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本是古印度神話中的戰將。據古印度神話傳說,須彌山腹有一山,名曰犍陀羅山,山有四山頭,各有一天王,各護佑一天下,故稱護世四天王。後來佛教採用這種說法,宣稱東、南、西、北各有一天王護佑,東方為持國天王、南方為增長天王、西方為廣目天王、北方為多聞天王,天王逐漸演變為佛教的護法神。
自佛教傳入中國後,四大天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其中毗沙門天王(多目天王)更是備受推崇,毗沙門天王在唐代常被視為保護神。由於古人相信靈魂不死之說,認為陰間的生活如同現實生活一般,所以經常在墓中放置各種隨葬品,以供死者陰間使用。鎮墓俑是常見的隨葬物之一,在古人的觀念中,陰間是一個鬼怪橫行的世界,為了確保死者的靈魂不受陰間鬼怪的侵犯,古人常在墓中放置鎮墓俑,用以驅邪避崇、震懾各路鬼怪。
唐代以前的鎮墓俑,多為鎮墓獸、武士俑。至唐代初期出現了天王俑,並逐漸代替了武士俑。唐代的天王俑和唐以前的武士俑具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兩者的形象都是身形威猛、面目表情嚴峻;此外,兩者的衣飾也很相似,如均身著鎧甲、肩有披膊,所以有學者認為天王俑是由武士俑演變而來。
廣東大觀博物館藏有兩對唐代彩繪天王俑,現逐一進行介紹、賞析。
01
這對天王俑身材魁梧,頭戴鳳鳥冠,鳳鳥尾部展開直立,扭頭挺胸,雙翅展開,氣勢雄偉。天王身穿鎧甲,雙肩均有龍首形護肩甲,胸前左右各有一面鑲著貼金箔的護心鏡,一手叉腰,一手呈持物狀置於胸前,腰繫腰帶,腳蹬彩繪長靴。
天王腳下踩著小鬼(夜叉),小鬼奮起掙扎,面部表情作痛苦之狀,試圖擺脫天王的控制,神態栩栩如生。這對天王俑以其生動的造型、豔麗之彩繪、設計之精巧,堪稱是唐代天王俑的精品。
02
這對天王俑均頭戴圓頂翻沿兜鍪,身穿明光鎧,頸部有項護,雙肩為龍首形護肩甲,胸前有一對護心鏡,腰部以下的左右大腿各垂一片膝裙,足蹬長靴。左邊的天王俑眼光平視遠方,右手揚起,拳頭緊握,左手置於腹部。右邊的天王眼光向下側視,右手叉腰,左手置於胸前,拳頭緊握。
兩個天王俑均腳踩小鬼,兩隻小鬼青筋暴露,一副試圖奮力掙扎而又無力抵抗的神情,反觀其上的天王,雖然怒目圓睜,但卻透出一股氣定神閒之態,與小鬼的形態形成鮮明的對比,把天王驅邪鎮惡的力量展現得淋漓盡致,反映出設計者的別具匠心。
其實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已出現了天王的影象和造像,但天王俑作為鎮墓俑,則始於唐高宗時期,這一時期達官顯貴的墓中一般放置兩件鎮墓獸,即兩件武士俑或兩件天王俑,當時被稱為“四神”。天王俑用作鎮墓俑,至唐玄宗時期達至巔峰,晚唐時期逐漸消亡。唐代的天王俑已不僅是佛教的護法神,也是死者的保護神,當時許多達官顯貴的墓中都放置了天王俑,這顯然是佛教中國化、世俗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