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氫的化學特性使其廣泛應用於很多工業領域。氫的運用也有廣闊的發展潛力,包括成為裝卸裝置和燃料電池車的能量載體,以及再生能源的儲存。但如何儲存高度壓縮的氫是影響該市場發展的主要因素。Hydrexia公司基於鎂合金可以吸收氫的性質,開發了可以在常溫下安全儲存大量固態氫的系統。Hydrexia已成功製造與測試了商業規模的原型系統,公司開始商業化推廣這些系統。相較於氣體輸送(時下最主要的氫輸送渠道),該技術可以用於更大規模的儲存和運輸氫,成本更低,且安全性要更好。
簡介:
氫在當今的工業應用非常廣泛。它是製造化學品的原料,比如氨和過氧化氫;它是很多反應的還原劑,比如鍊鋼和浮法玻璃製備;它可以提供渦輪機的冷卻,甚至可用於食物比如氫化蔬菜油。石油化工對低硫燃料的需求也成為氫的一個巨大消耗渠道。市場對氫的需求隨著這些工業的增長不斷提高,尤其在高增長的經濟體中更為顯著。
此外,把氫用於能量載體是一個新興市場。能量電池工具如剷車和巴士都已運作了很多年。現在歐洲,日本和韓國正建造充氫的基礎設施,以供應氫氣燃料電池乘用車使用。世界很多主流汽車生產商正準備在2015至2017年間商業化生產燃料電池乘用車。
這些不斷髮展的市場,是改進氫儲存和輸送的方式的推動力。現在氫主要以15-20兆帕下的氣態形式透過鋼瓶或大型管束車儲存和運輸。然而壓縮氣體的儲存有幾個缺點。氫壓縮需要額外的能量,此外,氫的密度很小,通常只有儲存介質重量的1%。還有諸如此類關係到成本,費用以及安全的問題[1,2,3]。
壓縮氫的安全問題是需要被重視的。一旦容器有任何瑕疵或損壞,極容易產生爆炸。除此之外,氫的洩漏也會有引燃的可能,形成長形的火柱。即使是很少量的洩漏也會形成可燃性區域。可燃性區域周圍需要嚴格禁火,有時候禁火區可能要幾米開外的空地,導致儲存空間的開銷龐大。
此外,有些區域,比如在北美和日本,擁有液態氫的供應。液態氫比氣體輸送擁有更高的儲存密度,但是-253攝氏度的低溫液化過程和液化裝置都非常地昂貴[1]。由於液態氫的儲存量比壓縮氫更大,如果容器受到損壞,洩漏風險更高於氣態氫的儲存。洩漏的液氫蒸發引燃後,會引發蒸汽雲爆炸[4]。液氫還有一個不便之處就是運輸過程中和周圍熱交換造成的蒸發。
基於這些缺點,新的儲存和運輸方法有待開發。車載壓縮氫儲存的目標是以碳纖維複合材料容器取代鋼瓶,裝載70兆帕的壓縮氣體。這相對於20兆帕,儲存密度更高,但對大量的氫氣運輸來說成本更高,危險也更大。因此很多研究人員試圖透過化學或物理結合使氫完成固態儲存。比如金屬氫化物,複合氫化物和多孔碳材料[5,6]。
研究發現以上材料很多都有其侷限性。有的有毒性,有的需要高壓或者低溫。有些只能一次性使用,有的材料或工藝成本高昂。而鎂,是一個特別具有潛質的材料。最近,昆士蘭大學發現了低成本製造高效能氫化鎂的方法。2006年,Hydrexia公司成為私營企業,依據這一發現開發氫氣儲存系統。
Hydrexia的氫化鎂:
鎂的氫儲存功用已經為大家熟識幾十年了。然而透過反應儲存氫化(吸收氫)和脫氫(排出氫)過程非常慢。1968年有一個突破,人們發現新增催化劑鎳,可提高反應速率[5]。球磨法的研發更進一步提高了反應速率。球磨法將金屬研磨成奈米顆粒,併除去氧化層。即增加了表面積,又提高了催化劑的接觸率,並引入晶格應變來改進材料的透過性,最終反應速率足以達到商業需求。然而,球磨法過於昂貴,侷限於耗能過高,生產率低,和易燃的奈米材料的安全處理。然而如今,不需要球磨法即能達到商業反應速率的鎂鎳合金解決了這些問題[7]。
鎂是非常適合儲氫的材料,原因如下。氫化鎂可帶有最大理論值7.6wt%的氫,比AB5,AB2, 和TiFe合金小於2wt%的含量高許多,且鎂相對廉價。若使用這些組族的金屬,儲存每克氫的原料成本為美金0.3-2.5[8,9]。相比之下,Hydrexia的合金成本要低得多,儲存每克氫的合金成本為0.04-0.06美金。鎂無毒,氫化、脫氫反應在250攝氏度以上才可發生,這防止了意外的洩漏。
圖 1 Hydrexia的鎂合金。
Hydrexia合金的另一個優勢是不需要球磨過程。它使用傳統的鑄造工藝鑄成鎂板,然後將鎂板研磨成十幾微米厚的鱗狀薄片,如圖1所示。形態級大於奈米顆粒。這些薄片在空氣中穩定,不像奈米顆粒那樣有易燃的危險。
Hydrexia的合金獨特之處在於一小部分附加的精練材料可以縮小亞共晶Mg-Mg2Ni共融合金系統的中層間隔。如圖2,3所示。精煉後的材料的活化過程速率可以得到提升,減少首次氫化反應時間。這和與空氣作用後在材料表面形成的氧化層的分化時間有關[7]。
圖 2 鎂+
圖 3 鎂++
在Hydrexia的系統中,這個活化過程是在最後的系統內完成的,所以系統製造過程完全避免了金屬氫化物的處理。短暫的活化反應時間節約了更多時間和成本。在活化過程中,合金片碎裂成類似於球磨反應中的奈米顆粒的小碎片,見圖4。
圖 4 活化後的氫化鎂。
Hydrexia公司的氫儲存系統:
2006年,Hydrexia設計並建造了第一套儲氫系統,儲存6克氫。之後系統的規模逐步地放大,直到2010年完成12集裝瓶系統,可儲存22千克氫。見圖5。那之後,研發方向著重於系統功能的提升和控制成本的系統設計。
圖 5 儲存22千克氫的系統。
相較於氣體運輸,Hydrexia的系統有幾個成本控制的優勢。系統可在低於1個兆帕的壓力下操作,所以容器壁可比15兆帕的儲氣鋼瓶薄許多。相比儲氣鋼瓶,相等重量的Hydrexia系統可儲存3倍的氫。因此,相比相同氫儲存量的壓縮氣體系統,Hydrexia系統的成本來得更低。此外,由於每個容器質量減輕,同一規格的貨車可以運載更多的系統,減少了運輸成本。此外,Hydrexia的系統可接受低壓的氫氣來源,不需要壓縮器。雖然Hydrexia系統需要一個熱源,以提取氫,經濟分析模型的結果表示多數的案例下,總費用仍低於氣態運輸[10,11]。這吸引了很多生產,銷售,消費氫的工業集團的興趣。
安全:
Hydrexia系統比氣態輸送系統更加地安全。由於低壓力,即使有洩漏,在周圍造成的可燃區域也非常小。系統中的氣態的氫非常少,大多存於金屬氫化物中。因此整個存貯容器損壞也不會導致大量的洩漏。
金屬鎂是可燃的,粉狀的球磨金屬氫化物若曝露於空氣中可能自燃。Hydrexia的材料在其合金形態下在空氣中是穩定的。即使是活化過後,不論含氫與否,也相對穩定。材料曝露於空氣和水中的反應,是經過日本易燃材料管理測驗的。圖6示出金屬氫化物粉末透過濾紙曝露於水,點燃。實驗證實了當材料吸取了氫後,從空氣中釋放氫難於在氫氣環境或稀有氣體環境[12]。
圖 6 金屬氫化物可燃性測驗。
先前提過,Hydrexia的鎂合金是處理成肉眼可見的薄片。和易燃的粉末相比,風險相對較低。在系統內,薄片碎裂成更小的顆粒,但這些顆粒會燒結成結實的多孔滲透結構,於是即使容器破損,隨著氣體噴出系統外的粉末也不多。
挑戰:
Hydrexia接下來的挑戰在於系統規模放大、擴容和控制成本方面。合金材料可以透過傳統工藝製造,但合金、鑄造、研磨等工藝仍有最佳化的空間。如果能放寬對合金成分的要求或可減少鎳的使用,降低成本。材料的效能與生產引數相關,能影響材料成本。與此同時,材料的效能也影響系統的設計。所以這些相互關聯的因素需要整體化地完善,以達到更高效更低價的境界。
總結:
目前氫儲存的方法有多方面的不足。Hydrexia公司的儲存系統提供了一個相對低成本的安全儲存方式。Hydrexia現在準備進一步擴大生產,以達到氫生產商,分銷商,和消費者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D·雷恩, R·威廉姆斯, H·斯特羅姆, G·梅森尼爾, S·維瑙特, J·斯皮仁諾,S·C·尼珀爾, 當前氫氣成本結構分析, Roads2HyCom, 2009年1月22日。
2. G·優帕雷提, R·Dhingra, R·索赫, J·維克,燃料電池汽車基礎加油設施的開發成本分析, 工業工程研究會議學報,2011。
3. A·C·卡普託, 影響道路交通事故的風險成本, 氫能源行業管理國際期刊, 5卷,2期 (2011) 215 - 241頁。
4. H·J·帕斯曼, W·J·羅傑斯, 包括決策支援工具的H2基礎設施許可摘要, 氫安全國際會議, 舊金山2011年。
5. J·J·賴利, R·H·維斯沃,氫與鎳鎂合金的反應以及Mg2NiH4的形成。第7卷,11期 (1968) 2254 - 2256。
6. B·薩金圖納, F·拉瑪麗-達克萊姆, M·赫徹, 固體氫的金屬氫化物儲存容器回顧, 氫能源國際期刊, 32(2007) 1121 - 1140頁。
7. K·瑙吉塔, S·奧科特, J·皮爾斯, M·C·格雷維斯, C·M·吉爾利, A·K·達勒, Mg-Mg2Ni共融合金轉化為儲氫合金, 氫能源國際期刊, 34(2009)7686 - 7691頁。
8. G·桑德羅克, 儲氫合金從氣體反應面面觀,合金和化合物期刊, 293 -295(1999)877 - 888頁。
9. E·馬克, A·格雷, C·J·韋伯, J·安德魯斯, B·沙巴尼,P·J·蔡, S·L·I·陳, 隔離網供電儲氫裝置,國際期刊的氫能源,36(2011)654 - 663頁。
10.S·莫洛茲, J·皮爾斯,M·格里夫斯,J·路易斯, 金屬氫化物儲氫系統儲存和運輸氫, 澳大利亞能源研究所, 2012年悉尼。
11.S·莫洛茲, X·陳,J·皮爾斯, M·格雷維斯, A·杜吉德, K·杜摩爾, J·Ng,大中型規模儲存運輸氫亞共融合金Mg-Mg2Ni 系統, 合金和化合物, 2013年3月19日。
12.K·Nogita, S·D·麥當勞, A·杜吉德, M·Tsubot, Q·F·顧, Mg-Mg2Ni亞共融合金在空氣中氫的解吸, 氬、CO2、N2和H2合金和化合物期刊, 2013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