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朋友諮詢我一個健康問題,體檢的時候查出膽囊結石,問我應該怎麼治療。由於這個問題一兩句話說不清楚,所以我打算寫一篇關於膽囊結石的相關科普。為了讓大家對膽囊結石有個更清楚的認識和了解,我來分享一下相關的知識。
1.為何膽囊結石的發病率有增高的趨勢?膽囊結石和什麼因素有關?
自從改革開放以後,大家的生活條件有了質的飛躍,但是很多疾病的發病率也有明顯的增加,膽囊結石就屬於其中的一個。
在回答上述的問題之前,我覺得很有必要解釋一下膽汁的一些特點。膽汁中的成分相對來說是比較複雜的,裡面主要含有膽鹽、膽色素、膽固醇、卵磷脂等成分,任何的因素只要影響到膽汁中膽固醇、和磷脂的濃度的變化以及造成膽汁淤積,都會增加膽囊結石的風險。
大量的調查發現,經濟發達地區的膽囊結石的發病率高於欠發達地區,後來的研究發現這和飲食有很大的關係。我們都知道,發達地區的飲食更偏向於高蛋白、高脂肪,由於人體的消化液的消化能力有限,所以人體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膽汁來幫助消化,但是長期的高脂肪、高蛋白飲食會造成膽汁中膽固醇和膽汁酸的濃度比例失調,這樣的話膽汁就容易形成固體。
不管是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大家的飲食和過去相比更偏向高蛋白、高脂肪飲食,所以膽囊結石的發病率增高也就不足為怪。
膽囊結石的病因其實是比較複雜的,它還和性別、肥胖、妊娠、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素有關。
之前有人調查過,發現在同一地區,女性的膽囊結石的發病率高於男性,後來的研究發現這可能和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有關。女性和男性相比,體內的雌激素含量偏高,而雌激素會增加膽汁淤積的可能性,再加上女性相對於男性而言,運動量少、不吃早餐,自然膽囊結石的風險就會偏高一些。
由於現實中很多人沒有吃早餐的習慣,這裡我來解釋一下為何不吃早餐會增加膽囊結石的風險。膽汁這個物質,不管你是否吃飯,肝臟都在一直分泌膽汁,當你吃飯的時候,這些膽汁就會從膽囊中排出去幫助消化。晚上睡覺後,膽汁一直在分泌,但是儲存膽汁的膽囊的空間是有限的,為了儲存更多的膽汁,膽囊就不得不對膽汁進行濃縮,如果早晨再不吃飯,這些膽汁會繼續濃縮,濃縮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容易形成固體,也就是我們說的膽囊結石。
當然了,幾次不吃早餐一般也不會得膽囊結石,這個是一個機率問題,不過長期不吃早餐,必然會增加膽囊結石的風險。這個其實就和人醉酒開車一樣,有的人可能不會有事,但是有的人卻可能出事,但是不可否認,醉駕確實會增加車禍的風險。
2.被查出膽囊結石應該怎麼辦?
對於大多數膽囊結石的患者來說,他們可能並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對於這些人來說可以暫時不採取任何的治療措施,只需要定期複查彩超就可以了,可以每6~12個月查一次膽囊彩超。臨床上有一些人一直都有膽囊結石,但是卻沒有明顯的症狀。
如果複查膽囊彩超的時候發現膽囊萎縮或者膽囊壁增厚,那就有可能合併有膽囊癌,這種情況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另外,如果發現膽囊結石的數量多、結石直徑≥2~3cm、膽囊壁鈣化、伴有膽囊息肉≥1cm等,都是手術的適應症。膽囊結石多而且數量小的時候,這些結石特別容易脫落進入膽管內,從而增加胰腺炎、梗阻性黃疸等危重疾病的風險。
在這裡可能大家最想知道得了膽囊結石是否能“溶石”或者保膽取石治療,這裡我來詳細解釋一下。對於那些症狀明顯,並且沒有下定決心手術的患者,可以暫時採取“溶石”治療,常用的藥物包括消炎利膽片、熊去氧膽酸等。
但是需要注意,臨床上並不主張進行“溶石”或者碎石治療,因為無論石頭變小或者碎石,都會可能造成石頭脫落到膽管內,這真的可能會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或者胰腺炎,這兩個疾病都是危重的型別。
至於保膽取石,在很早的時候很多醫生就在做這個手術了,但是後來發現這種手術的複發率是比較高的,所以它逐漸被淘汰了。有大量的調查發現,大約有10%~40%的患者在進行保膽取石後的5年內再次出現結石,如果再次手術,無疑對患者來說是一種創傷。如果真的達到了手術的標準,最好還是採取膽囊切除術。
這裡需要注意一下,並不是說切除膽囊就一勞永逸,手術後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的。膽囊的功能主要是儲存、濃縮和排出膽汁,如果它被切除以後,那上述的功能肯定會受到影響的。有很多做了膽囊切除術的患者在吃高脂食物的時候出現腹瀉,不過也不需要擔心,一般來說在手術後的2~3個月後患者就能正常地消化食物。膽囊切除以後,還需要注意清淡飲食,禁忌暴飲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