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體(Hippocampus),又稱海馬迴,是由義大利解剖學家Aranzi首次發現並命名,因沿著側腦室顳葉角基底的凸起結構酷似海馬,所以用“海馬”命名了此結構,並沿用至今。
海馬結構屬於邊緣葉,位於半球的內側面,海馬結構包括海馬、齒狀回和海馬殘體三部分,因海馬殘體是不明顯的痕跡,一般認為海馬結構僅指海馬和齒狀回。海馬也稱海馬本部,位於側腦室顳角底部,在冠狀面上呈C字形與齒狀回相連,共同形成S形的結構。海馬凸入側腦室的顳角,呈弧形包繞著中腦,分為頭、體、尾部三個區域,全長為4.0-4.5cm。隨著組織學的研究,海馬的橫斷面(人腦的冠狀切面)被人為地分成了CA1-CA4四段,“cornu Ammonis”(Ammon's horn,CA的縮寫,Ammon's 角)主要用於對這一組織學切面進行描述。
MRI冠狀位
MRI矢狀位及軸位
大體標本
dentate gyrus:齒狀回
hippocampal sulcus:海馬溝
fimbria:穹窿傘(即海馬傘)
fornix:穹窿
早在1880年,Sommer就提出海馬萎縮可能與顳葉癲癇相關;後續大量研究表明80%的顳葉癲癇源自於海馬,並伴隨有海馬硬化(hippocampal sclerosis,HS)表現,因此提出海馬硬化可能是癲癇的原因。
磁共振成像(MRI)技術的應用發現臨床診斷顳葉癲癇者的絕大多數存在有海馬形態學上的改變,主要為海馬萎縮。HS最常見的影像學表現是海馬結構萎縮和T2WI上海馬結構訊號增高,目前已經證實海馬結構的體積可反映神經元的數量,因此海馬結構的萎縮是神經元丟失在MRI上的反映。其他研究也表明,海馬結構體積縮小、T2WI上訊號瀰漫性增高是海馬硬化萎縮的直接徵象,與病變嚴重程度、致癇灶在顳葉的部位有關;前顳葉萎縮和顳角、環池增寬是海馬硬化的輔助徵象。海馬頭部淺溝消失也是診斷海馬硬化的一個可靠徵象,有報道海馬頭部淺溝消失對海馬硬化診斷的敏感度為88.9%,特異度為100%,結合患側海馬有萎縮性改變和T2WI上訊號增高,可肯定HS的診斷。
MTA-scale for Medial Temporal lobe Atrophy
內側顳葉萎縮視覺評估量表(MTA-scale)是目前主要評估痴呆的量表,通常用於評估層面一致的冠狀位T1WI,在腦橋前面水平選擇一層透過海馬體部的層面。
75歲:MTA評分為2級或更高為異常(即1級可以是正常)
>75歲:MTA評分為3級或更高為異常(即在這個年齡2級還是正常的)
評分是基於:觀察脈絡膜裂的增寬、顳角擴大以及海馬結構高度的變化
0級:沒有萎縮
1級:僅有脈絡膜裂的增寬;
2級:同時伴有側腦室顳角的擴大
3級:海馬體積中度縮小(高度下降)
4級:海馬體積重度縮小。
0級:沒有萎縮
1級:僅有脈絡膜裂的增寬;
2級:同時伴有側腦室顳角的擴大
3級:海馬體積中度縮小(高度下降)
4級:海馬體積重度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