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漢口路有棟高樓,叫亞洲大廈。雖然title很響,但外表看起來實在平平無奇,畢竟隔壁就是名聲在外的中華第一街——南京東路。如果你在白天路過亞洲大廈,肯定是不會想多看一眼的。
但你若是在某一個工作日的夜九點路過它,你肯定會忍不住好奇,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聚在這裡,甚至想去湊個熱鬧。(週末更甚)
其實,這裡是戲迷們的滬上新宇宙中心,也是魔都目前最神秘的小酒館。在這裡,喝酒不是主要目的,看戲才是正經事。
這幾年,沉浸式戲劇的風颳得很大。循規蹈矩地坐在位子上看戲,對於日漸“重口味”的觀眾來說,實在少了些新鮮感。沉浸式舞臺不僅在舞臺形式上下功夫,更是全方位調動觀眾的感官。
圖片@不眠之夜sleepnomore
我看沉浸式話劇的啟蒙,就是那部神劇《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至今(可能)還是國內的天花板,整個劇場就是魔都最神秘的麥金儂酒店,由一棟老式閒置辦公樓改造而來。
所有的演員在五層樓裡穿梭表演,全程沒有臺詞。我先是跟著麥克白夫人的主線,看著她在我面前因為家國恩仇而奔潰起舞。
跟著跟著,我就被人潮衝散了,迷失在麥金儂酒店之中,隨意跟著配角們跑來跑去。他們臉上的喜怒哀樂離我最近時就幾十釐米,當時的我看得大為震撼,至今想來還是覺得回味無窮。
門票真不算便宜,中檔票要600+,但我看完覺得物超所值。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有些不眠之夜的死忠粉,會刷至少10次以上麥金儂酒店。除了主線,還有多條配角的支線劇情。在麥金儂酒店,沒有一夜會是相同的。
今時今日的沉浸式話劇,在上海這片文化綠洲,沒有最卷,只有更卷。最近戲迷最愛去的,就是文首提到的亞洲大廈。
這棟老式辦公樓四層以下的空間,藏著大大小小8個小劇場,有“小酒館”,有“賭場”,甚至有“海灘”……頭牌戲《阿波羅尼亞》自去年開演以來,依然保持著高開高走的趨勢,每次一開票就秒沒。
滬上江湖有句傳聞:“如果朋友不回訊息,一定是在亞洲大廈喝酒。”戲迷們親切地稱呼亞洲大廈為“韭菜大廈”,但凡入了坑,總歸是要回來的。
上上週,我斥巨資買了張《阿波羅尼亞》的黃牛票(請勿模仿,文末附上買票攻略)。夜探亞洲大廈,發現這棟看起來“破破爛爛”、硬體都已經老化的辦公樓,真的臥虎藏龍。
阿波羅尼亞
三個男人一臺戲
《阿波羅尼亞》是國內第一臺沉浸式駐演音樂劇,講述的是一個戲中戲故事,故事場景就在酒吧。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紐約正處於大恐慌,黑手黨勢力異常壯大。工人階級們的快樂老家——阿波羅尼亞酒吧也未能倖免,落入黑手黨之手,即將關門停業。
酒吧中的歌舞演員理查德與奧斯卡正準備最後一場告別演出,黑手黨成員史蒂夫卻突然闖入,脅迫二人表演黑手黨教父的自傳劇目《我的家族》。
因演員不足,黑手黨史蒂夫也加入了表演。於是三個心懷鬼胎的男人演起了戲中戲。90分鐘的時長,三位卡司不停地變裝、歌舞,全程有笑有淚。男高音一陣接著一陣,有點穿越到《聲入人心》片場的感覺。
整個劇場就是一個不大的酒館。舞臺是不規則的長條形,機關也很多,各種大裝置道具驟升驟降。三位卡司不停地跑來跑去,或是遙遙相望對唱。所以,看戲的位置很重要。
票價分兩三檔,酒箱位有200塊和280塊的,吧檯位和卡座位380塊(附贈一瓶酒)。在假·酒館裡,藏著一個真·酒吧,可以隨時點酒。邊喝必看,才是小酒館的正確開啟方式。
*阿波羅尼亞的舞臺分佈
吧檯位就在舞臺旁,都是可以180度旋轉的,演員在我面前表演的時候,距離近到我可以清晰看到他們揮灑的汗水,演員的蓬蓬大裙襬甚至能掃到我的衣服。Bug是我經常需要45度仰望演員,看久了脖子有些許累。
酒箱位雖然和舞臺不是零距離,但我覺得視野更好,更容易看全三人合體的大場面,而且頸椎友好。
看戲有c位嗎?我覺得是有的。在某一個吧檯位,演員會和你深情對視,坐在你面前唱完一首歌。其實很多吧檯位都會有眼神對視、碰酒杯的“福利”,演員甚至會從你身邊登臺而上。
我當天看的那場,全場基本都是女觀眾,能明顯感受到不少觀眾是二刷甚至多刷。對於演員會從哪裡冒出來、視線該看哪兒,她們都捕捉得格外自然。不像我,這邊看看,那邊看看,整個就目不暇接。
之所以會多刷,其實是因為坐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表演也不盡相同。像我雖然買的是貴一點的吧檯票,但其實好多大場面看到的是三位卡司的背影。隨機性,也是沉浸式演出的魅力之一。
現在演「阿波羅尼亞」的卡司一共有16位,每天演出的卡司搭配都不同。不同的卡司之間,會有不同的化學反應。所以在小酒館,其實也沒有一夜是相同的。
因為涉及到版權問題,演出的時候不能拍照。但到最後,三位卡司會返場把演出過程中唱過的歌再唱一遍,這個時候可以盡情拍。
走出亞洲大廈,三位卡司換下了誇張的舞臺裝,穿上了私服,在門口排隊給戲迷們簽名。資深戲迷們甚至會拿出打光燈,和卡司合影。雖然我不熟悉他們,但也去湊了個熱鬧。旁邊路過的爺爺奶奶都在問:“這裡是什麼情況?”
他們騎車離開,和戲迷們說拜拜的樣子,親切得就像老朋友。
每看完一臺沉浸式話劇,總有種大夢一場後的悵然所失感,好難讓人move on。我甚至在網抑雲上買了《阿波羅尼亞》的原聲帶專輯,迴圈了三天。如果想在城市裡逃離城市,不妨就找出好戲沉浸一下吧。
亞洲大廈
不止阿波羅尼亞
亞洲大廈因為《阿波羅尼亞》而出圈,但裡面的好劇並不止這麼一出。如果沒搶到票,下面這幾齣買票相對友好的劇,其實也可圈可點,票價基本都是200+起。
你好,我找Smith
關鍵詞:笑點密集、英式荒誕喜劇
這部劇大概是亞洲大廈中劇情打磨得最為出色的一部,畢竟原作是英國戲劇大師雷·庫內的巔峰之作,和阿加莎的《捕鼠器》齊名。國內的版本做了本土化處理,接受度更高。
*圖片@-Casto-
住在溫布林頓的Mary和住在斯特里漢姆的Barbara本是兩個毫不相關的女人,但她們的命運卻早就被同一個男人——計程車司機John Smith連結在了一起。因為他同時和她們倆結了婚!
*圖片@想養一群小狐狸
Smith意外被捲入了一起搶劫案,為了掩蓋自己重婚的事實,他開始織起了一張謊言網。圓謊的過程中,爆梗層出不窮。
Smith的現場場景佈置和演繹真的就像坐在自家陽臺上,看著鄰居家上演一出出鬧劇,絕對能頻頻笑出雞叫。
桑塔露琪亞
關鍵詞:阿波羅尼亞前傳、小賭場
和小酒館同樣火爆的小賭場。
*圖片@蘇小木Cassiopeia
「桑塔露琪亞」是「阿波羅尼亞」的前傳,劇情會比小酒館複雜很多。紐約曼哈頓私營黑手黨賭場「桑塔露琪亞」裡,史蒂夫正在代筆撰寫老大Sonny Boy的自傳,沒想到眾人眼裡已意外去世的ChiChi突然出現,揭秘了一個個被忽視的真相……
小賭場就很適合我這種move on不了的人去看,劇中的很多笑點和小酒館有夢幻聯動,看劇會有找彩蛋的感覺。
危險遊戲
關鍵詞:外百老匯
《危險遊戲》最早來自於外百老匯,改編自1924年在美國芝加哥發生的《利奧波德與勒布案》。亞洲大廈引進的是韓國版,進行了漢化,全程只有兩個演員。
也正是因為只有倆男演員,觀眾全程的os大概是:“這倆男人竟然是這種關係?!”
如果坐在前排的案發現場,會格外刺激。
宇宙大明星
關鍵詞:演唱會、脫口秀
完全復刻了酒吧的真環境和燈光,觀眾是隨時要蹦迪的節奏。
*圖片@NoA_BOT
這部劇的劇情很弱,講的是一位介於無名和有名中間狀態的唱作歌手——NoVA的故事。小時候,他曾經對宇宙發出訊號,唱歌給去了另一個世界的親人聽。正是這些歌,給他帶來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
重點還是歌,劇情完全是打輔助。這部戲會讓人有種看音樂劇livehouse和脫口秀的感覺,
燈塔
關鍵詞:互動感強、海灘
亞洲大廈中少有的,劇情偏沉重,但互動感最強的一部劇。這是關於少年霍普逐夢的成長故事,有守望燈塔老人的老人,也有沒出過海卻一心想當海盜的少年霍普。
*圖片@時而抽風的柚子
如果買的是互動票,很有可能會被抽中,參與到演出中,甚至會左右劇情的走向。
*圖片@紙-片
佈景完全還原海灘,地面上鋪了很厚的細沙,牆面還做了仿波浪的設計,很有4D感。觀眾可以選擇坐在海岸邊、甲板區,或者棧橋區。
火焰
關鍵詞:暗黑
如果喜歡暗黑懸疑風,可以看《火焰》,這部劇講的是一個發生在墳墓前的羅生門故事。透過追溯往事,來揭開一個個謊言或真相,劇情會一直反轉。
*圖片@可樂味女俠
整部戲的燈光會偏“陰間”一些,有段兩位主演,愛德蒙和埃裡克的打戲格外精彩,如果離得近,打戲甚至有一種被人錘到臉上的震撼感。
在亞洲大廈看戲,還有兩點小tips:
1)部分劇有特別的午夜場,戲裡戲外的沉浸感更強。
2)有些劇需要挑卡司,換人如換劇,最好提前做攻略。
其實關於亞洲大廈的一千零一夜,並沒有講完。但沉浸式的魅力,就在於去現場。不要害怕戲劇有門檻,去身臨其境感受過一次之後,一定會愛上這份“超脫”感。
沉浸式話劇雖然是個舶來品,但有些基於本土文化的劇本,也有了很棒的呈現。比如,你可以身臨其境地在四行倉庫裡看抗日相關的話劇——《秘密》,甚至還能領到一個支線劇情,左右劇情走向。
其實傳統的話劇舞臺,也在探索如何讓觀眾更有代入感。比如賴聲川的《如夢之夢》和《曾經如是》,最貴的位置叫蓮花池。這個本屬於演員的位置,座椅可以360度全方位旋轉,觀眾可以無死角看演員表演。
*《如夢之夢》的座位表,蓮花池在環形舞臺中間
楊德昌曾經說過:“電影發明以後,人類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長了至少三倍。”那舞臺劇相較於電影,好像是更酣暢淋漓地“活”著,沉浸式地多過幾段別人的人生,再投射到自己,也有些不一樣的感悟。
最後多一句感嘆,無論你的興趣有多小眾,上海都是文化綠洲,不愁找不到同道中人。這在我看來,比那些繁華的高樓大廈更迷人。
/搶票攻略/
- 可以關注「一臺好戲Focustage」公眾號,會公佈開票時間
- 小程式和大麥皆可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