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周高起的《陽羨茗壺系》對黃龍山陶礦蘊藏狀態有這樣神話般的描述:“出土諸山其穴,往往善徒產於此,忽又他穴得之,實山靈有以司之,然皆深入數十丈乃得。”
翻譯成白話就是:此地發現的紫砂礦石,常常挖完這一槽就斷脈了,但忽然在別處又可以見到同樣品種的紫砂礦。古人弄不清這一現象,認為是山神掌管的緣故。其實就是黃龍山礦脈發生構造運動,即同一層大面積的礦脈,由於地殼運動,造成有的地方抬高,有的地方落下,形成斷層,所以才會出現不同區域發現同一種陶土礦的情況。
整個黃龍山周長2.5千米,海拔最高200米,最低80米。在黃龍山蘊藏的所有陶礦品種,都是由矽、鋁、鐵、錳、鈉、鈣、鈦、鉀、石英岩、雲母、磷質巖、碳酸鹽巖等礦物質組成。
根據宜興陶瓷公司20世紀對黃龍山蘊藏資源的調查報告統計,黃龍山陶礦總蘊藏量是2700萬噸,而極品紫砂泥只佔其中的3%。隨著後來黃龍山的深度開發及窯溫設施的不斷改進,不斷有新的紫砂陶礦品種被發現,這就打破了原來的紫砂礦蘊藏量的標準,至於有哪些新的紫砂品類這是後話,我將會在後面的圖文中一一講解。
7000多年前,宜興人民就憑藉著宜興地區豐富的陶礦資源,開始了原始日用陶的手工工藝製作,之後在長期的手工生產發展中,逐步對每一個山脈蘊藏的陶礦,進行實驗燒製日用陶。從利用山脈表層的黏土製作磚瓦,再到尋找嫩泥紅陶土,生產一些簡單的生活器皿。這一類淺表層的陶土,燒製溫度低,適宜原始社會做簡單的生活日用陶器。直到秦漢時期,人們在宜興的許多丘陵山脈,開採到大量的高溫泥陶土——甲泥。
紫砂藝術的誕生,紫砂材質的發現,就離不開甲泥,因為珍貴的紫砂礦都是在甲泥層中細分出來的,這也是為什麼紫砂泥會叫做“泥中泥”。
石中含陶礦,礦中含紫砂。
甲泥,俗稱為夾泥、缸泥,它是宜興境內儲量最大的陶礦品種,也是平時用量最大的粗陶材質,以前是做缸的原材料,現在經常拿來做茶葉罐甚至做壺。
它質地堅硬如石,砂性和酥性較大,顆粒感豐富,可塑性很強,含鐵量也很高。高嶺土、石英、雲母等礦物含量豐富,燒成後成醬紫色、紫褐色。甲泥成陶後,胎骨堅硬,透氣性好,砂性十足。甲泥會與嫩泥結合,按比例調配後製成熟泥,可以製作各種大小缸甕罐盆,是宜興丁蜀陶瓷企業生產日用陶、工業用陶、均陶、美陶、彩陶等陶瓷工藝主要的製陶原料。
過去大量的實用陶器,特別是大缸,都是用香山的嫩泥與甲泥按照比例練制並製作的,為防止漏水以及從美觀性出發,大缸表面往往會上一層釉水,更高階的還會在缸體表面堆龍畫鳳。
我小時候,江南家家戶戶都至少會有這麼一個大缸,在自來水還沒有的時候,大缸主要功能被用來儲水,水裝滿後,還會放入一些明礬用於消毒過濾。還有的人家會拿大缸用來醃鹹菜,一層白菜一層鹽,層層疊疊的碼放,最後蓋上塑膠膜,壓上大石頭。
如今大缸已經幾乎看不到了,偶爾會在某些場所看到,用作裝飾或者用來養觀賞魚,種上荷葉。
歪題了,說回甲泥,甲泥品種很多,由於礦區和礦層的不同,還可分為老甲、嫩甲。其中宜興黃龍山的甲泥最好,被稱為本山甲泥,西山礦區採的甲泥,稱為西山甲泥,潤眾礦區採的甲泥,稱為東山甲泥。
黃龍山所產的甲泥與紫砂泥,雖然都屬於陶礦,但紫砂陶質地細膩溫潤,陳腐有度,燒結的胎體凝重如脂,溫潤如玉。甲泥燒成後,胎面表面粗糙,顏色暗淡沒有油潤感,肌理也很粗澀,所以過去基本不用來做壺。
而現在隨著紫砂窯口設施的完善和改進,使燒陶的溫度和窯內氣氛可以精準控制。比如現在會把黃龍山的黑墩頭、烏泥、麻子類泥等,在超高溫下燒出前所未見的奇妙顏色,有的呈虎皮色,有的呈鐵鏽紅色,這些絢麗的顏色反而受到現代玩家的青睞,而且由於是特別的高溫燒製出來的壺,泡茶的實用功能反而超過一般的紫砂泥,茶湯更加的溫香純正。
黃龍山過去幾十年的無序開採,造成了許多紫砂資源的浪費。現在我們要懂得如何合理用好每一種礦料,比如過去人們沒有認識到麻子類甲泥材質的利用價值,今天透過高溫設施的發展,大大提高了紫砂陶土的利用力度。
紫砂泥料的工藝,同紫砂製作藝術一樣,隨著煉泥業內人員的不斷推動和研究下,不斷髮展進步,希望煉泥行業能去蕪存菁,給壺友帶來更多更好的優質紫砂泥料。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喜歡的朋友記得點贊、評論、轉發!
喝茶玩壺不能只停留在感性層面,要有一定的認知和見解。
關注我,學習更多紫砂實用知識!