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題目就可以看出,這是一篇科普。
鑲蝕:很多古珠是經過一次或者多次染色工藝做成的,比如我們熟知的至純天珠、措思天珠等。
注:千年鑲蝕黑白珠
這顆珠子經過兩道鑲蝕工藝,中間白色部分先用抗染劑塗白,再將整個珠子投入黑色染料中浸染(圖中白色部分仍有白色抗燃劑殘留)。
工藝是利用鹼性溶液腐蝕瑪瑙珠體,從而使得顏色永固,鑲蝕力度大的珠體可能會形成凹陷。
上圖中的這顆珠子,中間白色部分就因為鑲蝕力度太大,導致了凹陷。
目前出土最早的鑲蝕珠,距今4000-5000年,在南亞印度和兩河流域出土的鑲蝕紅玉髓珠(稱為一期)。
可見人類很早就掌握了瑪瑙的染色技術,並在一直使用至今。
因此,說至純天珠的製作工藝失傳則是無稽之談,可能某些染料無法恢復倒是有可能,但是在現如今的科技水平下,搞定這些染料應該不是難題。
所以,如今仿品珠子大行其道,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注:高仿尼泊爾黑白珠
這顆仿品珠子,除了一些古珠老鳥可以一眼識破以外,染色工藝確實無懈可擊。
或許有人會質疑,有些珠子會不會用了三道染色工藝呢?類似下面幾張圖:
中間黑,兩端白的珠子的染色方法一樣,只是換了個位置而已。
如果你想要線珠,也可以搞定。
就目前小火說見的黑白珠和線珠,但是確實有的珠子感覺很像白化過,或許是因為選材的原因抑或是抗染劑覆蓋的原因。
有的珠子抗染劑部分會全部打磨掉,有的珠子則是將抗染劑作為一種顏色存在。
比如我們常見的鑲蝕紅玉髓珠,只經過一次染色工藝。
這種一次鑲蝕工藝的珠子上的白線部分,非常有可能就是抗染劑做為了成品珠體的顏色存在。
其實,紅玉髓的部分也不是天然的顏色,先民早就已經發現暴露在空氣中的紅玉髓會隨著溫度的升高,顏色變得越來越紅。
因此,在染色後對珠子進行加熱使白線部分永固的同時,也對紅玉髓進行了加熱,從而加深了紅玉髓的顏色。
以上的染色原理還原僅僅是冰山一角,隨著標本數量的擴大,我們逐漸發現了更多的問題。
同樣是通體白化,最後得到的結果卻不相同,有的不透,有的很透。
這是用料的原因?還是先民刻意為之來區分珠子的等級呢?
注:千年措思虎牙天珠
這一道白化工藝的效果差異也正是區分至純和措思的指標之一。
措,在藏語中是湖或海的意思,或許正是由於措思天珠的白化後透光效果而得名。
沿著這條線繼續觀察,我們又會發現措思天珠的染色工藝豐富多彩且更有意思。
不但有白化,還有糖化工藝,還有染色流程更有特色的三色珠出現。
為如下三種形態:
形態1,在天然纏絲瑪瑙上一次染色而成,利用抗染劑畫出所需白色圖案後通體染色(可以是黑色或者糖色);
形態2,通體白化後用抗染劑畫出所需白色圖案,然後再通體二次染色,這個形態與至純天珠的做法有相同之處,但相對於至純天珠更透;
形態3,先通體染色(不一定是通體染白,可能是糖色),不使用抗染劑畫圖騰,而是用黑色染劑在白化或糖化後的珠體上直接繪畫圖騰;
注:圖中第一排為形態1,第二排為形態2,第三排為形態3,圖片摘自《喜馬拉雅天珠》
另外,還有一種非常特殊的措思天珠,即三色措思。
三色措思的工藝與以上形態1和2的措思天珠不同,不使用抗染劑畫出白色預留圖案再通體染色的工藝,而是使用三種顏色直接全部覆蓋(填染)珠體表面,白色部分應該是抗染劑。
注:圖片摘自《喜馬拉雅天珠》
以上文中所提及的幾個染色工藝:抗染、浸染、填染。把這三個詞搞明白了,鑲蝕珠的染色工藝基本也就搞清楚了。
我們來看這個尼泊爾七線珠,珠體呈現三種顏色。白色線部分很明顯為抗染劑,且珠子沒有做過白化工藝,那黑色部分是怎麼做上去的呢?
有可能是填染麼?我們用示意圖表示:
有沒有可能更為複雜呢?類似這樣:
浸染黑以後,將兩端的抗染劑打磨掉,白線是畫在侵染黑底色上的,而不是先畫白色抗染線再填染黑色呢?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驃系(PYU)三色珠上。
注:圖片摘自《喜馬拉雅天珠》
與尼泊爾七線珠相比,這種三色紅玉髓的底色是紅而不是白。
透過觀察更多的標本,小火更傾向於先畫白線,後填染黑色的工藝流程,也就是說白線的存在意義在於區隔,防止黑色染料外溢。而非是覆蓋黑色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