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國家統計局最新資料顯示,
2021年1-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高達84895億元,同比2020年增長了12.7%。
比2019年1-7月份增長為16.5%,兩年平均增長8.0%。
這是個什麼概念?
比我們的GDP增幅高,比上海社保基數漲幅多,比一般人的薪資上升跑得快,尤其是2020年很多公司不僅僅是降薪,還最佳化系統精簡人員,簡而言之老闆賺不到錢只能節約成本或降薪或裁員求生存,不談發展不聊將來,把原本要畫的大餅丟到一旁。
先活下來。
房地產行業活得好的依舊好得不得了,
雖然也還是有巨無霸債務纏身時不時傳出要幹不下去,一會銀行要債一會抵押到期一會那一會這,或乾脆中小微型的開發商也有關門大吉歇業喝茶了。
資料依舊火燙撓人,
總投資的84895億元裡,住宅投資佔63980億,單獨把住宅增幅拎出來,增長為14.9%。
用百分比體現會更直接,
住宅約佔房地產總投資的75.36%。
東部地區總是先聲奪人佔比最高,西部地區不及東部的二分之一,中部地區投資緊隨西部之後,東北地區的投資不及東部地區的零頭。
哪裡吸引力強,
哪裡的發展更完善,
資金最聰明先給出了答案。
不就統計局的資料逐步解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國家統計局網站看詳細資料,或隨意在網上搜索一目瞭然。
這些資料,不止是簡單,也談不上粗暴,
看上去冷冰冰卻熱乎乎地告訴我們,現階段我們的主力軍在哪裡聚集,這些年我們的出路在何方,為什麼現實和我們的感受有衝突,逐步加強的房地產政策和補丁,有多少是在築牆有多少在做防護,又有多少在給大家留希望,是新一輪名利場打壓還是要揮刀衝入新戰場?
機會看似一波波,
真相是慢慢地變少。
02
大城市房價進入的門檻逐步在加高。
兩年前看中的區域內300萬左右,
現在看卻在400萬出頭,嚴重的更是開到了500萬。
一邊是戶籍制度的放鬆,歡迎年輕人成群結隊加入,
一邊是高高在上的房價,多少錢包才能換一句還好。
有年輕人問起,
大城市住宅實在是買不起,能否有迂迴方案先做鋪墊,商住兩用酒店式公寓能不能過渡過渡,小戶型總價低買一層送一層,精裝修有格調出入方便交通四通八達,配套設施甚至還好過一般的普通小區。
不是說這個產品一無是處,
是說這個產品對於你們一無是處。
安迪曾寫過商住兩用、住宅、商鋪、以及綜合體的區別和投資或使用的優選級。除非是住宅已經買到不能買,否則絕對不碰商住兩用和綜合體,商鋪也要做細分選擇。
上下兩層精裝交付,或住或公一房多用,交通相對便捷出行配套完善,首付50%不限購不限貸,10年最長貸款期限。
總價低,和附近的住宅相比。
更容易上車。
但,
請看清楚這是什麼車?
拋開可以作為辦公地點這條,租金回報率是個不錯的噱頭,小戶型位置好搶手些的會有5%的收益,和普通住宅1%-2%相比,優勢很明顯。
長期升值空間大部分商住兩用被壓制,尤其是遠郊區域的附屬產品,且再次轉讓成本高昂,受眾群體不夠龐大,二手的附近或容易找到新商住入手。
居住成本比普通住宅大很多,商業用電商業用水,如部分業主真是為了開公司或出租,環境嘈雜噪音始終伴隨。
痛痛之痛的是商住房不符合辦理居住證要求,上海明文規定商業地產不具有普通住宅的居住功能,戶口就更加不能遷入。
至於50年的使用期限,或許並不是大的忐忑,畢竟市場上太多30年房齡的普通住宅了。
03
不要貪便宜,
別隻是滿足所謂的暫時居住,或聽他們說如果翻倍了可以成為再次購買住宅的基礎,說著很有道理實則是難上加難。
商住的漲幅一直拖後腿,
如若幸運如你的商住兩用漲了1倍,最多隻能說你的本金沒有受到太大的傷害,因為住宅的漲幅必然會超過酒店式公寓。
我們不談特例,
只聊大環境下的大機率。
住宅滿足不了的時候,或長期規劃裡確實難以企及,那麼睜大雙眼謹慎對待是不是有哪個可能的商住會給你一些保障。
便宜有好貨的可能性,
也許有,只是低得你我想忽略。
有時候資料冷冰冰,有時候卻滿是激情 ,市場在嚴控下的看空,和在高漲渠道中唱多沒有差別。
他們本身都是中性的,
無非是買了的希望不要跌要漲一些,
沒有買的指望能繼續回落重現兩三年前情景。
很多人可能連資產都沒有搞懂,或乾脆就沒有什麼資產,卻總是想著如何配置資產,這其中的矛盾或許我們看不懂也無法理解。
這些資料,依舊很揪心。
短時間內,別做春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