度較大,最常見到的為2梯3戶,2梯4戶,2梯5戶,整棟樓下來居住的總戶數都是在90~150戶之間的佔比較多。上下班高峰期等待電梯的時間是幾何式的增長,這對於住房子來說,整體的居住體驗並不是特別的友好。
花了大價錢卻不能體驗大面積,根據相關的資料顯示高層住宅的公攤面積通常都是在25%~28%之間購買一套100平方的房子,如果沒有贈送面積的情況下,套內面積通常都是在75平方左右徘徊,洋房和小高層的公攤面積通常都是控制在15%以內,購買100平方的房子套內使用面積可以達到85平方以上,在一套小小的房屋裡面10平方,整體的差異化就非常的明顯了。
容積率達到3.0的小區,在整體的居住體驗上就會大大打折,前面幾年居住的人群較少,還是挺舒適的,但是隨著居住的人群越來越多,小區內部就會變得非常的雜亂,而容積率在2.0的洋房小區裡面就普遍少出現這種問題,在同樣綠化和空地的情況下,居住的人群變少了,整體的舒適感自然就會上升。
自然環境下的房屋:
江邊、海邊、湖邊、綠地、半山腰等自然條件比較優越的房子,在未來將會受到更多的搶手,沒有別的原因,最關鍵是人們對於整體的生活質量不斷地提高,生活環境肯定是按更優美的地方,不可能越做越差,只會越住越好。
部分城市已經暫停了別墅批地,別墅就只有這麼多,未來有錢的人群也變得越來越多,別墅將會成為世界資源,只會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高層的住宅存在的缺陷變得越來越多,隨著城鎮化進入到後期,人們更傾向於低層住宅,郊區別墅等之類的房子,觀看城鎮化率達到70%以上的國家,更多的人不是住在市區的高層房子,而是選擇郊區的別墅住住或者是大平層。
隨著縣城的整體規劃逐步的展露出來,未來高層住宅的價值將會變得越來越低,洋房的價值會進一步的上升,更傾向於購買洋房。
看到大城市一旦出現洋房或者小高層的房子都會被一搶而空,洋房小高層設計通常都是1梯2戶,而且都是南北通透的戶型,在整體的通風效果以及使用體驗都是優良。
多層住宅一般為2梯3戶或者是2梯4戶,整體的居住體驗上依舊是要比高層住宅好上數倍,我購買的房子是在12樓,無論是通風采光居住力度,我個人感覺是很好的。
房子在購買的時候比對面的高層住宅小區價格貴了10%,我個人覺得這10%是非常的值得一方面,在100平方的情況下,套內使用面積比對面就已經多了6平米,基本上這10%感覺還划算,另外小區的居住密度沒有對面這麼高,使用電擊時間沒有這麼長。
如果給我重新選擇,我會選擇1梯兩戶的小高層,這才是我最想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